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侯兰

  [摘           要]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以“绿色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在形成。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开始融入工程造价专业的各个教学环节,面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急需建设多元化、信息化、系统化、模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国家级“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分析总结课程建设工作,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思路,为其他课程开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教学资源库;工程造价;改革;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38-02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需要全面展现职业教育价值。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提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公布实施,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职业教育全面提质升级要求下,信息化技术已开始融入教学,面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传统教学已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急需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融入互动教学,是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多元化、信息化、系统化、模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三教改革”的基础。本文以“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建设思路。
   一、国家级“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简介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工程造价行业受到巨大冲击。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需要积极开发建设服务行业的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于2014年开始建设并申报,于2016年申报成功并全面启动资源库建设工作,于2019年6月进行验收。工程造价专业资源库以“科学规划、协同开发、持续建设”为思路,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设计逻辑,搭建了工程造价专业群资源库云平台。平台应用大数据、BIM、VR/AR等新技术,使教学课堂具有多元特点;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实现“引导”整体学习思路和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互动”训练思维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平台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学、辅教,具备教学效果评价功能,也为终身学习提供平台。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源库使用的定位问题,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决定该项目的成败。目前,在高职教育领域中,有大量的数字课程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数字化资源开发和互联网密切关联,互联网成為数字化资源的载体。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产品开发并未认真分析专业的特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导致开发成果不能推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受摆脱传统课程思路束缚
   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工程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点较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较重,制作的资源内容文字多,缺乏创新性,对学习者不具吸引力,不能匹配互联网时代创新性资源开发的要求。
   (三)课程开发成本较高
   开发具有特色、有创新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资源需要借助一定专业设施设备、专业软件,有的还需要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人员。所以,开发一整套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成本高,这从根本上直接限制了资源的大批量开发。
   (四)推广难度大
   资源开发是否成功需要通过行业推广来检验。目前,在推广过程中很多项目夭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开发的资源质量差,资源内容不够创新,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而被淘汰;二是资源承载平台功能不完善,资源应用平台不符合用力使用习惯,可操作性差,被用户抛弃。
   三、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程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既涵盖专业人文培养和专业知识的高水平课程教学资源,又必须满足学校教育和证书培训的要求;既能在国内贡献职教价值,又能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
   (一)“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设计逻辑
   首先,通过分析工程造价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传统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明确建设资源库建设目标和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这是资源库后续开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特点,进行一体化体系构建,确定资源库建设内容;对授课对象进行学情分析,结合“1+x”证书制度,进行结构化、模块的课程设计;依据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划分知识点、技能点,实现库内资源覆盖本专业必学知识点和岗位必备技能点。利用多元的教学手段,采用视频、网页等媒体方式学习;采用混合式教学(On Campus +Off Campus)和群组式学习(以学生互相熟识的实体班级为基础的封闭式学习社区)相结合进行授课;注重学习内容个性化和学习主体的高度参与,真正实现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混合式教学。之后,对资源库资源开发内容、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调研和论证;调研数字化资源在工程造价类课程上使用的可行性、使用效率,调研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经济性,论证资源开发各工作环节的可操作性。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真题真做(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或真题假做(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将传统以过程导向逐步转变为以结果导向为主,在注重过程训练的同时,更加强调标准引领和流程再造。构建“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建设需熟悉工作岗位内容、职业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课程设置逻辑关系、课程内容,“颗粒化资源”需清晰各知识点、技能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持续建设”的设计思路
   体系的构建是资源开发的核心,知识点、技能点的创新开发是重要工作。进行知识点、技能点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次资源库建设以颗粒化的形式展示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发颗粒化资源时必须结合行业发展、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可将资源开发深度或知识点难易程度划分等级,在资源库建设的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等级的工作。同时,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技术应用,结合产业高端发展的趋势和集成化的管理理念,持续更新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科学规划资源的表现形式
   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数资源开发势头强劲,很多类型的资源制作方式被推广应用(如动画、虚拟仿真、视频录像、三维模型、PPT等方式),如何为知识点、技能点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是数字化资源开发环节中的一个难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从应用效果入手,充分考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展示度。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技术为手段,破解“看不见、进不去、动不了、难再现”[2]的现实教学难题,如建筑构造、施工工艺等部分难点采用BIM、VR技术实现三维展示。通过适合的载体、采用深度开发的方式将难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该知识点。
   精致的颗粒化资源能瞬间吸引学习者,将学习者迅速带入学习状态,选择合理的展现方式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创新思维的一项考验。资源开发可借助专业制作团队的力量,共同对部分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逐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学成果,将资源库建设成果固化。
   (四)校企合作、共建共享
   资源库应用是资源库建设的动力。联合“中建”等大型建筑企业,将行业领域先进的管理经验、成功的实践案例等整理成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满足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使用需求。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发适合企业的培训包,包括新政策和新文件分析、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新技术应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为校内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和提升平台。
   (五)建设团队培养
   成功的数字化资源开发离不开专业的团队,团队人员应多元化发展,包括专业教师团队、专业资源制作团队、专业平台开发团队。专业教师是建设团队的核心人员,其直接决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质量。专业教师团队梳理、总结教学思路和课程知识,专业资源制作团队则结合专业软件将相关课程知识转化成数字化资源,而专业平台开发团队则构建数字化资源承载的平台,将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在平台上进行融汇,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
   四、资源库建设面臨的考验
   (一)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应用还需社会考验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式是否符合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开发的数字化资源、搭建的数字化平台是否能实现辅教辅学,还需要经过社会检验。
   (二)持续创新开发
   系统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持续更新,数字化资源库的维护和平台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只有持续更新和能广泛应用的资源库才是有生命力的资源库,有的数字化资源库开发可持续数十年之久,这个将是对整个建设团队的一又大考验。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是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与服务现代化的必然之路,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是职教改革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艾雨兵,张世波,汪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融入互动教学:障碍及其突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418(7):48-51.
   [2]伍凤、姚杰.浅析基于“大国工匠新生代培育”信息化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新教育时代,2018(39).
   [3]吴蓓.公平视阈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6.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