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文章提出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平台、完善管理机构及工作机制等策略,以期促进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体育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6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养、创业能力的培养。高等体育院校肩负着国家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为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培养出具有精湛的体育专业技能,又具有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的人才,体育院校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探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依据,课程设置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体系的合理性,将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要求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目标,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非粗放型的教学模式,不能脱离专业教育独自开展,必须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首先,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明确目标,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目标,围绕此目标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设计。其次,课程设置要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设置的各个方面。通识课程中应设置包括法律、经济、合同、商务谈判等课程,这些课程所包涵的理论知识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专业必修课程要涵盖体育院校传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类课程,同时还应该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创新思维训练等创新创业所必需的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在专业内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个别需求,满足其不同需要来进行课程设置。最后,课程设置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递进性。一、二年级主要进行创业基础类知识的讲授,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意识和思维。三、四年级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进行差别性创新创业教育。
  2  采取多种培养策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将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当前体育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基本由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构成。专业教师具有资深的教育背景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普遍缺少实践经验及创业经历;教辅人员是经过短期培训后开始承担创新创业教学工作,他们在专业知识、实战经验方面也显不足。因此,采取多种培养策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因素。
  首先,体育院校要制定针对中青年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并定期在相关或相近专业中进行中青年教师创新创业知识培训、进修活动,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与创新创业知识水平。其次,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到体育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并且可以丰富他们的企业任职经验,这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好融合的途径。最后,体育院校要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和聘任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来学校担任创业导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培养与引进双结合的策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创新创业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有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3  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融合教育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建设,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职业综合素质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远远要重于他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它能够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院校应该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教育中,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融合教育实践平台。
  首先,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专业为依托,校内、外广泛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竞赛,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发明、创业模拟。通过活动,校内外学生不断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基于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热情。其次,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既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最后,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育院校可以与往届创业比较成功的校友建立联系,一方面聘请他们回母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讲座,另一方面可以由他们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经验与历程,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基于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能更好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4  健全管理机构,规范工作机制
  专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已经很多年,高校的各职能部门分工很明确。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联动。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团委和二级院校参与。然而由于机构职责不清,工作机制不规范,导致这四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合力。因此,要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就必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起由校领导主管、教务部门统筹规划、二级学院贯彻执行、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
  首先,体育院校要成立“一把手”负责制,由专门的校领导对创新创业工作负责,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主抓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主管组织机构建设,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始终。第二,教务部门要进行统筹规划,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目标,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编入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入到通识教育、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打下基础。第三,二级院校要专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組,结合专业教育开展各种竞赛、沙龙、讲座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内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最后,团委、就业办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整合全校资源,承担起全校的各类竞赛以及各项创业孵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4-6.
  [2] 李利荣.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70-72.
  [3] 谢秀兰.试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守正创新[J].高教学刊,2019(4):28-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