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必要性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制度上的“支配”与“从属”,而是一种富有情感体验的精神协作,这可以建立和发展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接受和理解,从而产生和谐、积极且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关    键   词]  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语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68-02
   美国教育史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十年前,我是教物理;二十年前,我是和学生一起研究物理;最近十年,我是在组织引导学生研究物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的模式转变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现代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寻求知识能力和科学探索的精神,语文自然也不能例外。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只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角度去组织课堂,打压了学生的積极性、主动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下面我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的必要性做一些梳理。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多多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爱上语文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有多么重要的位置。现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大都感到学生不爱上语文课。语文课本应是最有魅力的科目,但在现实中语文虽然分值很大,但依然成为学校的弱势科目,成为学生讨厌的课程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是平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导致的必然结果。在这个模式中,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是老师主导的,所有预设都从自身出发,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严格按照教参的“标准答案”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粗暴打断,甚至对学生进行“语言暴力”,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这必然使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的提高。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少,课堂死气沉沉
   在我国教育教学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师生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从我国众多的先秦散文,如《论语》《孟子》等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老师是在和学生的对话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是在一片和谐、民主的环境内完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在高中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就有明显体现。当下的语文教学大都是以“满堂灌”为特征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老师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和空间。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老师作为绝对的主导者,控制了课堂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处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使很多学生爱语文,但不爱语文课,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甚至不能进行下去。
   (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以利用权威比较容易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各阶段。教师在此模式中多采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显性知识的教学,此模式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化要求仅是“讲授”和“示范”,无须也无法体现现代教育中“学校顾问”的角色。此模式中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输出信息,学生很少也很难参与信息的反馈,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先进,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与创新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独立性,更有差异性。尤其是随着21世纪初互联网在我国的大规模应用和快速普及,当下高中生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成长起来的,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一代”。他们这一代人不论是在知识的接受量,视野的开阔性方面与他们的长辈不可同日而语。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多样性使当下的高中生已经有了比较模糊的以“我”为中心的概念。这些变化决定了他们更渴望表现自己,更希望老师尊重他们的个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兴奋点,每个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同以及学习经验、能力的不同,这些都要求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较强的预设性,能够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对教师来说在课堂的组织教学方面主导性的体现,以及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意图贯彻于实际教学中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必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师的实际操作,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是具有消极意义的,不利于课堂建设。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落到实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当下的语文课堂只有改变把学生当成简单的接受者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有效情景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学习知识变为内在的精神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文莫言的《卖白菜》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在上这篇课文时只是简单地说作者之所以如此清晰地记住白菜的数量是由当时的贫困状态决定的。我校另一位老师则在一次春游后,在课堂上让大家广泛讨论由于春游很晚才回来,很多人没吃饭而感受到的饥饿感觉。当时很多学生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有几个学生清晰地说出晚上回家吃了几碗饭,然后再提到为什么作者能如此清晰地记得到底种了多少棵白菜,卖了多少棵,留下了几棵。
   正是因为在预设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使他们在以后诸多的测验中,在回答类似的问题时,成绩明显高过我所带的班级,由此可见如果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虽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多于他们的先辈,可是阅读依然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如鲁迅的《祝福》中有“祥林嫂,你放著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两句话。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需告诉学生前者是一般语序,后者是特殊语序,主谓倒装,学生记住标准答案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是贴标签似的教学,这样的知识是僵死的、无用的,因为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前面要用一般语序,后面用倒装句的好处在哪,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首先要做的不是要回答这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好处,开始要学生做的事是让学生了解祭祀活动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明白了这个才能懂得为什么祥林嫂碰瓷器,四婶不想让她碰的原因。第一次留点客气,有话好好说,于是用了一般语序。第二年,四婶就急切地要阻止她,急切到了连称呼“祥林嫂”的时间都来不及了,直奔主题,再补足称谓。这对本已捐了门槛坦然的祥林嫂无疑是毁灭的打击,是精神虐杀。这样的语文知识就是活的,就变成了有效的言语实践知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体现。
   (三)“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一个人品格的完整和思想的健康是立足于社会之根本。语文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来塑造一个个身心健康、社会责任心强、具有高尚情操的完整的人。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除了知识的积累外,更需要从历史和现实各种具有正能量的文章中汲取营养,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质上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把自己看成整个课堂的主人,把教学看成是对自己能力的培养,以便于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勇于在教育教学中承担任务,帮助锻炼学生的交往艺术和交往技巧。从而使自己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那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关系变成了社会性的一种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由“教”和“授”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更为平等的交流关系,体现了一种协作的关系,可以产生更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认识和和解。
   21世纪,社会结构、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全社会一次次地将目光投向教育。语文教学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当下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知识,只有改变教学模式,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国20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D].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福仁.教师主体论: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个案[J].中学语文教学,2008(4).
   [3]蒙永利.让学生完美转身[J].新课程(综合版),2009(3).
   [4]曾华,张海峰,刘越,等.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