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戏曲音乐元素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及演唱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彭湘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注入新的元素。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学习西方声乐演唱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更多民族音乐元素,使民族声乐逐渐形成中国特色。《梅兰芳》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创作的,作曲家吴小平在歌曲创作中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将中国京剧音乐元素融入歌曲创作中,作品韵味深长、委婉含蓄。文章通过对声乐作品《梅兰芳》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作品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和演唱特点。
  关键词:戏曲音乐;《梅兰芳》;民族声乐
  我国的民族声乐植根于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土壤,近年来很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在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之上,也注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元素的借鉴和运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散发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声乐作品《梅兰芳》整体曲调将戏曲音乐的元素和民族声乐作品相融合,既是梅兰芳先生生平的真实写照,又通过悠远绵长的音乐和独具韵味的京剧特色,深深感染听众,并为作品动容。
  一、声乐作品《梅兰芳》的音乐分析
  (一)作品背景
  声乐作品《梅兰芳》(刘鹏春作词)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作曲家吴小平进行创作的。吴小平出生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江苏泰州,自幼就对戏曲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进入专业院校系统地学习歌曲创作,这些都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兰芳》词作者刘鹏春用精炼的语言、写意的手法描绘了梅兰芳先生绚丽的艺术人生和他不卑不亢的爱国情怀。而在曲调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吴小平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缅怀与敬仰,同时充分展现了梅兰芳先生京剧表演的独特艺术魅力。整首作品采用现代创作技法,与戏曲中的京剧元素相融合,成为现如今戏歌中的代表作。
  (二)音乐分析
  声乐作品《梅兰芳》的结构打破了传统艺术歌曲创作的结构方式,采用引子、慢板、中板、快板四个部分组成的多板式结构。这样具有中国戏曲音乐特色的节奏形式,将整个歌曲的段落划分得清晰明了,层次分明。全曲共分为A段和B段两个部分。其中A段展现了梅兰芳先生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的探索追求,从曲中的“那一轮女儿如水的明月”就可以看出,这是对旦角所需要的女性细腻情感的描绘,借用如水的明月来展现。而B段部分则主要呈现的是梅兰芳先生对于京剧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及其爱国情结。
  作品的前奏套用了梅兰芳先生所创作的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唱腔音调,引人入胜,整个作品渗透着京韵京腔的浓烈韵味,再加上颤音、小腔等装饰音的运用,更是将京剧中常用的音乐素材、演唱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浓厚的京腔贯穿歌曲的始终。
  二、声乐作品《梅兰芳》的演唱特点分析
  (一)气息的收放自如
  声乐演唱时,气息是最不可缺少的因素。无论从西方歌唱技法来讲,还是中国戏曲的演唱训练来说,气息都成为歌唱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古代声乐著作《唱論》是这样论述的:“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及其意分抗坠之音,即其术。”就是在强调歌唱与呼吸的关系。而演唱这首声乐作品时也不例外,甚至这个作品对气息的要求更高。笔者在演唱实践中发现《梅兰芳》慢板的唱段中,更多是在考察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吸气时气息要尽可能吸得深一些,并且很好地控制在腰腹部,呼吸的节奏也要做到均匀,绵绵悠长地演唱,不能放得太快。同时把握歌曲节奏的变化,做到收放自如。而快板的部分,要注意气息运用的灵活性,不能再慢吸慢呼,应及时调整为快速吸气,也可以借鉴我们平时跳音训练时的呼吸方法。在快速的节奏变化中做到快而不急,依旧保持呼吸的平稳和均匀。
  每一个乐句中的刚柔变化、每一个曲调中节奏的变化都要求歌唱者加强对呼吸的控制,要想做到声音委婉动听和气息的运用流动自如,必须将气息的整体运用做到有的放矢。
  (二)咬字与行腔
  声乐作品在演唱中要求做到字正腔圆,咬字的不同也可以体现歌曲风格的不同。而京剧演唱中的字正腔圆更要求做到“字音正确、四声正确、字清义切、收声归韵正确、行腔自然流畅、润腔优美动听”。咬字的干脆、悠长等都可以表达人物内心的不同情感,彰显艺术表演力。
  从声乐作品《梅兰芳》选取片段中的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中可以看出这一段的委婉悠长,有娓娓道来的感觉,诉说梅兰芳先生在角色中柔美如水的形象,演唱时不需要咬得太死,需要注重唱腔的流畅性。而在“一段芬芳倚绝壁,颠峰飘作大旗猎”这里转入快板,咬字要变得铿锵有力,干脆利落,以突出梅兰芳先生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唱词是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语言化,唱腔则是人物思想感情的音乐化。因此在演唱这类戏歌的时候,一定要对其中所选用的音乐素材做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融入音乐,使听众产生共鸣。
  语言是声乐作品表达的关键,语言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演唱声乐作品时除了熟悉旋律、节奏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歌唱语言的把握。对于歌唱而言,语言可以说是其灵魂。歌唱艺术可以通过歌词来对人物、情感进行很好的表达,也需要用语言来塑造声乐的艺术形象。不管唱什么类型的歌曲都需要注重其语言的表达,有些人觉得歌唱中的语言不如戏剧中的考究,甚至很多人不太注重演唱中的字,但其实声乐演唱中歌唱语言的魅力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声乐作品《梅兰芳》,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京腔京韵,演唱时不仅要展现京剧腔调,还需要体会语言中咬字吐字的韵味。后半段歌词主要表达了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就是通过戏曲唱腔来展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三)音乐节奏的把握
  在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戏曲、曲艺风格的民族音乐作品中对节奏的把握,演唱者演唱时对节奏的处理不能太随意。声乐演唱前也需要把握歌曲曲式结构,了解曲调节奏的整体风格,这样才能有充分的准备来表达歌曲内容。演唱者在演唱时要熟悉节奏,把握唱腔的韵致,这样才能展现戏曲真正的魅力。   声乐作品《梅兰芳》中的节奏是快慢交替的,这是民族声乐和京剧韵味的融合。歌曲中慢板的部分应注重气息和声音的连贯性,做到声断气不断,慢而不拖;中板部分的节奏容易把握,更需要抓住京剧中抑扬顿挫的声腔声调;而到后面快板的部分,紧拉慢唱,做到快而不慌,有条不紊。
  另外在演唱这首声乐作品的时候,完全采用纤细的声线来演唱,会导致声音听起来较为扁平,不够饱满。但是如果完全采用美声唱法中的一些技巧,音色虽然宽广,但有可能失去作品本身需要保留的戏曲韵味。所以在演唱過程中,对于音色的选择、音乐节奏和戏曲曲调之间的融合度要有合理的把控。曲调的变化及声音的转换、节奏的快慢都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关键点,需要把曲调风格和曲式节奏密切融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演绎作品。
  (四)声情交融
  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就是声情并茂,真正的艺术家在唱歌的过程中,常常是融会贯通,综合表现一部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于《梅兰芳》这样的曲段,要借鉴京剧的表演,才能让整个声乐作品有活灵活现的感觉。例如曲中“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这一句,在演唱过程中会让人想到戏曲所需要的身段唱段,需要通过唱词让观众联想到梅兰芳在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女性的温柔形象。歌曲后半段所表现的坚毅和沉稳的性格,需要用声线展现出梅兰芳本人所独有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而《梅兰芳》这部作品京剧唱腔和声乐的融合,可以完美地对曲段中人物的情感加以阐述。
  (五)歌唱者和乐器伴奏的配合
  有些歌唱者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自己演唱的声乐部分,却忽视了和器乐伴奏的相互配合。而很多声乐作品单单靠演唱是不能良好地表达艺术情感的,所以在演唱过程中,音乐的表达需要有器乐的伴奏来增加层次感,烘托作品的气氛。而声乐作品的伴奏形式多样,如交响乐伴奏、钢琴伴奏等多种伴奏形式,人声和器乐之间相互依托,共同完成音乐作品。例如,声乐作品《梅兰芳》就是将器乐伴奏和人声演唱融合在一起,中间中板的部分有琵琶的伴奏,与人声演唱紧密结合,又和管乐形成对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后进入快板的部分,大鼓和梆子铿锵有力的强烈节奏有一种京剧中“紧拉慢唱”的意境。
  三、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相融合的艺术价值
  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在时代的变化中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特韵味,中国戏曲音乐元素也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与发展带来了多元的价值。戏曲音乐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艺术性。现阶段民族声乐不仅与西方声乐技法相互融合,借鉴了西方声乐的先进技巧,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呈现自身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声乐作品《梅兰芳》就是成功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还有很多作曲家将戏曲和曲艺的素材与声乐作品结合,创作出了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若要掌握这些作品的特点和技巧,可以借鉴相应的戏曲与曲艺特点,体会其中的韵味,逐渐形成自我演唱风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部好的民族声乐作品若要做到声情并茂,必须将作品中运用的民族音乐元素和声乐演唱技法相结合,了解作品中的民族音乐文化,分析其地域、风格特点,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来展现其音乐风格,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演唱。
  参考文献:
  [1]王晓荧.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京剧元素的借鉴[D].江西财经大学,2017.
  [2]何姣姣.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戏曲元素[D].西安音乐学院,2014.
  [3]齐飞飞.梅兰芬芳 盛世华章:作曲家吴小平及其作品《梅兰芳》印象[J].剧影月报,2006(6).
  [4]肖豆豆.民族声乐作品《梅兰芳》的艺术特色及演唱诠释[J].北方音乐,2016(14).
  作者单位:
   阿坝师范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