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要根据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增速和各类产业结构。为了推动现代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不断更新农业的发展方式。论述了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并为其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常态;农业;经济效益
文章編号:1004-7026(2019)17-001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应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满足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需求。
1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给需求的变化
1.1 改变需求结构
从我国农产品质量整体提升情况可以看出,现阶段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限于数量,更重视质量。优化各类产品的品种结构,扩大城乡居民对大米、小麦等各类粮食产品的实际需求,提高人们对水果、水产品和肉类的实际需求[1-2]。
1.2 转变供给模式
农产品的消费者发生了变化。在以前,我国各种农产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产品消费主要依靠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基本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数量[3]。
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需要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和推进农业发展进度,加速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努力调整农产品供给,进而满足农产品消费的实际需求。
1.3 改变资源功能
农业收入主要是投入各类资源后得到的产出,农业承担农产品的供给任务,直接影响我国各类资源和整体生态环境。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很少,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土地面积只占世界总面积的10%。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产各类农产品时,应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拓展生态文化环境,开发休闲旅游、传承文化等功能。
1.4 转变经营方法
在经营方法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共同构成的传统农业经营方法,直接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小规模散户经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的代表。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实施对象是承包散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4]。
在农产品的流通情况上,传统的流通方法以田间到餐桌为主。从加工到运输的整个过程,能准确反映产品的流通方法。近几年,为了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实行了各种产销对接的方法,提高了活跃度。
1.5 改变调控方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阶段迈进,需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为了简化各种限制,应使用各种有利方法,使市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从某个角度来说,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门槛,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督,保证整个市场的稳定公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各种作用[5-6]。
2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2.1 加快农村改革,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2.1.1 改革农村供销合作机构
当前,为了推动农村基层的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就要改革供销机构,不断完善村、镇、县“三者一体”的供销服务体系。发展现代新农村网络机构,建立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使用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推动我国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相结合,建立社区服务综合平台。
2.1.2 改革水利管理体制和林权制度
我国一直执行林地管理制度,努力完善各种林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培养商品活动林、天然林、公益林等,调动社会力量,促进林农行业的发展。加快国有林场制度改革,努力完善各种森林资源,实施国家林材储备制度。努力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改革,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引导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深化水利资源改革时,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农民合作机构改革,并积极参与水利改革[7-9]。
2.1.3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维持农户承包制,保证土地所有权不外流,方便农民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有利于开展农村建筑项目完成后登记颁布等工作。应及时建立集体建设使用权信息数据库、经营权信息数据库和土地使用数据库。
加快推进我国土地改革,使用各类集体数据信息,征收国家土地建设的住宅,共同推进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经营土地建设,促进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经营土地共同发展,达到同权同价的效果[10]。
2.1.4 改革农村金融制度
我国应该努力发挥各项财政资金的作用,通过奖励、贴息、补偿风险、减免会费等方法,将各种资金引入农村经济。农村要合理使用这部分资金,整合农村经济结构,建立各种农业发展基金。根据相关制度,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工作和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各种贷款制度,拓宽“三农”融资渠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广惠农创业贷款、活动资金抵押贷款、振兴经济创业贷、集合贷和助保贷等多种产品,开展“合作社和金融”试点工作,努力宣传贷款业务[11]。
积极建立“三农”融资担保组织,完善银行担保模式,遵循封闭性和社员制等基本原则,不支付额外的钱财,不吸收各种储备贷款。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试点工作,坚持“信用合作”和“生产经营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创新农村地方金融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市场风险补偿制度,完善应对金融风险的制度。不断推动农村信用体制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授信和主体的信用风险制度,强化各类农业保险制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各种农业互助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 2.2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2.2.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规范水资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快农业结构升级。应修建各类节水工程,推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域建设,引导人们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强化节水意识,减少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国水资源有限,很多湖泊和河流的污染现象严重,有必要开展小流域生态修复工作。这样既能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合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2.2.2 提高畜牧饲养标准
农村地区发展畜牧业基本以散户饲养为主,喂养方式落后,经济产值也较低。大部分居民以满足日常食用为主,只有产量较多的时候才会售卖。应合理利用农村的地理条件,实行科学化、规模化经营,采用绿色无公害的饲养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防疫工作,不断提高实际产量。
2.2.3 促进现代渔业的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说,渔业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农业经济资源。目前,农村很多鱼塘自由发展,经常存在鱼塘干涸和污染严重的现象,对鱼类养殖产生了不利影响。应改造池塘和渔塘,提高水质在线监测和自动投饵机的使用率。充分利用各类渔业资源,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现代化水平,将种植作物和鱼塘养鱼结合起来,提高养殖效率。
2.2.4 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发展进程
我国的农作物主要包括玉米、棉花、马铃薯、花生、水稻、油菜、大豆等。应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收割效率,促进我国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
2.2.5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然条件,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科研機构应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农民培训基地,严格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认证培训计划,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培养各种人才,加大对农业的科研投入。
2.2.6 防治各种污染
虽然农村位置偏僻,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及时减轻或消除各种重金属污染,实行轮耕,种植各种绿色植物。提高农村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率,科学处理各种废弃物品。提高农作物的质量,科学施肥、科学打药,发展绿色农业[12]。
3 结束语
农业经济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严格规范、整合和清理各种项目资源,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真正实现农业增效。
参考文献:
[1]冯晓明.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6(2):57-58.
[2]祝坤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4):209-213.
[3]张云磊.论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J].财经问题研究,2016(S1):82-84.
[4]王寿辰.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29(3):47-50.
[5]刘长江,李红联,李少斌.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困境与破解[J].青海社会科学,2017(1):93-97.
[6]郭思齐.经济新常态时期农业经济风险问题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152-154.
[7]赵宁宁.论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J].办公自动化,2019,24(14):24-26.
[8]李保芹.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18(3):10-11.
[9]杜睿.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7,37(12):50,154.
[10]赵俊亚.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3):25-26.
[11]吴信科.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与战略纾解[J].农业经济,2016(11):106-107.
[12]赵俊亚.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3):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