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永斌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兼具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特征,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近年来,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不断对现有语文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简单介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并重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创新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四大内容,分别为语言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传统文化感知能力,这就意味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急需变革与创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两者都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为全体学生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全景式学习场景,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用高速变化的环境,增强其汉语语言应用意识和能力。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个体在终身发展以及适应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品德品格以及关键能力。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充分把握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还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特征,通过全局式的布置与统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应用能力。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四大内容,分别为语言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传统文化感知能力。第一,语文应用能力。此项能力包括识字、组词以及造句等内容,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组词与构词联系,体验不同场景下汉语的内容,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语言鉴赏能力。语文教学还涉及多种文体内容的导入与鉴赏,包括诗歌鉴赏和散文赏析等,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读优秀段落,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投入,进而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视角。第三,语文思维能力。此项能力是基于语言应用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发展起来的,要求学生能够借助上下文把握作者真实意图,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发散意识。第四,传统文化感知能力。语文学科的核心教学材料大多源自传统文化优秀读本和内容,其文化考究价值极高,同时还具有明显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学习资源的导入与应用,帮助学生增强对传统人文的认同感,并发扬其中的优秀和精华,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有效路径
   1.夯实语文基础,注重增强学生语文组织表达运用能力
   在语文核心素养内容体系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扮演着关键性和基础性角色,语文应用能力是进行高阶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前提。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紧扣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并将教材知识点延伸至实际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以人教版二年级《看雪》的教学为例,教师需对原有单纯语言描述的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与变革,可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营造全景式的雪景,让学生置身于“漫天雪国”之中,引导学生描述和想象雪天的特点,随后逐步由课堂讨论导入“指、接、讲”等新词的教学,由于本课新词多为生活常见词,教师可通过情景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此外,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主要通过感性认识实现对外界的理解,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加大对生活化元素的融入与应用。以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为例,教师可设计全新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不规范的文字使用现象,借助此类语文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正确的汉字使用意识和习惯。
   2.加强国学经典的导入,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感知能力
   国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有效资源。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整合碎片化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让学生通过主旨分析能精准地切入主题探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感知能力。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思乡”这一角度出发,鼓励学生搜集与这一主题一致的古诗或者古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发学生热烈讨论。教师需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定位,由组长记录改组所有组员的成员。例如有学生分享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教师可鼓励学生将本句诗的含义以及写作背景加以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原有语文教学的枯燥感,激发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感知能力。
   3.依托个性化策略,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
   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每一位学困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性格特征,让每一位学困生都能从教学中获得自身需要的知识。以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例,教师可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让全体学生自由谈论“龟兔赛跑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引发学困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例如龟兔赛跑中,乌龟虽然爬得慢,但是最终最先到达终点,这是因为坚持不懈;而兔子因為懒惰和轻敌,丧失了先天的优势,最终输掉了比赛。由此可见,让学困生勤思考、勤动脑,充分发挥其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其学习内驱力,对于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夯实语文基础,注重增强学生语文组织表达运用能力;加强国学经典的导入,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感知能力以及依托个性化策略,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邦琴.关于小学语文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9(24):75.
   [2]赵婷婷.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99-100.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