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我国致力于教育体制改革,并逐步重视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各中小学也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要想进一步改变义务阶段在校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综合分析学生能力、进行课内外拓展等多个环节。本文将简要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  核心素养  构建  教学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提高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新课程改革。而语文学科当中的文字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力都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而语文学科也是新课程改革当中的重点内容。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开设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多项能力,并帮助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语言积淀。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语言积淀是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基础。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当中。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文学科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同属于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作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更换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等多种方式引导学校从文字本身分析其实质所在,引导学生从体会文章情感再到理性分析事件本身,從而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一门交际性语言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人们在传达自身审美意识以及思维意识时都会借助语文学科这一手段。所以学习语文知识不仅有助于文化素养的提升,还能提高其审美意识、文化品位,从自己的角度去发现美、欣赏美。
  (四)文化理解与传承
  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便是文学,在语文学习当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古今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只有深入理解了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乃至不同时期的文化,学生才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力,并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分析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的共同素养
  每一名学生在经过学生生涯的语文学习之后都应具备语文核心素养。从语言运用的视角来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会参加大量的语言活动、阅读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在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不断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将其运用在日常的交流当中。从文学审美的维度来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会学习评价文学作品、鉴赏文字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从文化理解的维度来分析,在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之后,学生会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积累大量德育文化常识,而这些都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共同素质。
  (二)语文核心素养可以进行阶段划分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其具备较强的连续性。从一方面来说,处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语文核心素养,只是随着个人阅历和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语文核心素养又在被不断完善,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并不是生来便具备语文核心素养,而是通过不断的语文学习而获得的。所以我们可以以人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将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几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特重点。比如说小学阶段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写能力,而初中阶段教师更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高中阶段是培育学生文学审美情趣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时间段,任何一个阶段都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必须细化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独立的,其最终要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语文核心素养当中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是语言运用,第二是文学审美,第三是文化理解。在三者当中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以语言知识的视角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学习语言符号,经典文学作品等多项内容,并对这些语文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从语言技能的维度来分析,则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规则以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其他知识点。从语文态度的维度来分析,则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应积极运用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各项知识点,并高度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
  1.语文核心素养要融入课程标准
  从我国现有的语文课程标准来说,其共被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前言,编者在前言当中会指出本册书编写的设计思路、课程性质以及基本理念。其次是课程目标与内容,也就是学习本册书所要完成的目标,其中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知识等等。再有就是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是为教师教学提供的一些建议。最后是附录部分,在附录当中记录了学习本册书所要用到的字表、语法修辞知识点以及本书的必背篇目等内容。
  而要想构建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当中。每个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在正式教学之前确定本阶段学习的目标。其次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保证便是明确的内容保准,课程目标与标准需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当中,提出的建议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以供教师参考。
  2.语文课程标准的编排方式要合适
  编排方式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等因素均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课程标准的编排方式共有两种,第一种是纵向编排,第二种是横向编排。纵向编排是将语文核心素养贯穿到每个学段当中,并详细规定每个学段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而横向编排则是以语文核心素养的指标为基础,根据核心素养水平的不同进行编排。与横向编排方式不同的是,纵向编排方式要求学科内容组织具备更高的逻辑性。在上文当中提到过语言学习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比如说在学习写作文时,老师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写句子,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写对话、片段,而初中生则要学习写日记、作文。此时不论是选择横向编排方式还是选择纵向编排方式都可以。现有的语文课本其内容形式都是固定的,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以现有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为基础,结合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与班上同学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编排方式。   3.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科学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教育呈现出两大特色,一是要将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相结合,二是将新课程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相结合。由于在制定学生质量标准时相关工作人员会参考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因而课程标准也需要与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相符。
  质量标准是指学生在完成了相应阶段的学习之后适应社会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则是指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之后在个人能力、语文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它既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目前在我国的语文教材当中有关于学生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程度的描述寥寥无几,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无法对其进行分级和量化。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应明确具体的能力表现标准,否则教师将难以将学习的质量要求与内容要求相结合。为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只有历经了多次实验才能最终确定学生经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业质量标准。而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评测均过于草率。最后在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时还应综合考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材编订
  1.教材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
  新课改对课程标准等问题有了新要求,因而为了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将这些新变化体现到教材当中。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便是教材,教师的教学也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其次在教学当中所用到的材料便被称为教材,同时教材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最后学生在课堂之上只用教材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教材内容,更是为了拓展更多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当中,这也恰好是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教材的编者在编写教材之前更应该对教材编写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并在编写教材时慎重抉择教材内容、形式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以便于后期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形成。
  以教材价值的维度来分析,教材只有具备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才能好的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价值。这是由于语文核心价值素养本身就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在完成学业后积极投身于社会的各项建设当中。因此当下语文教材的教育目标应是以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为主,也就是注重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从语文教材本身来分析,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论是文化与经济都处于发展当中,而语文教材又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来源,所以教材的编写更因随社会价值内容的变动而变动。举例说明,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汲取语文知识有了更多的途径。在互联网所传递给我们的知识当中不乏有一些先进的、优秀的知识,这些知识都可以被写入教材当中。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语文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培养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学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在生活与将来的工作当中所必备的,因此在边学语文教材时也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的不断更新,也许对语文教材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语文核心素养对编写模式的要求
  为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应注重内容的连贯性。过去全国的语文教材只有一个版本,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认识到了各地学生之间的差异,因而根据地域编写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但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仍沿用了过去的编写模式,即文选系统的教材编写模式。而这一编写模式明显背离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当中并没有凸显出教学的主體以及重要知识点,且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点之间是孤立的,并未形成体系。从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培育来说,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当中都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其次,教材的版本在不断变更,而在教材改版的过程当中变换了原有文章的位置,不成体系。最后并未对文章进行分类,而是各种问题随意出现,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更无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品格以及语文能力。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确保教材的连贯性与科学性。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1.教师要更新语文教学观
  截至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当中教师都承担着主导者的位置。而现如今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也应及时更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从内心中予以认同。目前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着错误的认知。首先,未正确认知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其次对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并未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最后,虽更新的过去固有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更新之后便再无创新。举例说明,在新课标改革之后,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教师要积极探索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因而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耗费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去讨论问题,其中不乏有一些不具备讨论意义的问题。如此改革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还导致课堂秩序难以维系。
  实际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要求教师具备根据不同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而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举例说明,在向学生传授语言运用技巧时,该部分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应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再组织课堂活动,以供学生反复练习。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时,该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作品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组讨论,教师只要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即可。在培育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时,在此部分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文化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或者是开展语言文化活动等模式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其实在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之下,教育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勇于创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要更新语文学习观
  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领路人的作用,重要的是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语文学习能力,更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品格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遇到的新的问题,学生不能一味求助老师,更要自己寻求解决方式。语文学习具备开放性,在语文学习当中可以设定多个场景。比如说,在你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海洋馆,里面有很多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海洋生物,你要怎样向大家介绍这个海洋馆。在学生的表述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在其语文表达中发现问题,并为其提出解决措施。大多数年纪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喜欢念课本,导致学生丧失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将这些内容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
  1.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测量性
  学生在进行了语文学习之后,其核心素养相较于学习之前一定是有所变化的。所以说语文核心素养是可测量的。在语文核心素养当中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文化理解以及语文运用和文学审美,在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时可以将这三者分离并进行量化处理。截至目前我国实施的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管理体制,而这一教育管理体制受到了西方国家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结合我国国情考虑,这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如此,若是不为其设定一个可以量化的考核标准,那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无疑便是空谈。所以我们应将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可以量化的主体,并为其设置一个评价标准。
  2.多元化立体式的评价方式
  虽然近年来我国已逐步重视素质化教育,新课改也对我国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但目前我国使用的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仍有部分家长与老师过于重视考试结果。其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亦可以是相辅相成的。人们之所以不认可应试教育是由于应试教育通过一张试卷就区分一个学生的好坏,且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直接教授学生答题技巧甚至是懵题技巧,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教学。而素质教育则更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建立多元化立体式的评价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理解能力都不同,因而采取单一的评价模式是不可取的。比如说在测试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时,大部分老师会出几道有关于文化理解能力的题目让学生来解答,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打分。其实这种评价方式是片面的,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因此除了试卷答题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每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打分。如此不仅能够了解对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也能够充分反映学生自主解决该部分问题的能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最大的不同便是素质教育主张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需要通过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也应重视评价的作用。
  结语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语文学科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其应用于生活当中。因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深入分析人才需求以及文化发展方向之后才能最终确立语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虽然目前在我国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坚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这些问题都会被逐一解决。
  参考文献
  [1]陳燕.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
  [2]唐现弟.浅谈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开展[J].求知导刊,2016(4).
  [3]石字芬.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5).
  [4]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
  [5]林小华.论小学语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9(13).
  [6]王咏梅.积极挖掘学生潜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9(7).
  [7]杨通知,田海洋.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特征与培养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18(1):56-58.
  [8]吕欣蓉.语文核心素养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表达交流”写作部分研究[J].课程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9]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10]王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6).
  [11]曾正茂,谯先建.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4),28.
  [12]张增广.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课堂及建构——以必修1第二单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4).
  [13]王雁.整本书阅读“课内化”的策略谈[J].小学语文教学,2018(10):26.
  作者简介
  杨洪(1966.9—),男,汉族,籍贯:四川井研,硕士,副教授,乐山师范学院,从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法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