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游戏为主导的幼儿体育课程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学前教育逐渐获得公众重视,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幼儿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大多空白,因此不能用成年人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需要采取适合幼儿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学前教育,因此,本文以幼儿体育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以游戏为主导的体育课程教学,为我国的学前教育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游戏  幼儿体育课程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072-02
  步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对精神文明需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现代生活下的高压力以及不合适的生活方式严重压榨了人们的运动时间,因此诸多的“文明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频发,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展合理的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并且在体育运动中的合作、向上、奋斗等积极精神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因此幼师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应该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参加体育运动,从教育原则出发,结合幼儿教学特点,去探索适合幼儿发展和现代教育需要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1  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现状
  从幼儿体育教学的概念出发,幼儿体育教学分为两种,广义上的幼儿体育指的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体育运动教学,而狭义上的幼儿体育则是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本文针对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教学展开分析。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任何社会活动都染上了功利性,因此,在社会教育方面也存在功利性教育,并且抬头趋势日趋猛烈,功利性教育的发展导致家长普遍形成“越早越好”“提前起跑”的错误教育观念,并且当前的家长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而在学前教育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很多幼儿的游戏时间被家长安排到英语学习、钢琴学习以及绘画学习中去,并且有部分家长认为“我的孩子是来上学的,不是来玩的”,深刻体现出家长对于游戏重要性的忽视。此外,幼儿的游戏完全被成人所掌控,幼儿如何进行游戏,不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根据幼师的安排进行游戏,因此幼儿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丝毫感受不到游戏的乐趣,游戏成为变相的课堂学习,因此体育课堂效率大打折扣,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原则。最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师或者社会公众层面,普遍对于幼儿教育过分重视智力培养,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幼儿体育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
  2  幼儿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人体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以及智力发展的重要关键期,而身体发展应该优先于智力发展,在幼儿时期,人体的身体组织、器官以及生理系统迅速发育,并且幼儿正处于基础活动技能的学习时期,学习基础的活动技能应该成为幼儿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幼儿教育应该把体育教学放在首位,不可片面追求智力开发而忽略了身体开发。因此本文就幼儿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展开了分析。
  2.1 传统教学观念限制
  由上述部分可以得出,中国当前的教学观念普遍重视知识学习,而忽略了身体发展,不论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都片面重视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从而在教学观念上就忽略了体育运动教学,这一点在中学教学中就得以体现,比如中学教学中的体育课经常被数学课或者英语课占用。中国的教育观念上普遍认为游戏是荒废学业的行为,而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学习以形象记忆为主,但是知识学习则主要是抽象记忆,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的初期,进行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引起其情绪波动,并且幼儿学习初期的特点之一就是复制性,而游戏教学则相对容易被模仿,因此在幼儿体育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和模仿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对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2.2 中国传统教学模式限制
  我国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普遍形成了以师为尊的教学观念,教师仅仅是教授知识,而不是学生的朋友,这一点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也得到体现。即使部分幼儿园提出了体育游戏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由教师选定活动,而且由教师进行任务分配和角色分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全丧失了自我选择的权利,因此丝毫感受不到游戏的乐趣所在,从而对于游戏也形成了流于形式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导致游戏的效率大打折扣。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普遍采用填鸭式教育,在填鸭式教育模式之下,学生成为体育游戏的附属品,仿佛做游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不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更遑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了。此外,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角色,而在幼儿教育中,幼师应该成为幼儿的朋友,以自身的情感去引导学生,去感化学生,而不是以命令的方式去指导幼儿。
  2.3 教学资源建设不足
  虽然当前社会层面上形成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但是在教学设备方面以及师资建设方面,幼儿园也仅仅是加强了知识方面的重视,比如引进专业知识更强的幼师,而非引进更有责任心的幼师,在体育教学方面,幼师往往将学生分散开来,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观念。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想建设优秀的幼儿园必须具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必须从幼儿园的学费中扣除,因此往往建设较好的幼儿园学费高,而价格较低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又不足,因此给当前的幼儿园建设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形成了相当大的阻碍。   3  幼儿体育课设置的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育儿观念影响下,幼儿园的课程偏向于智力开发,并且往往以僵硬的知识传授为主,而忽略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重视教师的讲解作用,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中幼儿成为幼师的附庸,忽视了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幼儿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幼师往往在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以集體为主,而在进行游戏实践的时候,却以个体为主,导致行动与理论不一致,从而造成幼儿去向迷茫。
  结合上述问题,幼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融合先进教育观念,力求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以及教育原理三者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幼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游戏进行教学,并且组织幼儿园各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集体活动,重视幼儿个体性原则和面向全体原则,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
  3.2 游戏性原则
  对于幼儿游戏来说,游戏是运用有意识、有目的的模仿现实生活的运动,从而发挥幼儿主体性,使得幼儿获得相关的知识,并且幼儿游戏应该是幼儿能够有效驾驭的,因此幼儿游戏可以直接体现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以及思考性。
  游戏课程是幼儿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并且游戏教学可以满足幼儿学习的多数需求,因此体育课程的主要流程应该集中体现为幼儿自主性的游戏过程。对于幼儿运动游戏来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学习的需要,融合幼儿需要学习的活动技能,并且注意幼儿游戏不能太过复杂,尽量以简单形象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此外,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游戏的多样化,从而可以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游戏兴趣,从而增加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可能性。因此综上所述,在幼儿的游戏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合理的游戏性原则,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活动。
  4  游戏与体育课程结合教学案例
  4.1 踢毽子游戏
  在幼儿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入民间游戏踢毽子,让幼儿可以充分锻炼手脚活动能力,同时增强幼儿身体的协调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幼师应该注意对游戏进行改造,不能单纯以成人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毕竟幼儿和成人的身体素质不在同一水平上,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踢毽子游戏教学时,将毽子绑在一根绳子上,让幼儿自己拽着绳子,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教师在一旁进行示范动作,让幼儿知道如何进行踢毽子。此外,幼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踢毽子比赛,之后开展踢毽子接力赛,通过踢毽子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而接力赛则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观念。幼师在进行幼师设定的时候,应该科学结合现有的民间游戏,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身体成熟度,进行合适改编,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4.2 跳皮筋游戏
  跳皮筋游戏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因此将跳皮筋游戏结合到幼儿体育课程中去,可以有效帮助幼儿锻炼身体。
  教师在设置跳皮筋游戏活动的时候,应该首先在游戏中做好动作示范,或者可以结合由节奏感的儿歌进行游戏活动,以此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并且通过互相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幼儿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促成良好的同学关系。此外,教师也应该参与到游戏之中去,通过自身的参与从而和幼儿打成一片,促进彼此之间师生关系的发展,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5  结语
  学前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观念的养成,因此在进行体育课程安排的时候,必须重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进而结合游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安排,教师必须适应社会要求,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红军.浅谈幼儿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J].读书文摘,2017(13):252.
  [2] 杜连清.体育游戏中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发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53.
  [3] 秦国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7):311,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