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心理训练方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钢琴演奏者在具备专业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钢琴表演的高质量。心理素质对于钢琴表演者而言,直接影响着演奏者的演出成果。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钢琴演奏心理训练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钢琴教学;心理教学;技能培养;心理调控
对于钢琴演奏表演者而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应对能力,在表演的前后期间能够对此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自我调节。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学生来讲直接影响着演出的结果。作为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要重視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一、音乐表演心理素质
(一)概念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属于心理素质中的一种,能够充分体现表演者自身存在的艺术活动特点,并以此来实现表演者的情感。在本质上,钢琴表演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表现,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形成。音乐表演的心理素质主要是音乐表演者将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能够通过音乐表演的心理素质将表演者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进行充分的展现。
(二)特点
1.再现性
再现性特点是将音乐演奏者通过艺术形式进行表演的过程,演奏者在进行钢琴表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表演的乐器以及周围的环境来进行。在正式演奏前,钢琴演奏者需要全方位了解即将所要演奏的音乐作品,并结合自身对音乐的认知将音乐作品进行合理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音乐演奏者为整部音乐作品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将作品在呈现给观众,并将自身的个人气质与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结合。
2.对象性
音乐心理素质的对象性的特点,是音乐表演者要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从而将自身对音乐的情感与感受得以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对哪一种情感的表达都能够以对象性的特点进行表现。这种特点主要是钢琴表演者对音乐作品所赋予的特殊情感,并将作品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演奏者作为表演的主体,能够充分将自身的情感以音乐作品的形式进行表达,并赋予演奏对象独特的属性。
3.调控性
音乐心理素质的调控性特点主要是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进行合理的调控,并立足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艺术形态下的感情。能够体现出演奏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强度。在时间的角度上,钢琴演奏者对于情感的体现是一种相对虚幻的时间表象。在空间的角度上,钢琴演奏者的情感体现主要是在声音中的一种深度变化。钢琴演奏者心理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着表演者对时间与空间调控。
二、影响学生演奏心理的因素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钢琴的演奏技术水平与学生的舞台演奏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较高的钢琴演奏技术水平能够为学生带来自信心,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能够确保演奏的顺利进行。然而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会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时常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从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的演出效果,特别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导致表演变得生硬。但是在相反的情况下,部分学生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从而对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充满自信,并对自己的表演充满期待,但是适得其反,学生在迈向舞台之后产生更加紧张的心理,并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然而,对于钢琴演奏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不仅对自己的表演缺乏自信,还会抱着不端正的态度。以上几种现象,都能够充分说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演奏的整体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加强平时的演奏训练,即便是拥有再好的心理素质,也不会得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在重视学生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还要训练的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性格的原因
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性格,从而影响学生的表演效果。有的学生的性格较为外向,因此在表演时通常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由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在上台表演时也会主动地进行调整,将紧张的心理状态转为兴奋。然而有些学生则属于稳重的性格,不论是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和场合,都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应对,即便是在舞台上表演时,也能稳定发挥,但是这种性格的学生的性格较为敏感,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看法,一旦在表演时出现状况,会使得自己的自尊心受挫,并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在舞台上表演过程中出现失误的现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尤其在演奏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紧张、复杂的心理活动,影响了学生在舞台上的发挥。
(三)受到自身状态的影响
很多学生每当遇到大型的演出或表演时,都会在前期做好准备和练习,即便是在上台的前几分钟也会加强练习,不允许浪费每一分钟。很多学生会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练习,对演出游刃有余,但是很多学生会受到周围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上台表演的前几分钟,找不到感觉,从而加深了紧张感。在上台表演前几分钟的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还会坚持练习,将注意力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在准备练习阶段的表现效果良好,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效果。因为人的注意力没有办法长时间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由于在正式表演的前期阶段,学生会出现精神疲劳,导致在表演开始时不能将再次达到精神高度集中的效果,从而影响学生演出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自身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若是台下的评为较为严格、前一个表演的同学出现意外等,这些外在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演奏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但是在表演前或表演时都会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产生,致使意外发生,特别是在进行现场表演时。即便是换了一个新的钢琴、新的演出场所等都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学生造成一种紧张感。如果在表演过程中发生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例如灯光效果不佳、音响出现问题,这些原因都会加剧学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
(四)缺乏专业的技术能力
心理因素作为钢琴表演者演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硬性条件之一,但是相对心理因素而言,演奏者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也同样重要。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表演者,首先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能力,那么拥有再强的心理素质也是徒劳。学生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钢琴演奏的整体演出效果。专业的技术能力作为内在的因素,学生如果缺乏专业的技术能力,自然而言会对表演失去信心。作为钢琴演奏者,在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专业的技术能力,使其在舞台上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准确率。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要学会主动将自己与音乐相融合,从而消除由于紧张感为自己的表演困扰,使得整个表演能够在高效的状态下进行。 三、提升学生演奏心理素质的训练
(一)培养良好的演奏心态
1.建立自信心
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表演时所形成的紧张心理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原因所导致,心理素质因素作为最为重要的原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操控人类的正常活动以及大脑的控制能力,导致人类大脑在下达指令时会受到阻碍,从而干扰学生表演的顺利进行,并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因此,学生在进行表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具备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現因为紧张过度从而影响正常发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并采取适当的办法为学生减轻压力。如果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表演,就能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音乐作品的表演上,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演奏能力,使得钢琴演奏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最终实现美感与技术水平的统一。但是在此过程,教师要以正确、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不能进行盲目自信,利用平时的课堂时间进行高标准的训练,可以借助鼓励教学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实现高水准的音乐演奏效果。
2.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投入音乐中
学生在正式进入演出前,一定会经过具体的培训,例如感知、熟悉等流程,从而真正掌握演出的程序。演奏的技术水平作为整体演出的衡量标准,在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真正拥有对事物与作品的审视能力,才能呈现出最佳的表演效果。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至音乐中,避免学生在演奏前期出现紧张、局促等情绪。只有引导学生将自身真正地投入至音乐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并将自身的积极情绪有力地展现在音乐作品中。
3.积累表演经验
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之间构建起心灵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此同时,在表演前期,教师要将舞台的大小、观众的人数、钢琴的位置等都告诉给学生,使学生对所要的表演的地点准确的掌握,降低演奏期间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几率。教师要协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积累经验,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即便是在脱离教师的协助下也能高效地将表演完成。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1.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
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学习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和谐的钢琴学习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切忌采取一味的理论教学,通过兴趣教学,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去接受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相关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为学生播放名家名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这样能够在无形中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能提升学生的乐感。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形式,利用鼓励的教学模式,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钢琴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心态。
2.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借助不断的实践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现场演奏的心理素质。教师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在学校内组织钢琴演奏活动,为学生提供时间表演的机会,并鼓励每个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义务演出或关于钢琴演奏的活动。学生在此期间要积极配合教师,并在不同的表演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表演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提升钢琴演奏的水平。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表演的基础,能够在演出中学到知识和经验。
四、结语
钢琴演奏不仅包括演奏技能,还包括对艺术情感的表达,演奏者的学习效果与演奏技能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艺术情感的表达需要表演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在实践中提升表演能力,主动进行总结与交流。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以及演奏技能。
[参考文献]
[1] 么雪,张晓敏.钢琴演奏的不良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J].音乐创作, 2018,04:151-153.
[2] 王娜.简析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7,23:163.
[3] 侍圣斌.关于钢琴教学中如何进行演奏心理训练的几点思考[J].智库时代,2017,14:290-291.
[4] 苏秋如.探究钢琴演奏心理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策略[J].戏剧之家,2017,07:100.
[5] 周婷婷.从勒温动力心理学探讨钢琴演奏的心理紧张系统[J].艺术研究,2016,01:198-199.
[6] 牛艺臻.浅议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奏心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126-127.
[7] 王晓蔚.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弹奏技能和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5,03:152+160.
[8] 李丽娜.浅析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方法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03-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0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