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边微丽

  课标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给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 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小学数学课堂就成为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地主阵地,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奠基人。激学生的思维动力,理清学生思维思路,培养學生思维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在我十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的教学中,有以下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
  兴趣是一切美妙开始,有了兴趣,思维才有方向;有了兴趣,思维才有动力,才能形成良好教学氛围,只有兴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有的思维能力相适应,才能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例如,我在教一年级的《加减混合》一课时,学生在学完连加和连减法之后学习的解决问题,我在上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学生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丑小鸭成为了美天鹅后又来到了那个湖边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将一年级的小朋友迅速带入到了课堂的情境中,随后我又在屏幕了出示了本课的主题图,及时提出问题谁能继续讲一讲这个故事,小朋友们一听顿时兴趣高涨,都异口同声地说我愿意,一名学生说湖面上有3只天鹅,先飞走了2两只,又飞来了三只。接着,我问,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列出了算式,我又追问,这道算式你想怎么计算,同学们有了之前计算的经验,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就自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学生对这一课的知识记的扎实,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理清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是孩子们学习的开始,思维是活动效果的保证。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学习就是自己实践过的东西。
  三、运用联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在数学课程十大核心理念中提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应思灵活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灵活。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为目的,使学生有正确率及迅速的提升。办法有以下两点:
  1.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提高计算的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为了提高速率训练,每节数学课前的5分钟进行一次速算练习。有时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有时我口头出题孩子快速的说出得数,在学习有乘法以后我出乘法口决的前面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要高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采用竞赛的形式,如:相同的时间,看谁完成的计算题的数量多,相同题的数量,看谁做得快并且准确率高我都会给予奖励,目的就是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成为计算的能手,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还可以用夺红旗、送信、摘苹果比赛等一些游戏环节,提高学们的计算速度。
  2.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计算的小窍门
  例如:在学习11*11=121,这样个位上是1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用“两头拉,中间加”这样的顺口溜,既能提高计算的效率,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完“10的分解”时,就可以利用手指教给学生“互补数”使学生知道1  9  十;2   8 十;3  7  1十;4  6  下;5  5 十互为补数。如计算13-6时,因为6和4互为补数,就能见6想4,得3+4=7。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灵活的途径。
  四、说算理,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2011版新课标》在数学课程十大核心理念中提出: “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而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思维的条理性是指,遵循逻辑的规律,事物的先后顺序,使个小学生的个人表达有条理,分层次,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依赖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发展。只我们对学生加强数学语言的规范,训练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有理有据的基础。因此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完整话或都要用一句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能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学会倾听别的想法,再组织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例如,我在教一年级加法时,先依据教材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再向同学们提出了,“图上有什么”“有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最后重点让学生说一说2+3为什么等于5,让同学们请小棒帮帮忙,或根据前几节课我们学过的数的组成说一说,然后我又用大屏幕出示请“同学们请注意看,因为 (2和3组成5)所以2+3=5”,这样给孩子出示出规范简洁的语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最简单的算理开始,从形象直观的小棒自然的过渡到抽象的语言表达。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应该做到数形结合,这样使同学们的学习充分灵活,同时学生又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让我们给学生一片肥沃的土地,使他们自由播种,开出绚烂之花,让他们乐学、会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编号:XHY135-283
  课题名称: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