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平台下师生的有效沟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邱惠林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大踏步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下,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沟通交流模式。在此背景下,一些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始应运而生,如易班、蓝墨云班课。以蓝墨云班课为例,来探究网络平台下的师生沟通方式,以期为中职德育提供崭新的平台。
  [关    键   词]  网络平台;师生;有效沟通;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234-02
   跨入移动互联时代,易班、蓝墨云班课的出现为中职德育教育实施提供了崭新的舞台。教师可利用头脑风暴、答疑讨论、作业学生互评、投票问卷等方式来进行课堂互动反馈和即时沟通分享,在摆脱教学干扰的同时,来打破二者之间的鸿沟,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成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有趣,其与教师的沟通方式更多元,渠道更畅通,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中职师生沟通现状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学习基础不牢、中考成绩不理想,才选择去职业院校就读,导致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有些学生还产生了心理问题、厌学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此,就需要中职教师重视德育教育,通过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并结合网络平台,来构建崭新的师生关系,开辟沟通交流的新场域,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增强理解和支持,以解决部分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其优秀的意志品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职业素养。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在课下就学术或思想方向的沟通机会较少,即便沟通了,也往往由于沟通地点、方式不适宜以及沟通语言缺乏艺术性导致沟通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师生对沟通存在着迫切需求
   师生关系是中职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关系之一。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中职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了解、肯定和鼓励,但苦于没有相应的平台,导致这一愿望搁置了起来。对教师而言,其不仅承担着教书的任务,还要担负起育人的重任,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需要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如此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师生沟通是极其重要,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缺乏平等的交流沟通意识
   良师益友是学生心目中对教师最好的定位。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僵化,学生碍于教师威严,往往不能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惑,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由于不喜欢某个教师,而走上了不喜欢某门课程的道路。随着中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增强和主体意识的发展,他们更加渴望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和沟通。
   (三)缺乏合适的沟通平台
   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师生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沟通平台和方式。目前,中职学校师生之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沟通工作大部分是在教师办公室进行的。办公室环境的拘谨严肃,导致部分学生面对教师时不敢说实话、说真话。当学生不愿意向教师吐露实情的时候,沟通效果可想而知。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不用直面教师的机会,使他们更易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尽情倾诉自己的困惑、观点和建议,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重要的根基。
   二、蓝墨云班课改善了当前的师生沟通交流现状
   (一)蓝墨云班课概述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客户端APP软件平台。其基于移动网络环境,能够满足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外互动和反馈需求,有利于师生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还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推送和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的及时反馈,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下的信息化教学工具。
   蓝墨云班课采用的是混合式教学方法。所谓混合式教学法,是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并结合面授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目标。在线上,教师可利用蓝墨云班课来推送教师提前制作的关于德育方面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前预习奠定基石。线下,教师可通过丰富的课堂参与活动,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蓝墨APP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还为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自主学习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可通过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品分享等功能及时地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大大提高了师生互动的频率和互动的效果。
   (二)蓝墨云班课对中职师生沟通的重要作用
   蓝墨云班课能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频率。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在教室的课堂现场还是课外,都可以通过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等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即刻反馈、即刻点评的方式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中职德育教师在开展微课或翻转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发送通知的方式,推送一些教育教学资源如课件、图片、微视频等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并通过设置提醒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馈其在课堂内外的学习记录。蓝墨云班课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同时使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输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课程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对其中未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的学生,教师可深入了解其出现的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如在我的班级中,我通过蓝墨云班课数据导出的功能了解到学困生生夏敏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无论是在答疑讨论还是在学生互评环节,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对此,我开始了全面的調研,以期找到夏敏转变的原因。通过家访、和夏敏本人的谈话,我了解到最近夏敏的妈妈生了重病,使她无心学习,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打工赚钱为妈妈治病的想法。对此,我首先肯定了夏敏的孝心,号召学生为她妈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生的爱心支持下,夏敏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在课堂提问中,还是在班级活动中,总能看到夏敏的身影,有时候她还热心地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施以援手。此时的班级,不仅师生关系融洽,学风正派,还转变了部分学困生或问题生的态度,使他们开始向优秀生学习和看齐。蓝墨云班课就像教师的一大助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使教师能够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来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以便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沟通方式,走进学生的家庭、心间,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中职师生教学实践
   网络平台下的蓝墨云班课,为师生沟通交流提供了信息交流、学习探讨等功能。
   信息交流簡而言之就是信息沟通交流的场所,通过发布与师生紧密相关的文件、通知和公告等,在蓝墨云班课上发布班级相关事务,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或班级的相关信息。学生可对该项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进行反馈,以便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信息的理解情况和传达情况。通过这样你来我往的信息传递,广大的中职师生有了属于自己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习探讨解决了第一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师生交流不畅的问题。在蓝墨云班课,我们建立了名师工作室,由备受学生喜爱又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名师“坐镇”。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解答的疑问都可以向名师请教,这一方式,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使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名师也会将学生经常提问的问题,结合其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加以公示,通过不断更新数据库的形式,来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展开学习,温习课堂内容,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通过与名师或同伴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迸发出新的灵感。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
   四、蓝墨云班课的中职师生交流关系构建途径
   (一)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综合素养体现在诸多方面,如职业素养、信息素养、道德素养等,其综合素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和学生的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和“三观”塑造息息相关。这一点,对广大的中职德育课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下,中职教师更应该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强练内功,给予学生正面影响,以自己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他们的信任甚至崇拜,为师生网络信息交流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最后,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不断提高微课、PPT等教学资源的制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愿意与教师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提高了教师的服务意识
   蓝墨云班课平台改变了师生沟通交流的教导型交流方式,使其向自主型、自觉型方式转变。中职德育课程教师应利用此平台主动出击,通过调查研究和平台大数据功能来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其心理变化规律,洞悉中职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并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学生的心和教师的心连在一起,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双方的无障碍沟通架起一道桥梁。
   总之,基于网络平台下师生的有效沟通,贴合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使彼此的沟通更高效、更便捷和更贴近,中职德育课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通过积极使用蓝墨云班课,建立与学生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由以往的“亲其师”走向“信其道”。
   参考文献:
   [1]姜显微,赵亚军,马小华.微网络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学理论,2019(1).
   [2]姜显微.微网络平台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8(7).
   [3]金磊,徐义涵,武文宇,等.师生沟通需求及管理研究:基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调查分析[J].中国市场,2019(6).
   [4]李璟,徐遵义.高校师生沟通技巧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5(2).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