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借助儿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低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对任何事物、行为都敏感的时段,他们会模仿、探索,并产生根深蒂固的印象,恰恰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或者坏的行为习惯就是在这个年龄段产生的。儿歌作为具有多年历史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借助儿歌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借助儿歌进行教学的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儿歌;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4-010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102
   近几年来,我国在低龄段学生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视。然而在培养过程中,要想达到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而儿歌形式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所以,笔者着重从儿歌的优势以及目前的现状和产生的效果来分析。
   一、儿歌具有的优势
   在低龄段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文学中,儿歌尤为重要。儿歌具有的优势是非常多的,其一,儿歌的内容简单,无论是大人小孩,不需要刻意的训练记忆就可以掌握。其二,儿歌在游戏中充当着调节游戏氛围,提高低龄段学生游戏兴趣的作用,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三,儿歌的内容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能够帮助低龄段学生对生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启蒙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兴趣,极大能力地发展他们的天赋。
   1.内容简单,容易掌握。在低学段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他们所接触到文学作品,能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他们会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儿歌的内容简单,易被学生所理解,内容多为简单的事理和现象。如《拍手歌》这首儿歌不能说人人都会,也算是家喻户晓。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内容上从开头到结尾启发学生人类和动物是好朋友,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让学生的心灵变得柔软,远离暴虐,尊重任何美好的生命。
   2.启蒙心智。低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迅速的年龄段,但是,低龄段学生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更多深奥的知识,而是启蒙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健康的思维,丰富的情感,这才是一个人的根基。如《田家四季歌》,这首儿歌就简单地概括了一年四季的特点和状态,春有蝴蝶,万物复苏,夏有蚕桑,秋有黄金稻,冬有洁白的雪。启发学生的心智,丰富了学生的常识。更加深层次地让学生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一年仅有一次的收成,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养成不浪费,不破坏,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目前儿歌在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的情况
   1.在教材中,儿歌所占份额较低。从目前来看,教材中儿歌所占份额极少,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儿歌大多数是在识字的版块内,并且只有寥寥几首,没有创新,内容简单、平淡。
   2.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辅助。的确,在课堂中,很多教师还是应用了儿歌,但是其目的也只是吸引低龄段学生的目光,使他们有序地进行游戏或者学习,以及营造欢快的教学气氛,在教育过程中仅仅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然而,在大部分教师的反馈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他们大多数没有意識或者不相信儿歌能帮助他们培养低龄段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这样的教育现状,就不能够灵活的运用儿歌来进行一些教育,不能发掘和体现儿歌的价值。
   3.儿歌资源相对缺乏。在有效的教育材料中,不难发现,儿歌的数目不仅少,而且儿歌的发展止步于多年前,曲目无非是来回调换,不仅如此,在有关于儿歌的书籍中,能符合教育要求,质量较高的也是少之又少。儿歌资源的匮乏导致施教者对于发展利用儿歌教育也是力不从心。因此不能够满足低龄段学生的需求,甚至直接跳过放弃儿歌教育,或者是敷衍了事,在游戏中播放几首,使得儿歌对低龄段学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借助儿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的措施
   1.挖掘更多的资源,并进行筛选合适的教育材料。儿歌资源的匮乏是阻挡施教者利用儿歌培养低龄段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发掘儿歌的资源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教育机构可以相应地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扩大这一类文学教材的购买,无论是国外、国内,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搜集一些尚未在书本上存在的内容。尽可能地多一些选项,并且从中选取适合的儿歌。其二,可以对儿歌进行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样式的儿歌,可以是连环画、动画片等吸引低龄段学生眼球的东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施教者应注重儿歌教育,开展正确的教学方式。由于儿歌在教育过程中占有比较小的份额,不被重视甚至于忽视了儿歌的作用,不能把儿歌仅仅放在识字,营造游戏氛围的位置上。因此,应加大儿歌在教学过程所占的比例,此外,对于低龄段的学生的教育,要采取适合他们的方式,比如借助朗诵、吟唱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另外对于大一些的学生,可以积极地鼓励他们自己进行创作和改编儿歌,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桂芬.借助儿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摭探[J].成才之路,2018(3).
  [2]钟定华.对利用儿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探究[J].江西教育,2017(24).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潘冰(1985.12—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儿童的习惯养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0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