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卷心理的考场作文应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晓东
【摘要】写作,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效度多受制于读者反映。考场作文写作,鉴于其特殊的规定性,增强“受众意识”尤为必要。作文指导,如能基于阅卷心理,研讨应对策略,或可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考场作文;阅卷心理;应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诚然,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对作品给出新鲜的诠释,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阅卷者,我们都不要忘了他们首先是“人”,如钱钟书所谓“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钱钟书《围城》序言),既是人,则必然具备人类共通的心理。如果说一件产品最终要交给消费者,那么作文的生死予夺大权当然要交给阅卷者。作文阅卷,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肢体行为;究其本质,其实是一种心理行为。作者的写、阅者的判,说到底是一场心理博弈的过程。基于此,从研究阅卷者心理的角度探讨考场作文的应试策略,则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作文”具体而言是“考场作文”,“考场”这个限制词决定了作文的诸多另类属性,如“规定性”: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任务。此规定性同样适用于阅卷行为。研究阅卷心理,此“规定性”不可不察。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阅卷者有哪些心理需要引起重视?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这就意味着:作文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第一印象取决于什么呢?一是标题,二是开头。理想的标题应在藏与露之间把握分寸,不能过于含蓄,否則让人看不懂;不能过于直白,否则让人看不起。理想的开头应能引发人的阅读冲动。首先,开头本身要能足够吸引人。建议以生动的、可感的、形象的方式呈现,注意画面感(通过描写实现),注意音乐性(通过修辞实现)。其次,开头还要能为下文蓄势、张本,其主要功能在于“导引”,记叙文意在引出人物,议论文意在引出观点,有没有注意到:凡综艺节目,重要嘉宾的出场总会有热场舞蹈;在单位,凡重要人物,见他一面,总须绕过若干屏障。这些都是“引”的功能,既增强了过程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主体的重要性。开头是什么?开头严格说来是开关,是阅卷者心智的开关。它决定了老师对文章是仰视、凝视、审视、轻视还是无视。第一印象,攸关生死。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1957年,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实验证明,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对于阅卷者而言,文章收尾部分,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是“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对判分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文末需要通过升华强化审美体验、提升兴奋指数,从而让阅卷者的目光、心跳、神经、血压发生变化。
记叙文写作,文章收尾处可适当增加抒情、议论内容(即所谓“卒章显志”),但有两点要注意:一忌直白,“以景结情”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还有更多收束技巧;二忌冗长,点到为止即可。古人有所谓“红炉点雪”之说,喻意“一经点拨,立即悟解”,好的记叙文结尾,当有这样的功力。
议论文写作,文势需逐渐上扬,尤其在文章收尾处,要有打造“高潮段”的意识。此“高潮段”,于文法上,可能是“高亮区”,于素材上,可能是“高冷区”,更重要的是,在意蕴揭示上,此部分要能够“上天入地”:上天,具备文化的高度,入地,具备思想的深度。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后主词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写作议论文也是一样的道理,最要紧处,当求“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这和“公众号赞赏”是一样的道理,读者所以赞赏,直接原因在于:文章关键段落,尤其是收束段落,有激动人心的元素在。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在人际知觉中容易形成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我们要谨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得出片面的结论。作为信息的表达者,我们要适当利用“晕轮效应”,从而放大优势、掩盖不足(所 谓“扬长避短”),达成理想的传播效果。晕轮效应的重要特征在于即时生成,此特征恰恰暗合了考场作文评卷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行文时,倘能以巧妙的方式给予阅卷者若干“瞬间强刺激”,或可收先声夺人、先入为主之效。
换言之,写文章,尤其是考场作文,要学会“打造亮点”。这种亮点,可能是精彩的语言,可能是秀美的书写,可能是精巧的构思,可能是高冷的素材,可能是别样的视角,可能是独到的思考……总之,你必须拥有几样自己的“看家本领”,或曰“核心竞争力”。
“一俊遮百丑”,某段精彩绝伦的表达,摄人心魄之余,可能会让人忽略第三行的第二个错别字、第四句的某处搭配不当。这叫“亮瞎你的眼”,也叫“灯下黑”。别忘了,心理学有一条基本的规律: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
四、超限抑制效应
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有点像俗话中说的“过犹不及”。前文中说到,考场作文需要予阅卷者以“瞬间强刺激”,但这种强刺激只能是“瞬间”,多则无益,也就是说,需要控制强度、频率和时长。具体而言,记叙文要注意把握故事的复杂程度,情节寡淡固不可取,但也不要刻意追求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行文脉络,要记住:人的大脑天生喜欢简单,尤其是匆忙状态下。议论文要注意素材引用的精当,好的素材相当于饰品,偶尔的点缀可使文章光彩照人,但一味堆砌就显得珠光宝气、俗不可耐了。其他方面,如语言、篇幅等也要加以控制。克服“超抑效应”,其实就是恪守“中庸之道”。除以上四点外,还需要适当研究人的“注意力规律”。
注意力大致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阅卷行为,理论上属于“有意注意”,然而,特定的活动背景、考评机制,再加上阅卷者特殊的身心状态,有可能使阅卷行为滑向“无意注意”。这就需要警惕,更需要研究:如何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者的“无意注意”?一般说来,下列要素更容易吸引人的“无意注意”:(1)与黑白相比,人们更关注彩色。——追求绚烂。(2)与平面相比,人们更关注立体。——追求丰富。(3)与静态相比,人们更关注动态。——追求灵动。(4)与理性相比,人们更关注感性。——追求形象。(5)与熟悉相比,人们更关注陌生。——追求新奇。此外,人们还常常习惯于:(1)欣赏变化。比如,记叙文要有一波三折,议论文要辩证说理。(2)关注落差。对反差较大的事物容易产生积极的审美体验。这种原理,甚至可以在词句的排列组合上得到验证,试举一例:
【原文】
林语堂先生曾在《吾国与吾民》中对国人“圆熟,冷漠,自私”的特征强烈谴责,并称其为“……”
【改文】
“圆熟,冷漠,自私。”
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曾如是强烈谴责国人,并称其为“……”
就吸引注意力而言,改文效果显然好于原文,其深刻的机理在于:(1)此句略同于语法中的倒装结构,关键词得以前置,起到了强调作用。(2)“圆熟”“冷漠”“自私”,这破空而来的三个词、六个字,将阅卷者从纷繁的信息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审美反差,有效地吸引了注意力。“注意力是心灵的唯一门户。”(乌申斯基)考场作文,如果连阅卷者“心灵的门户”都不能打开,则一切行为都将是徒劳。
要而言之,“不被接受的美是还没有实现的美”(余秋雨),凡信息传播行为,皆当基于受众角度,从而优化策略,提升效能。这,恰恰是许多写作者,乃至作文教学者所忽视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