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兖州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机构不断抢占金融市场份额,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电子银行凭借其突出优势,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转型的重点,电子银行业务已经被提到了战略高度。人们的交易习惯也逐渐往线上转移,更加青睐在线办理各项业务,因此发展电子银行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农行兖州支行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才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我国电子银行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的研究,总结并阐述了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电子银行发展创新的研究、完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活跃度;兖州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简单的门户网站发展到如今的几乎涵盖了所有物理网点的各项非现金业务,这其实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从单一的金融服务发展到如今民生缴费、场景支付、购物天街等各项生活服务,每一次的改变都是电子银行业务的成功蜕变,所以农行兖州支行要想在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力地营销推广电子银行业务,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农行兖州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虽然存在良好的优势,也带来了切实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线上产品不丰富、业务服务不到位、市场营销不充分、客户响应不及时等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关于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电子银行发展创新、完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下面笔者将对上述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农行兖州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关借鉴。
1 关于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认为,影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业务收益、投入成本等内部因素,又包括相关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
在电子银行的概念方面,孔维薇(2012)认为电子银行业务是通过信息化网络应用,以数据网络为媒介向客户服务的一种自助式金融模式。张建国(2000)则分析了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指出了电子银行的概念以及发展模式。在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我国学者做了细致的研究。戴卓(2010)采用了大规模调查问卷的形式来研究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张爱莉(2010)则利用银行论坛、走访的数据来分析影响电子银行发展的因素,期望能够找到促进电子银行良性发展的途径。李兴智、丁凌波(2003)认为电子银行的发展主要受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三大规律的影响。王永利(2011)认为电子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因此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要以雄厚的科技为基础,并且他认为电子银行应该要重新被认识,从之前简单的转账交易转向多方位的业务发展,提高电子银行的功效,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在发展的同时要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三方支付的威胁,所以要成立自己专门的科技部门,不定时更新产品,创造更符合客户体验的功能。孙世超(2012)经研究发现我国现在大部分银行已经认识到了电子银行的重要性,将电子银行的发展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但是我国电子银行起步晚,发展迅速,因此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产品bug众多,体验性不高,同时也存在着网络安全隐患。姜建清(2012)认为现代网络朝著大数据化的方向发展,银行业务也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电子银行的发展应该紧紧跟随大数据的共享发展。孙旖(2011)采用了VAR模型分析了电子银行的发展状况,从电子银行规模、经济状况、外部性等因素方面来研究电子银行规模发展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唐蕾(2013)则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结合自己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电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朱向花(2014)则通过调研海南地区的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从电子银行的产品、营销、系统、人员等方面研究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余键红(2014)通过对比电子银行发展历程中的不足与成就,提出了电子银行必须紧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更新的观点。任健(2014)则根据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特点和历程,提出了我国电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方面不足,并以此提出了在监管、创新、风险等方面的建议。金百根(2009)指出,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传统的柜台业务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银行业务可以解决柜台办理业务的局限性,增加客户体验,提高办事效率,以便更好的提高银行自身品牌效应。刘佳、甄峰(2016)指出电子银行无论是从效率、成本、服务上都是较传统办理金融业务模式的升级,能够使银行系统吸引更多的客户,更好的适应客户金融需求。陈进(2006)等人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也做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比对研究数据预测了未来电子银行会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指出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服务个性化、业务便捷化、使用智能化、用户专门化。张衡(2007)经过研究发现电子银行能够给银行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效益。直接效益主要是指为银行带来的利润收入,间接效益主要是指电子银行能够以其自身的特点为银行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资源。
综上所述,影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收益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收益又通常由投入的经营、维护等成本决定。此外,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互联网技术等因素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在进行农行兖州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时应根据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2 关于电子银行发展创新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引起了更多学者们的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银行自身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电子银行的创新三个方面。 在电子银行自身的发展方面,刘兴赛(2012)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状况,在职能层次设计方面以及根据差别性组织激励方面提出了意见。王之亮(2012)在研究电子银行发展的方面时,以客户的角度看,电子银行要想长远的发展必须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放在首要地位。王蓠(2014)将国内外电子银行的发展做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本地电子银行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电子银行发展面对的各种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孙悦(2015)研究了电子银行在互联网影响下发展状况,并采用了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对比分析了电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通过严格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策略。张卓佳(2015)在研究电子银行发展状况时,通过研究工商银行的融e购电商平台为例,走访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波特五力、SWOT方法来分析数据指出了电子银行发展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刘帅妹(2016)研究电子银行发展时,通过比对客户的使用体验、电子银行的交易功能、银行的服务水平以及电子银行的交易规模等方面,提出了电子银行集约化发展的策略。刘子豪(2016)以哈尔滨银行为例,采用SWOT的方法研究分析电子银行的发展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提出了电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电子银行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杨兵兵(2016)通过比对电子银行和互联网的发展,分析了电子银行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银行在未来发展中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互联网金融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方面,王亚和张仲阳(2013)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三方支付平台争夺了银行电子银行的一些业务,因此给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二者也存在彼此资源共享、合作的关系,因此在争夺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孙垚和宁波(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样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子银行应该将自己的业务向着“互联网+”为导向的方向发展,并始终坚持让客户满意为最大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
在电子银行的创新方面,刘希焕(2016)指出,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电子银行也更进一步智能化,推出了指纹银行这一创新理念,指纹银行依托指纹的特性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电子银行的安全性以及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快速便捷性,为电子银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李婧华(2015)经过研究电子银行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实体银行的经营成本,比如:实体银行前台办理业务繁琐、客户等待时间较长等。电子银行的发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实体银行通过以电子银行发展为抓手,加大服务力度和创新程度,不断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感,能使电子银行不断开拓更深层次的业务。此外,魏宝兰(2013)认为电子银行是在渠道、产品和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具有超前性,是以后银行发展转型的方向,而不是线下银行的輔助工具。段莹莹(2013)针对电子银行的发展采用了pest理论去研究,得出了电子银行的发展、使用和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结合齐鲁银行的实际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王希同(2014)则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内和国外电子银行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发现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银行绩效的高低。刘悦(2014)则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对比全国各大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电子银行发展中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
通过众多学者对我国不同时间点上电子银行业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正由传统的柜台人工办理方式向互联网智能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转变。而具体对电子银行自身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电子银行的创新等不同角度的研究,更有利于分析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必要性。研究农行兖州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完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完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
完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国不同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有关研究,一致认为风险存在形式与风险管理措施是其重要部分,现笔者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在电子银行的风险方面。刘颖(2014)在对电子银行的风险研究中参考了监管法律,将电子银行的风险做了分类和归纳,并且同监管法律要求做了对应。杨剑光(2014)在对电子银行风险研究中则重点研究了洗钱的风险,针对电子银行的特点以及洗钱的案例研究发现,电子银行自身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很容易使电子银行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杨北京(2010)则从银行体系内部来研究了电子银行的风险,除了电子银行本身自带的操作风险外,银行员工在开通以及为客户办理电子银行相关业务时,如果操作不规范同样会增加电子银行的风险,因此他提出银行要从自身内部做起,发展电子银行方面的保险业务。籍晨(2010)认为电子银行除了自身存在的使用风险外,还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究其原因主要为:监管漏洞、规范制度漏洞等,这些问题会对电子银行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我国电子银行起步较晚,这些漏洞对于电子银行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挑战。陈燕婷(2012)经过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研究,认为电子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安全、法律监管、基础建设以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针对上述问题的诸多建设性意见。
针对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宫路(2006)研究了电子银行犯罪的案例,分别从犯罪者以及银行人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原因,提出了电子银行防范风险的建议。郑楠(2010)着重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他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从探讨如何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角度来不断完善银行客户的信息认证体系,从而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吴溥峰(2010)提出应该构建电子银行安全框架,以抵御电子银行的网络风险。何虹(2012)则在风险防控、信息保护以及业务规范等方面做了研究,指出在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甘小冰、陶大俊(2012)通过研究电子银行的风险数据,得出了电子银行风险与交易量有着正向相关的关系。何高峰(2013)认为电子银行存在风险的最大原因是其自身技术含量要求高引起的,所以电子银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必须要从提高技术操作和运用能力入手,如果技术不过关,客户在使用电子银行时会因此产生风险。李虹(2007)指出电子银行的发展迅速,发展规模与日俱增,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电子银行要想良性发展,不能仅靠银行自身的风险防控建设,还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和支撑。温斌田(2014)总结了有关网络安全、管理与风险三方面问题,并且针对各个问题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关于完善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发展的相关问题,尤其在饲养方式、组织形式、政策建议这三方面问题的探讨上已有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具体的对不同养殖规模下养殖场(户)肉羊养殖适度规模的研究与计算。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重点放在对具体省市的肉羊养殖适度规模的分析与确定上,在对宏观层面上的问题理论进行探讨的同时,也应更多地注重微观实践领域中的应研究与分析。 4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研究中,国内的专家对电子银行的定义概括为通过信息化网络应用,以数据网络为媒介向客户提供的一种自助式金融服务。在电子银行的重要性方面,我国专家认为,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传统的柜台业务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压力,增加客户体验,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子银行影响因素方面,我国专家认为科技创新及应用是重要影响因素,要清醒认识到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威胁,成立专门的科技部门,加快更新产品速度,创新发展更符合客户体验的功能。有的专家还认为第三方支付工具虽然争夺了电子银行的一些业务,同时也存在资源共享、合作的关系,也能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电子银行业务应始终以提高客户的体验度,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电子银行是在渠道、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重要创新,而不是线下银行的辅助工具。在电子银行的风险方面,我国专家认为,电子银行的隐蔽性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除了电子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外,银行员工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增加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进.电子银行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J].中国报道,2006(08):85.
[2] 陈燕婷.当前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2012(10):9-12.
[3] 戴卓.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个人网上银行顾客满意度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2):8.
[4] 段莹莹.国内电子银行营销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5] 甘小冰,陶大俊.基于小波时间序列分析的电子银行风险预测[J].现代电子技术,2012(15):70-71.
[6] 宫路.网上银行安全与犯罪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74.
[7] 何高峰.电子银行发展浅析[J].金融经济,2013(01):21-22.
[8] 何虹.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应引起重视[J].中国信用卡,2012(03):66-68.
[9] 籍晨.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改革[J].中国商界,2010(2):43-44.
[10] 姜健清.中国银行业信息化问题探讨[J].新金融,2009(02):42-43.
[11] 金百根.关于加强电子银行建设的思考[J].新金融,2009,(2):44-46.
[12] 孔维薇.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及影响因素的时政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13] 李虹.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及网络银行犯罪风险防范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2):78-79.
[14] 李婧华.电子银行业务—银行业务战略制高点[J].时代金融,2011(6):156.
[15] 李兴智,丁凌波.网上银行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6] 刘佳,甄峰.电子银行对实体银行发展与布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金融论苑,2016(06):176-182.
[17] 刘帅妹.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18] 刘希焕.关于基层网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2014(24):200-201.
[19] 刘兴赛.中国电子银行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J].新金融,2012(10):26-30.
[20] 刘颖.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2):49-66.
[21] 刘悦.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2] 刘子豪.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3] 任健.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J].财政金融,2014(1),32-35.
[24] 孙世超.如何加快发展电子银行业务[J].现代金融,2012(5):62.
[25] 孙垚,宁波.互联网金融下的电子银行发展刍议[J].中国市场,2014(21):121-122.
[26] 孙旖.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实证[D].上海:复旦大学,2011.
[27] 孙悦.我国电子银行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8] 唐蕾.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9] 王蓠.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0] 王希同.国内外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1] 王亚,张仲阳.第三方支付平台崛起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启示[J].河北金融,2013(12):66-68.
[32] 王永利.以创新引领电子银行转型[J].中国金融,2015(17):83-85.
[33] 王之亮.从金融消费者体验谈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J].消费经济,2012,28(01):87-89.
[34] 魏宝兰.从产品服务到渠道:电子银巧作用的再认识-基于某商业银行調研的再思考[J].会计之友,2013(33):55-59.
[35] 温斌田.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金融与保险,2014(10):66-68.
[36] 吴溥峰.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的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2010(2):36.
[37] 杨北京.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78-78.
[38] 杨兵兵.电子银行发展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6(36):20-21.
[39] 杨剑光.电子银行业务洗钱风险问题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14,22(12):91-95.
[40] 余键红.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和创新思考[J].南方论坛,2014(1):45-47.
[41] 张爱莉.我国个人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探析[J].情报杂志,2010(3):197.
[42] 张衡.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M].第一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3-54.
[43] 张建国,马敏.网络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4] 张卓佳.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创新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5] 郑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3):15-16.
[46] 朱向花.浅析制约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因素[J].海南金融,2014(03):8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