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英语教育的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英语教育方面呈现低龄化趋势,但是想法虽好,现状却不容乐观。幼儿英语教育问题种种,笔者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为自己孩子做英语教育启蒙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术业有专攻。经过不断摸索,努力学习,对幼儿英语教育有了一点心得体会,以期对各位家长有所助益。
关键词 幼儿英语教育 二语习得 可理解性输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世界上学习者最多的第二语言和学校里最主要的考试外语语种,英语一直都是家长们非常重视的科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普及成熟,可在网络获取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英語教育低龄化越来越普遍,家长们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关注度迅速增高。总体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不同的文化,开阔视野,培养国际化的思维。但同时,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却并不理想。本文将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对幼儿英语教育提出几点自己的认识,以期对此领域的发展有所助益。
1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首先,英语家庭教育环境缺失。绝大多数家长没有英语专业背景,对英语教育尤其幼儿英语教育并不了解。对如何进行英语教育常常是一头雾水,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钻研,无奈之下,只好甩手交给英语培训机构。但是培训机构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孩子背单词,学语法。有的虽然进行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但是培训机构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质使其教学不得不做一些让步,从而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即便是有良心机构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来教学,毕竟上课时间有限,学习效果自然是要打折扣的。因此,培训机构的教育不能够作为幼儿英语教育的主要部分,家庭英语教育环境的建设才是最主要的。家长不一定要精通英语,但是一定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英语才有可能长远发展。
其次,幼儿英语教育理念错误或缺失。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家长对幼儿英语教育感到束手无措,毫无头绪。即使是英语教师,对于如何进行幼儿英语教育都不甚明了,甚至走错路。因为中国的学校外语教育制度并不理想,甚至违反了人类语言学习的正确机制。反观母语的学习,婴儿出生时只会哇哇大哭;几个月时可以咿咿呀呀;一岁左右开始讲两字词组,短句;两岁多逐渐熟练掌握母语;到了三四岁才开始学习认字;五六岁开始学习写字。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来人类掌握语言的正确顺序:先听再说,后读写。然而,对于外语学习,或是出于急功近利的想法,或是未掌握正确的理念,目前的学校教育模式是先读写后听说,甚至不听说,因此有人笑称中国人学的是哑巴英语。一代一代的英语学习者都经历了这样的外语教育,深受其苦。
2对幼儿英语教育的认识
虽然同是英语教育,幼儿英语教育和初高中以及大学英语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差异。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和知识水平远低于中小学生和成人。在英语教育方面,教育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成长和心理特点,注重幼儿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引导。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包括五个假说:学得与习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模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学得与习得假说对语言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习得和学得做了详细阐释。学得是有意识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学习者有意识的操练、记忆等学习活动,达到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行语言学习,反而关注更多的是交际意义本身,如同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克拉申认为,习得式的语言学习更有益于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鉴于幼儿的心理和成长特点,习得方式显然是更合适的学习方式。(克拉申,1985)
克拉申(1985)指出输入假说是整个假说的核心部分,输入是二语习得唯一的原因变量,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其他相关因素都是可以空缺的,但是如果没有输入,就无法学会外语;且真正有意义的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输入。但是跟成年人相比,小朋友对世界的认知,不是那么完善。可理解性输入一定是符合小朋友当前的水平。而且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相关,小朋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在学会的基础上,每次都加一点新的东西。加了之后,要有拆解的训练。让他通过各种手段,如跟读,自己读,或者表演出来。再比如,给出一个任务,不要让他按既定的内容来复述,而是自己创造性地去表演,这也是一种理解的方式。通过这几个方式,对于学习材料的理解会更加清楚透彻。学习一定要符合这样一个过渡的递进的过程,才能产生效果。除此之外,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光靠每周在培训机构上几节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连续不断地、有内容、有趣味地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有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幼儿英语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遵循英语学习的科学性,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这种内化的能力,必然为幼儿以后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Krashen,S.The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19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7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