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背景下的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包俊亚

  [摘           要]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它们依托于20个世纪80年代“着重发展经济建设”的方针而生,这两种教育模式的诞生是符合当时国情的。40年过去了,我国国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代背景的冲击下教育模式也应有所改变。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已经呈现了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这两种教育融合的背景下,电大要考虑的是如何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教育模式。
  [关    键   词]  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融合;培养模式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206-02
   广播电视大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种治学模式,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受教育者是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在教学模式上也与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所不同,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模式更偏向于某一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新教育规定的实施,各大院校实施了扩招政策,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面临改革。经过多年的积累,电大已经拥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针,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办学手段,电大正在向“开放式”办学方向发展。
   一、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是必然趋势
   我国教育事业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其中就包括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概念上是不同的两种教育类型,从教学方式的层面比较,二者又是不同的教育形式,属于不同的教育范畴。比如,成人教育指的是提供给成年人的教育教学,主要受众是已经投入社会各行各业拥有工作经历的成年人。职业教育指的是通过教学手段将某一项职业技能或理念教授给被教育者,从而使被教育者拥有从事某项工作的技能和本领。这就是二者概念上的不同。
   成人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社会发展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实行改革开放。也就是在那一年恢复了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了扫盲,当时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开设成人教育帮助农民获得一些生产知识,保证他们的生存。二是为了教学,主要受众是一些年轻人或者技术骨干,教授的是前沿的生产理念和技术水平,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与其有些相似之处。职业教育的开设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适龄甚至大龄群众获得某一方面的从业资格。另外,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波动甚微,但是职业技能要求的波动较大,因为岗位要求会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职业现状而不断调整。
   自1978年恢复成人教育以来,这种教育模式曾风靡一时,这是由于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我国公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在逐年提高,所以成人教育的受众从农民群体转变为任何有受教育需求的成年人。成人教育的目的也从国家强制扫盲逐渐转变成了成年人对自身素质的主动提高。随着国情的改变,成人教育自身存在的教育模式的纰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导致成人教育已经从当初的风靡一时走向了逐渐没落。这是因为成人教育没有根据教育受众的特点制订适合他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在高校逐年扩招的前提下,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低,所以导致选择成人教育的人越来越少。与成人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已成现今最火爆的教育模式。追溯到源头,职业教育同样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恢复和大力推广的。但是为什么同一时间恢复的教育模式,在经历了41年的发展之后却拥有不同的结局呢。成人教育的短板正好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由于目的性强,所以从一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就针对受教育者的年龄和特征制订了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培养出了适用于各行各业、应用性强的专业人士。
   在分析了以上异同之后,有的专家认为,成人教育已经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职业教育在全国的风靡。但是,与其说是取代,不如说这是象征着二者融合的趋势。没有成人教育的探索和经验,就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今的蓬勃发展。而且,二者只有朝着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才有可能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视教育工作
   虽然,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属于四大教育类型之一,但是相较于前两种教育模式的人尽皆知,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国内并不普及。职教20条的第一句就明确点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他们具有相同的地位。职教20条还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就是要将职业教育规范化,职业教育的质量将得到很大提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了几次电大的课程后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规定保护接受成人教育者的自身权益。受教育者往往是拖家带口的成年人,他们需要经济来源维持生活。一旦选择求学,工作单位无法给予保障,在生活和理想的双重夹击下,生活往往是赢家。这也是阻碍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重视成人教育工作,尽早规范管理,给不同年纪的人提供无后顾之忧的求学机会。
   (二)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我国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和进发,信息更迭速度快、爆炸式的信息接收方式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电大是一种很特殊的学校结构,它对于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要求并不是很高,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样的招生条件使得很多没有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获得了便利。同样,也会造成受教育者的基础、知识储备等素质参差不齐。与其他学校组成不同的是,电大的学生一般都是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和性格,也形成了完整的三观,所以在学习生活中更能让教师省心,因为一般参与电大学习的学生都是自主选择的,对学习的科目有兴趣,对自己的职业有合理规划,也就能做到认真努力地学习。但是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注意,由于学生社会化程度高,对自身的职业目的较为明确,所以在制订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应注意要将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职业发展趋势联系起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在教育时一定要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不要因为学生拥有自我意识就完全放心地任由其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教育中,培养学生敬业爱业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加之一些外界因素不能选择复读的道路,于是选择了电大的课程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的技能点不足,想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充电”,然后回到职场谋求更好的发展。由于这两种原因而选择电大的学生人数比例占大多数。在这些人群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心理,他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职业道路不如别人走得好。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认识,疏导学生心中的愤懑或迷惑。
   (三)教育模式不断创新
   像多数院校一样,成人院校一样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辩证统一。其实从1978年恢复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开始,很多企事业单位就专门面向成人院校和职业院校招聘人才,这是对院校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果的一种肯定。职教20条中明确指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这些院校也已经适应了这种与企事业单位直接对接的输出模式,但是前提要求成人院校和职业院校严格要求学生,以求达到能供给招聘单位理论知识达标、实践经验过硬的双重人才。也要结合自己的院校特征,制订属于自己的治学道路。
   院校应当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当作最终治学目标。参与电大学习的学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学生要同时兼顾学习和生活、时间不完整、被许多生活中的琐事或者工作分割成碎片式时间。学校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帮助学生将碎片式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比如,采取录课的形式将课程讲解做成网课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对知识进行学习巩固。这样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优势在于充分考虑了电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什么时间学、在哪儿学,甚至可以自己操控学习的次数,一旦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选择暂停、回放。
   学校在开设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和对新事情的接受能力,不可只顾着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保证理论知识在学生脑中的融会贯通。教师应充分了解班中学生大致的学习进度,在课下及时与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掌握程度制订下一次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手段,将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就是在间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
   (四)教师教学质量规范化
   职教20条中规定:“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这意味着从源头上严格把控教师质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富强是由经济建设带动的,经济建设的基础是人才的培育。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的重心不应只放在未成年人身上,成年人、青壮年才是推动我國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所以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在岗的技术水平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蒙生儒,王世斌,潘海生.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22):155-157.
   [2]禹春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J].教育与职业,2016(22):58-60.
   [3]史新广.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的关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6(9):4-6.
   [4]李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5,35(12):26-29.
   [5]陈鹏.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及未来走向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90-93,100.
  ◎编辑 张 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