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具备综合素养。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重点分析了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以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29-02
  引    言
  核心素养作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语文技能的培训,而且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及人格和语言组织能力等培训[1]。为了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素养涵盖知识和技术,还包括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界定。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日新月异,教师需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1.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需求改善教学环境。目前比较常见的改善教学环境的手段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可提供背景音乐,营造阅读氛围。如果阅读课程是有关战争的,教师便可播放一些关于战争的音乐和视频。这样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轻松地了解文章内涵。多媒体能将不同的风光和景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祖国的魅力,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沉淀和战争的危害[2]。例如,在教学《春晓》一课时,这一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感受和探索知识,强化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春天,并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春天的景象,将学生带入诗人营造的情景中。为了更加贴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Flash动画课件,通过动画丰富的表现力将诗人所描绘的春天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自主思考春天的其他景象,并展开激烈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把控探讨方向,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方向拉回教学目标范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案,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2.实践教学,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养对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规范自身行为、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地为学生带来正面的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极其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创新,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教师可先行导入课文:“有一个东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我们经常看到它成为过去式,却看不到它回头。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引出课文内容)学生对比教材可能会发现教师说的是“时间”,这时,教师便可继续询问学生:“同学们能不能天天看见时间?你们了解时间吗?有一位作者很了解时间,你们知道是谁吗?”教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出作者林清玄。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珍惜时间,那么教师平时必须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在课上时,教师便可引申出珍惜时间的内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一定不了解时间,就像老师留下的作业同学们总是拖延一些时间,这些时间就变成了过去式,但老师就不会,老师每天都要批改同学们的作业,没有一天拖延。同学们,时间过得飞快,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和时间赛跑的画面,告诉老师好不好?”这样学生便会陷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3.多元化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识字和词汇,在高年级教学中才会涉及作文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准把握教材内容,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视角出发,利用生字和生词教学强化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让学生在教材学习过程中了解词汇和词汇之间的搭配及生字和生字之间的组合形式。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为了锻炼学生在语言表现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分组,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课文中精彩的语言。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这一细节描写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耀眼的南国画面,对文章而言更是点睛之笔。教师可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模仿这句话,仿写自己的家乡,如:“那艳红的颜色,璀璨的照亮着我们的脸庞,似乎每片枫叶都有一个心脏在跳动。这美丽的枫树!”教材实际是为学生提供范例,语文教师虽然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但不应完全受限于教材,教师应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的重组、丰富和补充。接下来,教师可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文章中的拟人句,也可以是文章中的优美词汇,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体会课文语境,感受其中内涵,强化学生对词汇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审美能力
  語言是表达的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阅读水平直接关系着语言表达效果和信息传递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以及识字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元素。但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鲜少有教师关注,教师只是以布置课外阅读文章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阅读或以课堂朗读的形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无法发挥自主阅读的效用。而阅读作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亟待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以往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阅读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保障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自主阅读书籍,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而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方向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题材,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书籍布置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进而提升其审美能力,提高其核心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及听说读写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李金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32):53-54.
  田敏.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6.
  作者简介:张秋榕(1981.9—),男,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