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每个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数学也要依据生活,而数学学科教学在近几年却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它的枯燥无味、艰涩难懂,使很多学生畏惧数学学习。这种只重视学生智力发展,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超负荷训练的数学课程可能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留下太多阴影,无法体会在数学学习中的快乐和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结合教材做了如下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以实际问题入手,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实际的教学中,我抓住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讲授新课时,尽量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从一开始就爱上数学课。
  1.实际问题引人
  在讲有理数加法法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1)大连一方队和上海绿地申花队比赛,上半时一方队进了3个球,申花队没有进球,下半时在什么情况下一方队会赢、会输或会平(我们把一方队的进球数记做正,申花队的进球数记做负)?针对学生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案,我把学生描述的情况列出式子,如绿地申花队下半时进了1个球,一方队下半时没有进球,那么一方队会赢,赢了两个球,用数学式子表示为3+(-1)=2,再如,一方队下半时没有进球,绿地申花队进了4个球,那么一方队会输,输了1个球。用数学式子表示为3+(-4)=-1等等,(2)如果上半时绿地申花队进了2个球,一方队没有进球,下半时在什么情况下一方队会赢、会输或会平(我们把一方队的进球数记做正,绿地申花队的进球数记做负)?学生同样根据上一问题提出很多假设,列出数学式子。我组织学生对所列的式子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使学生认识到有理数运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并非抽象的难以理解和掌握。
  2.用开放性的习题引入
  我在讲去括号法则时,选用了一道开放性试题,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利用第一个正方形的一边搭第二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以此类推,搭建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呢?用x表示所搭的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这样的火柴棒?
  学生回答出3种不同方法:
  (1)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4根火柴搭成的。然后再减去多余的根数,得到的代数式是4x-(x-1)。
  (2)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3根火柴加1个火柴搭成的。此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了3根,搭x个正方形共需(3 x+1)根。
  (3) 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火柴,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了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4+3(x-1)]根。
  我针对三个不同的代数式提问,这三个代数式的结果一样吗?学生回答一样,为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一样?这样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去括号法则的愿望。
  3.利用经典的古代数学問题引人
  如在讲乘方一课时,在引入时我讲了一个古代的数学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就说:“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这时我提问学生在最后一格中,国王要给大臣多少粒米?国王一共要给大臣多少粒米?学生回答最后一格有63个2相乘,显然63个2相乘写起来很麻烦,从而引入一种新的运算—乘方。这样的引入加深了学生对乘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的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能够灵活应用。
  二、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实践与空间,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如在讲去括号法则时,我们利用去括号先后得到的两组式子的值(1)13+(7-5)与13+7-5;9a+(6a-a)与9a+6a-a (2)13-(7-5)与13-7+5  9a-(6a-a)与9a-6a+a进行比较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 ①每组式子运算的结果是否相等? ②去括号前后,括号里的各项有没有什么变化?除了括号还去掉了什么?③ 这两个去括号的例子有什么相同点?④你能从中总结出去括号的一些规律吗?进行小组讨论,逐步探索,从而自己总结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出的是前人已经发现的结果,但这个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一种再创造的因素,相互交流不仅反映在新课教学中,在习题课时,对于较难的题目,我们也这样做效果很好。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数学学习是快乐的。生活中很多游戏就体验这种快乐,如扑克牌中的24点,我利用午间自习的时间,带着学生玩24点,从一副扑克中(去掉大王、小王)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学生玩得开心,从中巩固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加大学生的信息量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局限,大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在教学中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以前我们用模型,也用过折纸等很多方法,教学效果并不好,但是在几何画板中,只要拖动鼠标就能清楚地看到在一个不等边三角形变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中,顶角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相互重合的过程。这样把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让我们给学生更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在数学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