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三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学生客观理性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学生打开其他理化类科目学习的关键钥匙,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利用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把重点放在知识点上,而是要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阶段掌握数学内容只是表面上的学习,更加核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知识每天都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生着巨变,未来社会中无法自行学习知识的人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应当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一个指标纳入其中,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不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学能力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来推进,为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一、课前进行自主预习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逐步深入去理解数学核心内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深化理解,因此预习工作是初中数学学习的第一道关卡。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将预习作为首要工作。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设计丰富的自学模式,督促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进行预习,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落实在数学学习的第一关。预习之所以对于数学学习如此重要,是因为学生在课前如果对于本课知识点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找不到重点和难点,错失很多学习内容。但是学生如果在课前进行了良好的预习,就会对本课的知识点有一定了解,就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比较难,可以在课堂上重点把握。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做到游刃有余。预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采用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导学案”预习法。导学案作为一种成熟的预习方法,目前已经在很多学校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运用,反响良好,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巨大帮助。因此,教师要想利用导学案来兼顾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就应当对导学案进行一定的改变创新。以往的导学案大多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编制,其中涵盖了本课的知识点和一些基础性题目,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这样的导学案仅仅起到了预习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当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多布置一些自主思考的题目,用来启发学生思维。在导学案中教师同样不能放松基础知识点的铺设,但是基础知识点预习应当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既对课本内容有一定把握,又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就应当突出导学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作用。在导学案中教师不仅要首先布置一个问题:“请画出两个严格的直角三角形,并用尺子量出它们的三边长度,观察其中的规律”,然后教师将勾股定理发现的过程用故事描述出来,用来启发学生思维,然后教师应当将勾股定理的基本内容和公式表达出来,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对其进行解释。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配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在三角形中给出两边,求第三边;又例如给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等等。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在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道深度思考题目:“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关系满足勾股定理,那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这个思考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样完整的课前预习,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深入思考,自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和理解,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安排内容,集中精力解决学生难以自我解决的难题。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好的场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深入思考,结合预习情况,群策群力来攻克预习中遇到的难题。为了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个教学目标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规划,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讨论,自行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一课时,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在于证明两个三角形如何相似。这部分内容在定理中反映很简单,但是在题目中实际应用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多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综合起来的时候就会让学生感到头疼。“边边边”“边角边”等三角形相似判定原理看似简单,但是如果多个条件重叠在一起就会形成迷惑性条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针对难题进行充分讨论,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难题会在这个过程中解决掉。因为学生一个人做题时,思维受限,很可能无法全面观察到题目中的条件,造成题目中关键信息缺失,无法正确解题。但是如果多人进行讨论,就会形成思维碰撞,互相交流题目中的发现,形成“1+1>2”集體效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还没有解决,教师就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讲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加强。    三、课后及时进行自我总结
   数学是一门需要及时进行课后复习巩固的学科,仅凭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很难将所有知识点全部掌握,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让学社在课后进行及时总结。当然,课后总结回顾应当让学生发挥自身积极性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课后复习也可以运用不同形式,如习题、结构框架总结等。教师在布置课后复习任务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后复习中既做到知识巩固,又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在课后要及时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总结。题目设计要围绕本课内容开展,让学生在做题当中进行总结。除了要及时做题进行复习之外,教师还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结构框架梳理。例如,在本课教师应当让学生及时将课本中讲到的各种位置关系总结成思维导图,方便日后及时进行回顾。通过完整的总结复习体系,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后复习是学习数学时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是学生进行知识升华和自学能力培养的载体,因此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程度的重视。
   四、完善学习评价体系
   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复习,教师还要及时完善评价体系,形成学习的风向标,推动学生自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数学评价体系都是以试卷得分情况为重,用得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成绩只能反映其学习的数量,无法反映质量,对于整体的教学目标提升和改进没有帮助。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纳入评价体系中,并逐渐提高其占比。在初中阶段,教师如何进行评价可以视作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教师如何进行評价可以用来倒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通过设计评价体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学能力在对其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自觉提高其通过自己能力学习的意识,在上课之前的预习、上课时的提问、课后的总结等多个环节中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自觉提高自学意识,通过深入思考来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胡建中.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8(8).
  [2]杨小英.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
  [3]黄小霞.刍议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和手段[J].才智,2018(23).
  [4]刁庆.信息技术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张书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12(10).
     [责任编辑 杜建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0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