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剖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与小学语文课程相比,初中语文课程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能力系统更为复杂,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内容与知识更加细致。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很有可能增加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抵触心理,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果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将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只有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才能够保证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多元化的意思是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同一件事情。而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则更加强调思维以及教学性质的多元化,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文教材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进而实施教学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内容解释给教师,而教师则从中找出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问题以及认知偏差,通过交流指导的方式纠正学生。要想保证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情感人格[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除了要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作用。即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因为知识水平的限制遇到学习屏障。此时教师尽量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旁敲侧击,给予恰当的提示,加深学生的自主思考,从而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又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思维。对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关注当下社会热点新闻的时候,可以及时把握新闻关键,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实现观点的创新与延伸。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文章中的某一争议性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针对这一话题的正反两方面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等资料的搜集,并展开激烈的辩论,同时运用对方语言或者思维的漏洞进行反击。这样的辩论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对一件事物进行分析,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合理把握指导的时机
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自己一时之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常用的点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情景点拨,一种是直观点拨。首先,情景点拨指的是教师在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指导学生发现找出的答案。这样的点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兴趣,增强语文思考的趣味性、生动性与形象性。其次,直观点拨指的是教师学生更加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理顺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3.加强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使用傳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只能在讲台下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收教材中的固有知识点,不仅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就连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地互动、交流,进而进行各种智慧的碰撞,进行各种新奇想法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
4.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初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结合时代元素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才能够不断地提升教学效果,完成教学指标。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可以将抽象、深奥的问题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可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所以,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与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结合,然后制作出丰富形象的教学课件,实现教学课堂的多元化[2]。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使得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而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建议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合理把握指导的时机、加强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妍.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16):193.
[2]康红太.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9(27):85.
编辑 王亚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