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单元话题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今有关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学语文教学也基本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虽然如此,但大学语文对高职大学生教育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高职大学语文想要跟上改革的脚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现实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就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构建全新的单元话题式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并就如何创建单元话题式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一些观点与看法。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单元话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64-02
   高职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打破以“篇”为单位的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围绕单元主题重新开发并将单元课内外知识进行再一次组合。有意识地将那些零散琐碎的信息按照同一个中心内核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将散乱无章的教学内容整合成有序的实践模块,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策略进行主题阅读、探究和实践,能有效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习与运用中发展阅读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同时促进思维提升、精神丰富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单元话题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对高职大学语文缺乏重视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学历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高职学生在学校必须掌握足够丰富的语文知识,保持较高的文学素养水平。然而在目前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语文作为国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生漠视语文教学,语文课可有可无,对语文教学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可行的学习计划。很多学生认为语文科目从小学到大,然而对自己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有很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上高职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学语文就是在浪费时间。同时有些教师认为,教授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较高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需要。长久以来,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及文学素养均得不到提高。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大学语文本该是一门洋溢着书香的课程,既有益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日益凸显,国民阅读量迅速下降,人文教育不容乐观。许多在校高职高专生“不喜读书”的现象也令人担忧。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难免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枯燥乏味的感觉,加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自己不想念,但是父母又要求其必须读书,分数不够,只好进入高职院校;(2)高中时期没有好好学习导致分数低,无法进入普通大学;(3)由于家庭的因素无法支付四年的本科学费因而进入高职学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触高职大学语文之前对语文学科的内容缺乏兴趣,本身基础薄弱的他们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语文专业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最终完全失去兴趣。
   (三)教学方法不合理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枯燥,课堂上学生基本保持沉默或无言以对。并且一些教师的授课过程完全没有发挥语文单元式授课的优越性,教学核心主题设置不突出。比如,某一单元内的几篇课文都是在表达感情,或者是亲情,或者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单元教学时要突出这一核心主题。然而,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只是在独立地讲解课文,并没有把这些课文串联起来。
   二、构建单元话题式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有更有效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作用,才能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构建单元话题式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需要的有很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峻,同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缺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也是愈发突出。要想真正实现学生好就业,在将来就业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从教学理念入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也只是机械地教授教材。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很多时候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新课改要求改变这一陋习,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要真正践行单元话题式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单元话题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设定一些学习研究主题,围绕主题把课文相关知识串联成一条教学线索。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动起来,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交流方式,对每一个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进行主题式感受。如在第一章“诗意栖居”的主题下,每一节都可以让学生按小组进行阅读,在互相品味阅读的过程中谈论他们的共同之处。无论是《蒹葭》还是《偶然》,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品味而不是一味地讲解。如今班级授课制下,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人。只能将大部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教给学生,不仅忽视了某些学生的知识漏洞,更是没有看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尤其是语文课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语文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学生,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判断,甚至会削弱学生的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只有让学生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感知感受,才能真正将一个单元的内容串联起来,理解单元主题内核,发挥单元话题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二)发挥单元主题的核心作用
   在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单元式教学主题内核是进行单元教育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尽管在教材的编写上已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及精神感知的集中化,如将其划分为诗意栖居、人生况味、境遇与选择等,并将其统一到“书香袭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大主题之下。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却弱化了其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没有将篇章之间的从属关系及章节之间、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整合起来,导致教材的单元话题式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发展非常快速,我们不仅要科技革新,还要头脑革新,结合新形势我们要对工作做出顺应潮流发展需要的调整,只有突出教材中每一单元的核心主题,并将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归结于每一章的大主题之下,才能有效帮助思想尚未成熟且需要引导的学生明确自己到底需要学的是什么。在主题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单元核心主题是贯穿整个单元教学过程的。在开始教学一个新单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核心主题,为学生指明学习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其感受文章主题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对这一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三)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教学技术
   要真正在高职大学语文中创建单元话题式教学模式,必须将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单元话题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两篇毫无关系的课文会放在同一单元当中。就像在第十四单元中,很多学生疑问为什么《谏逐客书》与《失败了以后》会放在同一个单元之中,尽管单元题目“约会现实”给出了一定提示,但是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很难将其真正内涵理解清楚。这时往往需要教师对其内涵进行深刻剖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共同内核。
   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将单元内容进行串联。在多媒体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文章作者李斯与林语堂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从多方面感受两位作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对其文章的共同内涵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单元內核,更好地适应高职语文单元话题式的教学模式。
   另外,据统计显示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中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资源,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上,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那种“一支粉笔写满一个黑板”的教学方式应该成为偶然而不是必然。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如电子语音、录像、影视、Flash影音播放等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先进电子科技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真实直观的感受,还能让学生通过使用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尤其是在讲解古诗词、古文的时候,合理利用电子资源,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
   语文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传承知识的桥梁,更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是衡量个人素质的标准之一。根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起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构建高职语文单元话题式的教学模式,在单元式的教学中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更好地将文学内核蕴含其中,使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洪伟.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与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294.
   [2]孙晓敏.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148-149.
   [3]饶亚娟,吴汉生,张忠海,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10):179-181.
   [4]张良胜,张琴华,刘彩霞.论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0):133.
   [5]高彦,张少茹.素养语文[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8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