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构成了沉重压力。我国养老服务业顺应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变化,不断突破创新,使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各具特色。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服务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17-01 中国图书分类号:D669.6 文献标志码:A
1 关于我国养老模式正在发生变革的探讨
穆光宗(2000)[1]区分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然养老等3种基本养老方式。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传统养老方式变革的必然性,提出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日趋增多、农村逐渐趋于依赖自我养老的养老发展趋势。
贾云竹(2002)[2]划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和“操作性生活活动能力”,坚持以家庭成员照料为主,认为社区养老服务虽然发展空间大,但老年人认同度不高,对此应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纳入家庭成员来满足老年人需求。
李学赋(2008)[3]指出,从整体上看居家养老是主流,但老年人对非居家养老也存在相当需求,老年人不希望在生活中与家人疏远,对医疗、家居和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强烈需求。
丁建定(2013)[4]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是适度普惠型福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居家养老服务要确立尊重老年人选择意愿、确保老年人生活質量,以及家庭、社会与政府共同担责等基本理念;坚持自力为主、居家与社区为辅,居家为主、社区与机构为辅,家庭为主、政府与社会支持为辅等理性原则。合理界定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关系,理性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不断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环境。
刘公博(2019)[5]提出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建立全面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老年护理服务信息化发展等智能社区养老模式。
2 城镇社区养老与医疗结合模式探讨
陈友华和吴凯(2008)[6]提出城市普遍采用的“医养结合”模式游离于社区养老服务整体和管理体系之外,未能与其他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有效联系。
陈颐(2010)提出营利性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老年生活照顾服务,认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必须坚持产业化的方向。
邵德兴(2014)探索了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资源约束下,结合医疗、养老、康复、健康管理和日常护理的医疗服务模式。
赵晓芳(2014)提出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融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可利用、可获得的综合医疗保健与养老照护。
3 养老服务与政府及企业结合运作模式的探讨
杨敏(2007)将社区服务划分为福利性参与、志愿性参与、娱乐性参与和权益性参与4种类型,认为社区养老服务是对政府管理必要补充,国家需要做的是提供制度保障,在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充当裁判。
刘宏等(2011)发现经济独立和独立居住的老年夫妇在健康和个人幸福感方面明显优于依赖子女或政府养老的老年夫妇。
郁建兴等(2012)发现政府改造旧厂房、闲置学校、办公楼等可利用设施,将养老机构交给专业化组织运营,大幅提高了养老机构的运行效率。
4 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引入新技术的探讨
潘峰和宋峰(2015)认为可以运用“互联网+”解决社区养老受制于服务供需不匹配、服务资源难整合、服务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构建智能化居家养老的服务。
岳伟锋(2019)提出借助大数据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成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39-44.
[2]贾云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资源与社区助老服务的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2(5):119-122.
[3]李学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42-46.
[4]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20-26.
[5]刘公博.智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9):46-48.
[6]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08(1):4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