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左小勇

  [摘           要]  内容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针对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探讨了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师资要求、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和教学酬金。同时对学生成绩评定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262-02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对岗位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在教学思维、理念和方式上差异较大。传统高职教学典型特点是:以知识作为教学的根本、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以讲授作为知识传递的途径、以授业作为教师的绝对职责、以考试作为检验学生的手段。
   职业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采取一体化教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课堂集实践性、启发性、直观性、激励性于一体,让学生学以致用、可持续发展,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发展需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少讲,引导学生主动学,积极做,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深化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
   1.以现代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专业课程的定位、典型工作任务、过程考核评价等应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之中,重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培育。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计划,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工作和后续学习的实用、够用为原则,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技能人才的角色转换。
   4.以“五个转变”为目标。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实训室、实习车间,分组教学”转变;教学手段由“一支粉笔扛天下”向“多媒体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结合学院的师资、设备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拟定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以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制订适合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2.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规范。参考行业、企业职工岗位的成长规律、过程,来设计教材教学过程,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3.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训场地。传统的理论课在教室上和实训课在实习车间上的模式需打破,为了既满足理论教学,又符合实践技能训练,需要建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模拟企业岗位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现,教师是关键因素之一。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还能指导实践技能训练,亦即我们常说的“双师”。同时要求教师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紧密关注、联系行业企业动态,及时更新,逐步形成一体化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与时俱进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要求
   1.按照学院当前师资情况,能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 一般具备以下条件之三,应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任务:
   (1)2年以上的专业教龄;
   (2)相应专业中级(含)以上职称;
   (3)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
   (4)企业相应专业岗位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5)本科及以上的学历。
   2.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2016年4月学院申报汽车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按照该项目建设方案,学院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逐步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
   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的组成可以采取自愿报名和适当指派相结合。可以课程为单位组建一体化课程小组,设组长1人。
   一体化课程组长由骨干教师或专业带头人担任,其职责是:修订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确定课程授课计划,组织每次课的教学设计,组织集体备课、开发课程《任务工单》,培养一体化师资等。
   3.教师配备。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可以按照班级学生人数和教学项目来确定师资配备。根据学院当前班级人数和教师数量,一般每班应配备2名教师,2名教师分工配合,学生分小组实训。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
   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正快速推进,为更规范地对一体化教学进行管理,可做以下要求:
   1.一体化教学课程,应该分项目进行管理。所有的一体化课程,应先进行立项申报,所制定的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按照立项申请表进行规范填写。
   2.一体化教学课程应依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学院实际设备和师资情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授课计划、课程教学设计和任务工单,报系部和教务处审批。
   3.一体化课程小组按照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编写一体化教学课程教材和任务工单。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进入课堂进行教学。
   4.一体化教学实训设备和场地管理。
   一体化实训设备和场地按专业教学需要,划分给相应系部,由系部管理并进行维护。一体化教学实训设备和场地的管理,责任到具体个人。实训现场施行5S管理。
   教师在教学使用中,应按照实训中心要求,对实训室设备的使用情况认真登记,并将设备的故障、完整情况及时登记、上报实训中心管理人员。
   5.一体化课程小组在每月首个工作日向系部教学管理办公室提交上个月的一体化课程任务工单、课件等教学资料,以备考核。
   6.系部在学期末,将各一体化课程组的一体化教学材料归档、总结,上报学院教务处。
   7.一体化课程的考核采取随堂听课检查,并融入三期教学检查之中。检查项目包括:一体化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等。
   8.一体化课程组应对课程研究成果不断修订、完善,并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在实践中检验、完善。
   五、一体化课程教学酬金
   按《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规定,系部可在绩效工资中的奖励性绩效中对一体化课程的课时费上,予以体现,一体化课程酬金标准可在原基础上,上浮5~20元/节。
   六、学生成绩评定
   学生一体化课程成绩可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平时一体化任务项目成绩)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在成绩中的比例可以分别占:60%、40%。
   形成性考核包括:每個项目任务的成绩、考勤等。学期结束,由一体化课程组长审核后组织教师将成绩输入教务系统。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确保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力推进,学院成立一体化课程教学督导小组,由教务处牵头组建。督导组可由教学分管院长、教务处领导、教学督导成员、系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等组成,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督促。
   2.政策保障。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备课更加充分,对教师要求更高。要从课酬、职称评聘、评优评模等政策上对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进行保障和倾斜。
   3.经费支持。学院对一体化教学课程给适当经费保障,确保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强力推进。
   参考文献:
   [1]王红纪,王红伟.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17(2):166-168.
   [2]张瑞芳.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7):115-117.
   [3]Yu Bai.The Impact of Integrating ICT with Teaching: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Rural Schools in China[J].Computers & Education,2016,306:153-158.
  ◎编辑 曾彦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