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司婧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活动中,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打造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路径,进一步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普遍就业率。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32-02
现如今,绝大多数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或众创空间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全流程的创新创业服务。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双创教学水平
(一)实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入改革,推进“专+创”教育相互融合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活动中,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搭建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目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合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2016年各院校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当中,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设置相应的学分,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2017年各院校开始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活动的始终。筆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个学生培养活动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学分得到不断提升,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得到了不断提高,可见这种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二)建设创新创业信息化资源,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以各院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依托,通过搭建相应的学习平台,可以帮助学校实现增强创新创业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力度,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学习能力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学习奠定基础。各院校应尝试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并搭建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今后就业和求职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训练活动中来。以本校为例,2016年来我校有万余人次参与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教师还创造性地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库和情景模拟的体验式教育设计,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技术技能基础
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考核内容当中,进一步强化创新,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机制。还可以利用智能课堂的方式将创新创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操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部分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与学分认定办法》,积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和各院校开设的第二课堂的形式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分获得任务,并以资源库和云课堂的内容作为基础,实现学习与考核的同步达成。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职业资格证书转化为课堂成绩,并将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企业指导教师评价作为实践教学成绩,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推行教、学、练、做、创一体化。
(四)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工程的本科教育应将创新创业、科研以及教育三方面有效地结合,笔者认为大学本科的工程教育应以“用科研引领教育,用教育辅助科研,用科研带动创业,用创业成就科研,用教育指导创业,用创业完善教育”的思路作为指导。有效跨越本科工程教育与其学科职业需求间的鸿沟。首先,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能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通过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利用专业优势,更加有效地细分市场,寻求商机和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以科研成果的创新作为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创业。其次,要求教师有广阔的视角,利用创新创业弥补本科工程教育中实践不足、学生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等问题。最后,各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团队的建设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来院校内从事创业指导并进行授课,通过这种方式使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双创”平台建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一)优化实践载体,提升学生“双创”实践能力
各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先后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为学校营造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以本校为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大理大学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包含3个省级认证的众创平台,并在招生就业中心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对众创空间进行管理,同时整合教务处、科技处、校团委等进行创新创业对接和竞争,以达到充分促进众创空间建设和发展的积极目的。不仅如此,我校还在此基础上拟筹建相应的“创业孵化”有限公司,通过这种建立独立法人机构的方式,可以使广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众创空间的成立及运行模式。可以说,通过在各院校建设相应众创空间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如工程制图和工程造价等。 (二)建设专创融合院系创客工作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各院校应当启动相应的创客空间建设,不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场地,建设校级综合型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平台,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载体模式的建设,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企业需求,我校自2015年来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每年平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0余个。各院校可以在了解本校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工程和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中心,实现工程和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中心的建立与专业建设相匹配,与此同时,开放专业实训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创新资源,出台相应的创业创新资源相关书籍和案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拓宽资金保障渠道,发挥教育实践资源优势
各院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载体的建设并给予高度的重视,提高创新创业载体和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力度,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加强创新创业活动机制的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坚持“双创”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项支持,“双创”活动比赛成果丰硕
各院校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开展各类型创新创业比赛的方式选拔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国家级的竞赛,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比赛的方式可以在整个院校范围内形成创新创业的热潮,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校自2015年把创新创业加入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以来,在各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及选拔活动,主张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鼓励广大教师引导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的核心技术,提升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我校的整个校园文化呈现双创模式。2016至2018年3年间累计取得了省级二等奖及以上项目470余项,涵盖了多个专业、多个学科,其中82.5%项目都是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转换,充分反映了现阶段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双创”作为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在管理的规范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了“双创”能有效且持续地辅助教育和科研发展,各院校还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工作管理办法,首先是对学生科技项目创新的专项经费进行严格把握,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够花到刀刃上,实现在有限的资源里使“双创”在教育和科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团队取得“国家级”荣誉
我校在建立大理大学众创空间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资源及需求,就地取材,发挥优势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相对缺乏创新创业的硬件载体建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育及科研的优势,形成教育、科研、创新创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趋势,在2015年,荣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小平团队”称号。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进入属于自身发展的快车道。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院校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结构,对整个学校内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依照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学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创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加强对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学习,采取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实现科学技术引领和产教融合的方式对学校进行指导,搭建校企合作的教学和科研模式,积极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議框架,建立以政府为指导、行业为引导的模式,推进大学基于科技和教育的创新创业园的建设。
总而言之,罗马非一日建成,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可以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使学校走出一条“技术引领、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就业创业面,搭建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郑登滨.应用型高校广告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传播与版权,2019(3):162-165.
[2]熊政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OL].[2019-05-0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31.TU.20190318.1957.002.html.
[3]王丹荣.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9(7):24-26.
[4]王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4-6.
[5]林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8.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