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杜永茂
【摘要】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经久不衰,民族音乐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中起到关键作用。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根基,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起到了桥梁纽带、汇集与创新发展等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但实际上两者融合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低、教育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对此,还需实施多措并举,包括教材建设等措施,促使音乐文化全面传承。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关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风情与各地域文化构成了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创造了富有特色性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西方音乐带动下,衍生出了雷鬼与摇滚等流行音乐,传统民族音乐受到严重冲击,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一度出现了文化传承断层等现象。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深入改革,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力度加大,文化传承有所保证,也利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从而提高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地位。
一、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间的关系
(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重要根基
民族音乐文化承载了浓厚的民族文化与情感,是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多元化等特征,地方色彩浓郁,在传播民族风土人情与生活习俗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多地区音乐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也为雷鬼等现代音乐发展注入了生机。高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地位随之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音乐教育不是盲目展开的,而是在以民族音乐为依托与基础上展开的,通过民族音乐文化整合与开发,被高校音乐教育利用,确保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二)教育引领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桥梁纽带作用。在校期间的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也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必然。但封闭式的高校教育与开放社会间的衔接,是社会与校园大小环境联接的纽带桥梁。在音乐教育中融合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历程,从而逐步融入到社会文化中;二是汇集与抢救作用。受外来文化影响,学生对传统歌曲的感兴趣程度显著降低,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逐步陷入 了风雨飘摇的危境。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文化汇集传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尤其是音乐专业及学生,应当主动承担民族音乐文化汇集等任务,通过民间采风等方式,缓解民族音乐文化分散性与碎片化传播的局面。面对濒临失传的音乐文化,通过专业师生与相关人员的汇总收集,更利于提升非遗抢救成效;三是创新创造作用。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而师生是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接触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时,会为其发展与传播注入生机活力[1]。
二、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高校音乐教育
(一)加强教材建设
民族音乐文化是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的统称。面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号召,高校音乐教育首要的是加强音乐教材建设。在教材编写中融入正能量的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乐趣,丰富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全国对音乐教材的编制有着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地方高校音乐教材编制中,应当注重当地民族特色资源的整合,编写出富有特色性与实用性的音乐教材。在音乐教材编制要求基础上,加大与当地音乐特色的融合力度,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音乐知识,以此夯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利用全国性民族音乐活动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让學生在活动中明确地方性、民族性音乐文化的差异与魅力,提高音乐文化学习与传承意识,确保音乐教育成效。学生在学习地方性音乐文化时,能够激发本土情怀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此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育目标。但音乐教材编制是系统性工程,会面临选材制约等问题,究其原因与音乐资料解读不充分等因素有关。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转专业水平,通过作品比对选择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材料,同时拓展音乐作品类型,包括诗经等民族音乐,起到启发与引导等教学效果,确保最终学习成果。
(二)开展实践活动
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当下,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满足更加看重,对民族音乐文化考级制度的关注度提高。乐器学习群体中中小学生占比较大,其中民族乐器更被广大学习群体看重。大部分的学习群体以课余时间学习为主,但学习效果显著,积极品质并不逊色于专业学习者。还能多城市鼓励并支持成立民族乐团,在民族音乐学习主力军的宣传推广下,接触民族音乐的群众逐步拓展,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呼声随之提高。对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多开展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城市音乐学习主力军组织,深入社会各个角度,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以此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多元化传承弘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音乐文化教学的趣味性与文娱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组织学生组建并参与校内外的音乐文化传承队伍,通过网络等通讯技术,加强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了解更多的学习经验与训练技巧,取长补短,为民族音乐文化宣传做出积极贡献[2]。
(三)理性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
西方多元文化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与冲击,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指导与引领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实现现代化创新发展。在保持自身优势,绽放我国传统文化独特色彩的同时,实现了与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音乐传承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为更好地传承中西方优秀音乐文化,应当加大两者交流与融合的力度,积极吸取国外优秀音乐文化,壮大我国音乐文化体系的同时,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创新性与多元化发展。对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加强学生判断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客观与辩证性眼光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同时,利用西方音乐创造技巧等文化优势,以更好地带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现代化发展。为向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注入生机活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融合中西方音乐文化,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让学生用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两者融合发展。多元的西方音乐文化,并不能完全取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应当摆正我国民族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位置,找到音乐文化发展契机,防止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出现衰亡的状况。教育部门应当加强政策落实,加大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力度。高校应优化音乐文化传承理念,引导学生科学处理外来文化,寻求最佳的传承方式,逐步拓展民族音乐发展的环境与途径[3]。
三、总结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脱离对方独立发展都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育部门应当加大政策与财力等支持力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职责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与引领,逐步提升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与责任感,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承队伍中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同时,为民族音乐文化现代化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倩.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与作用探究[J].艺术科技,2018,31(3):62.
[2]张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130.
[3]熊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171.
作者简介:杜永茂(1969—),男,汉族,海南海口人,本科,琼台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创作及相关课程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