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排球作为经典的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大学体育教学中关键的内容。在排球训练过程中,练习者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心理训练同样不容忽视,如果缺乏稳定健康的心态,对其技能掌握、身体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对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提出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心理训练 高校 排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b)-0063-02
排球是一项广受大学生群体喜欢的球类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中的越来越受重视,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其教学和训练也要有所创新。在传统教学中,多以体能和技能训练为主,但随着排球日益普及,学生或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战术策略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为提高赛场上的竞争力,心理训练的作用愈发突出。所以,在当前及今后的排球教学和训练中,应加强对心理训练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训练策略。
1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
1.1 提高心理素质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对其各方面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当代教育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兼顾身体锻炼和心理培训,保证其身心健康。很多大学生没吃过苦,缺少生活历练,心理较为脆弱,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与人发生矛盾,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言行举止,因心理状态不佳而采取极端手段的现实案例多不胜数。排球教学和训练亦是如此,学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性,有些学生在此方面天赋较差,当看到别人很快能够掌握动作要领,而自己学不会时,很可能会气馁而放弃,甚至厌恶排球课、对优秀生产生厌恶感。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面临巨大压力时,一旦心理崩溃,整个人陷入消极不振状态,极易失去信心和动力。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能引导学生理智地对待排球学习,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1.2 锻炼自控能力
与中学严格的管理模式相比,大学管理相对宽松,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也正因如此,在自我管控方面能力较差。比如,学习不再像高中那样紧张,缺少学习计划,进而可能荒废学业;生活没有良好的约束,导致慵懒懈怠,陷入迷惘,看不清未来,甚至养成不良习惯,从而荒废青春美好时光。排球教学中若缺乏自控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排球技能很难有质的提升。排球比赛需要团队配合,个人能力再强,若与队友配合不好,也必然会落入下风。所以,真正的优秀生并不是只为了突显自身实力,而是懂得配合,能够控制自己的习惯,甚至放弃部分优势去配合队友。开展心理教学和培训,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控能力,控制情绪和行为,发现缺陷予以弥补,挖掘优势不断进步。
1.3 激发学习动力
要想提高排球技能,需要做大量重复性练习,每个动作可能要经过上千次、上万次,才能彻底掌握并将其化为自然反应。而重复练习的过程很枯燥,很多学生急着学新动作,学完新动作急着打比赛,但由于练习少,比赛成绩很差,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动力,甚至会因此反感所有体育课程。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入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急躁、消极等负面心绪,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不仅要培养对排球课的兴趣,还得保持热情。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重复训练的考验,才能形成强大的内心,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学习。
1.4 掌握排球技能
对排球教学而言,技能和战术、环境充分融合,才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训练中会投入全部热情,集中精力学习动作技巧,掌握要领后很快就能灵活运用。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则导致注意力分散,缺乏激情,结果自然较差。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心态,快速投入到学习中,明确方向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教授内容。遇到难度较大的动作,积极向同学请教,在沟通交流中共同进步。赛场上亦然,训练和比赛有时差别很大,不少学生感觉训练时的内容到赛场上完全没有用处,其原因在于未能真正掌握,技能和环境没有融合,有效的心理辅导有助于解决此问题,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2.1 开设心理培训课程
在排球教学中增设心理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心理輔导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心态。“球感”对排球运动员很重要,所谓球感,其实是一种在长期专项训练中形成的专门化知觉能力,与心理训练有着密切关系。心理训练需遵循自觉积极性、循序渐进、全面性、个别对待等原则,课程内容可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心理调节训练两大部分。一般心理训练是从长期考虑,平时教学中均有涉及,教学内容包括培养个性特征、培养球感、发展各种注意力、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调节等。心理调节训练则是从短期考虑,比如针对某次比赛或活动开展的训练,让学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能够尽快适应赛场环境,发挥全部实力。另外,需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2.2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开展一般心理训练时,可采取念动训练法、意识训练法等,具体如下。(1)念动训练法,通过运动表象,引导学生结合自我暗示的心理,强化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运用简短明确的术语,使学生迅速联想到相关动作,并在脑海中完成。比如“半蹲准备,左滑步拦网”“侧面下手发球”“空中扣球”等,学生应该根据提示在想象中完成相应的动作。(2)集中注意训练法。学习完动作后,要经常集中注意力进行回忆,比如白天学习,晚上睡前对动作形象加以巩固。(3)意识训练法。这是一种综合训练法,需要学生做每一个动作时,都能有意识地和自身机体中完成该动作的肌肉、关节的感觉相联系。比如面对飞来的球,无需主观去想,就会产生下意识的反应去接球。(4)意志品质训练法,主要为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自我约束等方面的能力。
在心理调节训练时,可分为3个阶段。(1)赛前。开展自我认知训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真实水平,并树立自信心,如果保持稳定的心态,配合战术能够超常发挥。同时,无论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或者对手如何变换策略,都能不受干扰,沉着应对。为缓解紧张情绪,可在赛前把参赛者集中到一起进行鼓励,然后各自闭目,在脑海中复述比赛程序,回忆过往成功的经验,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2)赛中。当双方实力相近,比分难以拉开时,参赛者最为紧张,也很容易失误。此时可通过调整呼吸、转移注意、自我宣泄、思维阻断等方式,克服焦躁、消极、过于激动、盲目自信等情绪。(3)赛后。比赛结束后应做放松调节训练,以及大脑皮层兴奋度弱化训练,使参赛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帮助学生疏通心理,杜绝恼怒、抑郁、骄傲等情绪的蔓延。
3 结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参与运动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体育项目也都受到广泛欢迎。排球作为一种非常普及的运动项目,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训练,应创新理念和方法,引进心理训练概念,并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掌握排球技能。
参考文献
[1] 陈朝辉.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及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20(5):39.
[2] 韦云,赵健.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时空,2017,25(2):10.
[3] 张智.浅谈在高校排球教学中采用心理训练的意义及策略[J].体育世界,2014,24(27):127.
[4] 刘楠楠.简析心理训练在排球训练中的具体应用[J].运动,2017,26(4):198.
[5] 张秀娟.简析大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8,24(9):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