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厂化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蓓 陈雷 王家才 黄海洋 苏瑞峰

  摘 要:菌糠为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后留下的培养基质,利用工厂化菌糠生产双孢蘑菇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该文从栽培时期、培养料制作、栽培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工厂化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关键词:菌糠;双孢蘑菇;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9-0012-02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garicus bisporus with Industrial Fungus Chaff
  Guo Bei1 et al.
  Abstract:The industrial bacterial chaff is the culture substrate left by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such as Flammulina velutipes and Pleurotus ostreatus. It is a feasible way to produce Agaricus bisporus with industrial bacterial chaff. This research has been proved by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 that the technical cultivation period,culture material preparation,cultivation management,harvesting,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agaricus bisporus with industrial bacterial chaff are stipulated.
  Key words:The fungus chaff;Agaricus bisporus;Cultivation;Management
  当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方兴未艾,生产这些菇类会产生大量的废料,俗称菌糠或菌渣,这些菌糠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和尚未被菌丝体充分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可用于工厂化菌糠生产双孢蘑菇。这不仅解决了菌糠废料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生产双孢蘑菇的原料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利用菌渣栽培双孢蘑菇,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10日建堆发酵,8月15—25日移入菇房进行二次发酵,8月25日至9月10日为播种期,9月中下旬为发菌管理期,10月上中旬覆土,10月下旬至12月为秋菇出菇期;次年1—2月为越冬管理期,3—5月为春菇出菇期。
  1 培养料制作
  1.1 栽培基质 主料为菌糠,辅料为干牛粪、过磷酸钙、轻质碳酸钙。菌糠应无霉变,无污染,辅料应符合NY/T 1935—2010的规定,生产用水符合GB5749—2006的规定。
  1.2 原料配方 500m2栽培面积标准菇房:新鲜菌糠25000kg、干牛粪10000kg、过磷酸钙350kg、轻质碳酸钙350kg。
  1.3 前发酵 首先,按配方把菌糠、干牛粪、过磷酸钙、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可采取人工或机械翻堆混合,进行喷水预湿,含水量达到65%以上,即手握有水滴渗出状态。然后建堆,堆宽2m左右,堆高0.8~1m,长度不限。建堆后按5-4-4间隔天数进行翻堆。为了较少劳动量和用工的成本,翻堆时可采用翻料机或铲车进行翻堆,第3次翻堆3d后即可进房上料。
  1.4 后发酵 培养料进房上架,铺料厚度一般在25cm左右,为了防止培养料水分含量不够,一般在培养料上架后连续补水3d,每次补水1~1.5kg/m2。补水后及时封闭门窗,结合巴氏灭菌进行二次发酵(后发酵)。发酵的全过程,按温度分为升温阶段、恒温阶段、降温阶段3个阶段,恒温阶段是发酵的主要阶段。(1)升温阶段:当培养料运进菇房后,菌糠内产生的自然热使温度不再上升时,应采取向室内通入蒸汽的方法进行人工加温,温度逐渐升到60~62℃,维持6~8h,达到“巴氏灭菌”的效果。此阶段需要2d时间。(2)恒温阶段:“巴氏灭菌”后,将料温降至50~55℃,维持4d。(3)降温阶段:恒温阶段过后,需要1d时间使料温逐渐降至45℃,打水用量1~1.5kg/m2。
  2 栽培管理
  2.1 播种 当料内温度降到30℃以下并呈下降的趋势时方可播种,播种前进行补水,用量为1~1.5kg/m2。补水后及时播种,500m2撒播800瓶麦粒菌种。双孢蘑菇菌种质量应符合GB19171—2003标准。
  2.2 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料温控制在24~28℃;前3d菇房温度如不超過25℃,或料内温度不超过28℃,可关闭门窗不通风;若料内温度超过28℃,要在菇房四周最上层通风口适当打开通风降温,防治高温“烧菌”。3d后,可根据菇房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情况适量通风调节,10d后菌丝基本铺满料面,打开所有门窗进行昼夜通风,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向下吃料萌发。25~30d菌丝基本上吃透培养料,即可覆土。
  2.3 覆土及覆土期管理 在商丘市双孢菇种植基地大多采取壤粘土作为覆土材料,以500m2播种面积计算,需备土18~20m3,石灰粉200kg,干稻壳500kg。播种后及时准备好覆土材料,并将大的土块过筛粉碎,暴晒10d左右,然后将覆土材料混合均匀调节土壤湿度,使之手握成团,落地即散。调湿后用塑料薄膜闷堆3d后,摊开无味备用。覆土至出菇一般在20d左右,这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温、湿度及通风,尤其温度管理是后期双孢蘑菇能否高产的关键。一般要求菇房温度在18~22℃,料内温度在22~26℃,两者温度相加控制在45℃左右为宜。若料内温度长期在28℃以上,易产生大量床边和各种病害,导致栽培失败。   2.4 出菇期管理 当菇床上能够看到有米粒大小原基形成时,即进入出菇期管理阶段,此时应逐步加强调湿通风管理。当子实体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应适当加大喷结菇水,调节好土壤和空间湿度,一般情况下,每2d喷水1次,用水量为0.5~1kg/m2,连续喷2~3次,使菇房空间湿度保持在85%~90%。同时,每天要适当加大通风量。
  2.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生产中做好褐斑病、软腐病、螨类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 采收
  3.1 采收标准 当菇盖直径达2.5~4.0cm时应及时采收。出菇密度小时可推迟采摘,出菇密度大则及早采摘;菇房温度在18℃以上时要及早采摘,在14℃以下时推迟采摘。
  3.2 采收方法 在出菇较密或采收前期(1~3潮菇),采摘时先向下稍压,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摘丛菇时要用小刀分别切下,后期采摘时可以直拔。采摘时要随采随切菇根,切口平整,不带泥根,切根菇的菇柄长度≤1cm,杂质≤0.5%。
  5 结语
  研究工厂化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对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化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蔡为明.双胞蘑菇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蔡衍山,吕作州,蔡耿新.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4]张启敬,仲全胜,刘国祥.双孢菇棚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01).
  [5]黄海洋,刘克全,储凤丽.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六个关键控制点[J].中国食用菌,2009(02).
  [6]曲娟娟,黄芳,周隆.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05).
  [7]Zhao F,Lin J F,Zeng X L,et al.Improvement in fruiting body yield by introduction of the Ampullaria crossean multi-functional cellulase gene into Volvariella volvacea[J].Bioresour Technology,2010,101(16):6482-6486.
  (責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4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