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亚林

  推进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任务。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必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教师如何来解放自己,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愿意学”“会学”,成为一个个会思考、会分析、能创造的人。我想唯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着眼于素质教育,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大胆彰显个性,才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而快乐成长。
  一、确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应当极大地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在观念上破除“好为人师”,在课堂上要变展示自己为展示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研究。这种平等的关系需要教者能够走近并走进学生,学会“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的同伴。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得以顺利进行,其次,民主是催化剂。只有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教师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辩,提高其民主参与能力。最后,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哪怕是―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让自由宽松的课堂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拥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学生的自主性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外界氛围。
  二、拓宽学生自主思考的探究空间
  自主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乏精妙思维火花的闪现。丰富的想象是他们年龄段的优势与财富,但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种睿智、这种精彩,往往被教师的要求在不经意中无情的扼杀了,久而久之,学生便在教学中呈现出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答案就说什么答案,成为教师的附庸,除此之外,学生什么也没有。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个性张扬、善于自我表现的同时,我们还希望学生拥有全新的思维角度,因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要在不断增强自我、发现自我、形成自我中,打造出一个优秀的自我。
  三、多向互动,自主合作
  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后,就立即让学生分组活动谈论交流,课堂上出现一片表面上热闹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做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如果说,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是小组合作学习适宜的“土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适宜的“温度”,那么,独立思考则是不可缺少的“水分”。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每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圈点勾画,读读想想,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彼此互通独立见解,集众家之长,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激起自己的思维火花,让成就感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原动力,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形成“统一”意见后,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勇于质疑。让学生会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变“学答”为“学问”。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或许他们很难很快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开始让学生提问题,他们可能会摸不着头脑,或浅薄可笑,或不着边际、离题万里。但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懂的词句提问,对不明白的现象提问……经过反复训练,使学生提问水平逐步提高,让学生不仅爱问,而善问,学生提出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也越活跃,学生是可以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的。也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探究者,学生也会觉得其乐无穷。
  实践告诉我们,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探求世界的奥秘,让学生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创造奇迹,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天空下快乐成长。作为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指导策略使学生自食其力,逐步使他们形成好的自主学习态度和良好思维习惯,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3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