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极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谈了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建设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所以,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学习内容综合性也都比较强,高中数学知识更是容量大、难度大。数学教师如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最大程度地、高效地获取到知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进行精密的课堂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内容,而且要能站到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考虑,只有这样,教师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会更具可行性,才可取得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比如,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强,单依靠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行导入。如在初接触“幂函数”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对幂函数的理论定义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为此笔者借助现实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问题,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A.某人购买了1元1个的包装盒子x个,他实际支付的钱数y与x之間的关系是为y=x;
B.一块用来种植苹果的土地是规则的正方形,设其边长为x,则该正方形苹果地的面积y与x之间的关系为y=x2;
C.一个用来包装苹果的正方体纸盒,设其棱长为x,则该正方体包装盒的体积y与x之间的关系为y=x3;
D.某人步行前去购买苹果,x秒内步行前进了1千米,则他步行的平均速度y与x之间的关系为y==x-1
……
以上四个函数,都可以写成y=xa(a∈R)的形式,其中底数x为自变量,指数a为常数,都很好地将幂函数y=xa进行了充分的体现。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立体的幂函数学习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现代化先进教学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公式、计算、符号居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如能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必会对高中数学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能做到与时俱进,要学习新理念,新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与社会接轨,与教育接轨,与学生接轨。笔者本人是比较喜欢微课与翻转课堂相互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因为翻转课堂本身就充分利用到了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不仅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中的主角。本人在教学“等差数列”时,就是用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这种教学方式。针对要学习的内容,本人也事先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在网络上查找视频、资料,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录制了微视频,努力做到层层深入,节节相扣,从基础的概念到练习,到拓展延伸。然后我将这些微视频发给了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学习,并为学生设计了几道练习题,以起到巩固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的作用。最后在课堂上,学生先以小组的形式检查自己做的题是否正确,对不懂的地方我再进行统一讲解。这种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节省了许多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提供了机会。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归纳、总结外,更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其次,要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努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切不可好高骛远,盲目追求高难度习题,企图用一种华而不实的学习过程来获取理想的学习成绩,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学习行为,是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双重浪费的一种愚蠢选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谦虚、积极、努力进取的心。好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是自己的学习感悟所得,另一方面也是从别的同学身上学习而来的。所以,每位学生都应该持有一份赤诚之心,能虚怀入谷,善于吸收别人的学习经验为自己所用。最后,学生在形成自己特有的、符合自己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的前提下,也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题能力,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总之,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必然趋势。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学起来,一起把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搞起来。
参考文献:
[1]宋扣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
[2]卢春丽.论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J].亚太教育,2016(36):45.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