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个性化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文秀
【摘要】古诗词是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凭借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得以传承,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文学价值。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古诗词个性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个性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意识和语文素养,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何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古诗教学?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个性化解读。初中生对古诗词进行学习和鉴赏时,应该立足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想象力,科学品鉴与认识古诗词,增强学习效率;然而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个性化解读古诗词,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加上学生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致使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二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而言,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些教师忽视了实际教学中的古诗词意境营造,导致课堂沉闷单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部分初中生不能正确认识古诗词学习的目的,认为其主要是应付考试,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能准确掌握古诗词传达的内涵,降低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三是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主体,作业布置形式单一,致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处于消极的学习状态。此外,古诗词教学的方式基本为翻译及背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继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影响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个性化教学策略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感悟诗词意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中。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音频和视频,能将古诗词表达的情景进行很好的还原,减少因生活水平、时代背景等因素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和观察生活的過程中丰富知识面、开阔学习视野。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由于很多初中生未接触过祖国的边塞地区,对诗词中所描写的边塞壮丽的雪景无法理解,难以想象其是一幅怎样鲜明的画面或情景,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千百年来,无数人称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想让学生准确理解该句诗的内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深刻认识边疆雪景,而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边疆壮丽雪景的视频,鼓励学生想象自己正处于广袤无垠、银装素裹的天地间,联想将士们互相送别的情景,深刻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又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该词通过简短的语言呈现出一幅深秋的晚景图,表露出诗人独自漂泊、远在他乡的孤独之情。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只借助文字的简单堆砌尚不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收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并将其展示给学生。具体而言,以该词所描绘的意境层次为依据来展示不同的图片,如先展示带有枯藤、老树、昏鸦等元素的图片,并配上悲凉的音乐;然后展示带有小桥、流水、人家等意境的图片,配上愉悦轻松的音乐;最后播放古道西风瘦马场景的视频,即孤独的游子在萧瑟的秋风中独自骑着瘦马前行。通过不同图片和场景的对比,能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通过情景剧教学,升华诗词意境
当前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进行改编,使其成为情景剧来让学生进行表演,这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热衷于观看古装剧,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古装剧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编自演诗人所描述的故事情景,通过情景剧来领悟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以《石壕吏》为例,该诗属于叙事诗,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感受该诗的情感基调(沉郁、悲壮),引导学生对当时百姓的同情。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从制作场景、讨论剧情到上网搜索当时百姓的衣食住行,在此基础上借助适当的情景剧进行表演,深刻理解诗词语言的内涵和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情景剧教学的实施不仅能将枯燥呆板的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升华古诗词意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个人品质的发展。
(三)通过情境式教学,体会诗词意境
由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年代相对久远,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易对其产生距离感,缺乏学习的兴趣,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习停留于文字表面和教师引导,不能真正体会古诗词描绘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为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采用情境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及特定背景有所感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望岳》为例,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曾经登过山吗?登上过什么山?登山后依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感受来对比杜甫爬的泰山,并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古诗,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和探究学习,如提出以下问题:杜甫登山时的条件和环境怎么样?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通过前面的情境导入和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在讨论中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并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感受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此外,在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或关键语句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关键处设疑的方式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体会诗词蕴含的内涵。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分组完成“秋郊夕照图”的绘制,并设置疑问:该图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关键在哪里?图中是否要出现小桥流水人家或断肠人的画面?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文本,通过意象的感知和画面的呈现来感受诗词的意境及情感,体会游子漂泊在外、有家难回的惆怅和寂寞。如深秋薄暮、夕阳西下时本应是牛羊回圈、鸟禽归巢、人们回家的时刻,而此刻的游子却漂泊无依,小桥流水人家的安宁及恬淡是可望不可即的美梦。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相符,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时,应该立足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剧教学、情境式教学等策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悟和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对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加以把握,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诗情画意——谈初中语文古诗词个性化教学[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9(6).
[2]王萌.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6.
[3]常娜.让初中语文教学插上个性的翅膀[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1).
[4]徐海兴.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速读(上旬),2019(3).
[5]赵东.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丝路视野,2018(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