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洪瑞芳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们常常发现,即使平时再“懒”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因子,只不过有些人呈显性,有些人呈隐性而已。在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会很有好处。
  
  一、教学资源要有趣味化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教师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巧妙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我边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和学生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学生犹如进入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巧妙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了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教师如果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么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
  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1.让学生“进入”课本中的练习题。
  我在让学生练习时,经常引导学生把书本中出现的人物当作自己,使学生觉得这道题目更贴近自己,感觉更亲切。
  
  2.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并且请班里的几个学生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学生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就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利用学生好动及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抢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最大,因此大部分学生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教师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有所进步,还有利于防止学生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
  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因此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绝不代替讲解。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学生立刻人人动手,我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我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并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再实验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这样,我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使他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激励措施要适当,并且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还要重视过程。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1.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经常表扬。
  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我都不吝表扬。比如一个学生的书写进步了、口算速度快了、举手次数多了、解题的方法新颖等,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2.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作为奖品,使他们体会到成功感,增强学习积极性。
  
  3.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我曾设计过下面的奖励措施: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组抢先爬到最高处,摘得小红旗。
  沉闷、机械化的数学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教师如果课堂上能够适当添加“趣味”这种调味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讨的课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快乐教学”必将代替传统的那种枯燥、单板的教学模式,苦学→乐学→会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