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廷梅
[摘 要] 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探索它在实践教學中有效运行的方式方法,为该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后期发展以及相关执教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230-02
由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具有异于其他专业的特殊规律性和应用灵活性,因此,该专业的教师应引起重视。在实践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平面设计专业的创造性,还要体现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对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特性。同时,中职学校和教师要对该专业的教学展开深入改革,努力探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又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形势、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突破就业瓶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本文论述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形式的一种,它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弥补传统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漏洞,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一、简述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灵活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体现平面设计服务于社会的核心宗旨,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该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纵观当前国内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其一,中职学校设置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迄今为止短短十余年,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同时师资相对匮乏,在教学期间依旧沿用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学校内的实训室设备项目简化,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较孤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因此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按社会发展形势、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学习。不难看出,传统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忽略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课堂教学主题风格往往以教师个人需求为基准进行设计,与社会发展形势和企业人才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其二,由于该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使得班级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要经常面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教学,无法正确保障专业设计的理念和发展的延续性,因而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出现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教学的情况。经常在毕业前夕让学生到平面设计企业进行周期较短的实习,但此时学生无法适应自己的就业环境,不懂得企业真正的人才需求。这是由于学生和教师长期处于封闭训练模式之中,没有正确了解社会行业发展情况、企业人才需求,故而学校和教师无法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学生不懂得要优化个人的学习框架。
二、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集教学、研究、生产、实践于一体,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及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生为本”是工作室开展教学的根本理念,其以课程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专业技术应用则作为教学的核心,专业教师以此在工作室中开展强化职业能力的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通常为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教师带领学生深入项目研究和探索之中,课程、教室以及实践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得以融合,传统封闭式教学逐渐过渡至面向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中职教学质量和就业有效性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中职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平面设计教学,中职生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接触任务并完成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术服务完美融合。教学过程中借助任务实践使中职生可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重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结构,此种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对中职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同时,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可强化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中职生创作灵感的激发和思维的开拓,使其可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效捕捉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其知识与技能的转化程度不断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也由此提高。
(二)有利于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工作室”教学模式可有效连接起中职学校和市场需求的桥梁,是中职学校和企业有效合作的纽带,可使职业教学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进而培养利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人才。
应用“工作室”模式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时,中职生可通过组织素材、市场调研以及与企业交流等形式参与生产实际活动,进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不断拉近,并且通过实践锻炼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对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有积极意义。
(三)可有效缓解实习资源紧缺的问题
现阶段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平面设计实习设施、实习场地资源紧缺的情况,十分不利于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利于工作室利用率和整体效能的提升,进而可做到对实习设施、实习场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的有效缓解,有利于中职生操作技能的提升。此外,中职生与社会的距离也得以拉近,其学习技能脱离实际以及脱离社会的情况也得到良好解决。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探讨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正常运行的条件分析
首先,要实现“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硬件设备支持,其中包括投影仪设备、计算机设备,以及大型工作台和制作工具等。 其次,还要对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只有具备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担任工作室工作,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要求中职学校聘请一些行业中有名的教师,在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时,以引导学生为主,加强实战任务训练,以及模拟实战任务的教学。
再次,要想成功创建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还需要学生配合,所以说,对学生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以认真的态度投入学习当中。
最后,还要对工作室做出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取得一定的项目支持,这一点是成功创立工作室的核心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中职学校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工作室的创建和稳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载体形式分析
工作室的载体形式常见的有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首先,创建平面设计工作室可以以校内环境为基地。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数量比较多,办学规模和办学理念都存在一定差异。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各种软硬件设施,不断丰富各种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设计专业知识。其次,也可以选择校外基地,例如平面广告公司、影楼摄影基地、图书出版社等,将这些校外的企业作为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的硬件支撑,让学生深入实际企业,直接体验企业的管理流程制度,参与完成为社会服务的项目。
校外基地与校内基地相比,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在企业内部实践,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有时候中职学校并不能找到特别合适的合作企业,因此可以通过校内的平面设计工作室来承接一些合作项目,以维持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正常运转。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分析
工学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文化素养都有很大好处。工学结合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像是“徒弟”与“师傅”。同时工学结合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了解社会对计算机设计专业的需求变化,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案。
可见,为了使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行,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组织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在上半年的学习当中,重点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内容,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教师组织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将校园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工作更好地衔接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能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流程,然后开展教学,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打造动态的教学模块,把社会中的实际项目和各个核心专业课程衔接在一起,进行技能递进式教学。
(四)实施平面设计“工作室”企业化管理
实践项目是创建平面设计“工作室”模式教学的核心,因此我们可以参照一些校外公司的经营结构,对项目小组当中的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将课题组中的学生按照公司的经营结构分成市场调研小组、项目设计组和实验组及监督组等。按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来开展工作室的教学,学生之间还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来调整“岗位”,体验不一样的工作和职能,这样就能够得到全面锻炼。这样的教学更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研究课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来说,这样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体验中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由于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创造性、实践性,在中职学校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助于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专业强的人才,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择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孙明月.工作室教学模式下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J].学园,2018,9(27).
[2]徐劼.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248.
[3]王倩.中职平面设计专业产教结合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8):162-163.
[4]岳玲.中職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7):22.
[5]宋成勇.工作室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2014(10):58-59.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