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研究根据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特点,将“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并希望通过在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项目工作室;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00-02
   一、“工作室”教学研究背景
   “工作室”教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校,最初叫做“作坊训练”。此后,美国、英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都依据包豪斯的办学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作坊训练”逐渐发展为“工厂训练”和“工作室”教学。在从作坊走向工作室的过程中,它们的教学都具备了共同的特点,即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工作室教学最早诞生于陶瓷工艺领域,随后被广泛应用于美术、服装、建筑、工业设计等教学领域。
   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教学改革中开始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如六十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由郑可先生主持的陶瓷雕塑工作室率先宣告成立,其成功的經验当年被广泛推广。随后全国各艺术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工作室制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开始尝试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二、“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模拟真实岗位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岗位角色,建立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主轴,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岗位角色鲜明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各环节的作业要领、作业内容和考核办法的明确化,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化。注重在具有市场性的职业环境中,围绕具有一定市场背景的项目按照岗位作业流程完成项目的设计开发。项目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是企业的实际项目,在无项目的情况下也可以模拟运行。
   三、“项目工作室”运行的必备条件
   (一)教学改革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决定教学方向、思路的根本因素,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教育观念问题不解决好,很多工作就难以推动下去,特别是改革就难以深化。”
   引入工作室教学,需要上至学校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都要转换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探寻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现代化教学形式,自上而下地推行工作室教学改革,管理层面要为一线教师提供建立工作室教学所必需的课程改革、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学经费、设备采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绩效考核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二)课程整合
   推行工作室教学必然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比较集中的岗位群有哪些,分析各岗位的技能需求。选择典型的工作项目,将各典型工作项目进行模块化整合并制定出相应的课程标准,将工作项目模块进行重组并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工作项目的需求为标准,将课程内容的学习融入具体项目中,通过项目之间的关系构建课程结构。第一、二学期,项目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主,最后以一个总的项目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第三、四学期,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模拟工作项目转变为生产性实训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教师角色转换
   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工作室教学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开展工作室教学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要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就可以胜任教学任务,但是在工作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承担着工作室的管理、运作、生产、经营等工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综合化的知识及实践能力。教师在工作室教学中的角色,不再是一名单纯的教师,而是“教师+经理+专家”的多面角色。
   因而,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最新市场资讯,掌握行业发展动向,这样才能胜任工作室教学的需求。
   (四)软、硬件环境支持
   工作室的软、硬件环境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学校要根据岗位、技能的需求,在进行课程开发后,进行相应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软件环境包括课程资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学校对教学改革的支持等。
   硬件环境包括工作室场地及环境布局、各类实训设备、器材、教学设备、耗材等。在计划进行工作室硬件环境建设前,首先应调查、整理现有的硬件资源,分析哪些资源可以保留,哪些资源需要加以改进或重新整合以及哪些资源不足需要进行采购。
   四、“项目工作室”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一)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引入工作室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生产性实习实训的机会,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转化,提升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计算机行业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而,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将不再单纯以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要求教师从多角度、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我们采用学校评价、行业评价和客户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校评价:学校评价采用探究式评价,通过项目的设计、操作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学生学习的状态、服务意识、职业礼仪、营销意识等多方向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考核。
   行业评价:行业评价以社会资格认证为主,即将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作为评价工程项目完成的质量、实施教学考核的依据,使学校教学与行业要求保持一致,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客户评价:客户评价采用反馈式评价,产品交付给客户后,定期对客户进行满意度回访,根据客户的满意度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二)将考核评价纳入德育考核体系
   在工作室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能仅仅针对技能的掌握,还要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使技育与德育相结合,将工作室考核评价纳入德育考核体系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技并举”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五、工作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工作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生在进入工作室后,基础较差,独立工作能力低,而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需要学生面对各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还是“生手”的时候,是不能独立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为了保障工作项目的质量和完成时间,经常需要导师手把手进行指导,甚至是由导师亲自上手,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也没有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
   学生在工作室里实习时间长了,新鲜感下降,容易出现学习疲劳。遇到没有工作项目的时候,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感到无所事事,学习积极性降低。
   目前,工作室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主要还是依靠学校的投入和支持,耗材的采购都要从学校请购,这样一来,耗材的补充无法满足工作室的市场化运营需求,遇到业务量大时无法及时采购到所需耗材,会导致业务的流失。
   (二)对策分析
   1.以老带新,建立阶梯式学习团队
   阶梯式学习团队就是由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开展学习,以老带新,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式团队。在工作室里,学生多以课余时间参与学习和实训,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因而阶梯式学习团队的打造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帮助,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由学习团队共同解决,低年级学生可向高年级学生寻求帮助,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熟感。
   阶梯式学习团队有利于营造良性互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当导师不在的情况下,可以由组长负责工作室的管理并组织员工进行工作、学习。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导师的工作量,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2.竞赛促学,为学生提供技能展示平台
   竞赛促学就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工作室作品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促进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動,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技能节”,要求各工作室的学生比起来、赛起来,营造“大练兵”的氛围,培养“精学苦练”的良好校风、学风。同时还开展“工作室作品展示月”,每个月由一个工作室制定一个主题,将本工作室的学习风采、作品进行展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只有不断地摸索实践,努力适应现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是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晴.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8.
   [2]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三联书店,2001.
   [3]蒋炎.包豪斯的作坊训练与现代手工艺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2).
   [4]刘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工作室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5]刘凌.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2(5).
   [6]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7).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