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成为“主角”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成为“主角”,才能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与学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力,因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角;学习能力;互动;创新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109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20多年,通过平时的教学总结和实践,得出一个结论,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成为“主角”,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与学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
   1. 与学生和睦相处,营造出适宜学生学习的环境
   课堂气氛对学生智力的影响很大。轻松、愉快、乐观而又坚定的积极情绪对人的智力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相反,呆板、苦恼、消极的情绪将压抑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这样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而交往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时,改变了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之间变成学习的伙伴。
   2. 通过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时,合理地使用启发式的提问,将调节学生的思维,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种提问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适中地、有的放矢地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应用科学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思考。通过提问,不但使学生知道了正确答案,而且知道了这个问题解答过程的来龙去脉,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气氛。
   3. 营造氛围,让学生愉悦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取得成功,从内心感到非常快乐,为了做到这一点,笔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又感到自己不足,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让学生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
   1. 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当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而创设情境便是激发学生兴趣方法之一。
   笔者每堂课尽量都从创设情境入手,而这些情境中设置的问题,又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只有通过新知识的学习,才能解决的。为了解决学生心目中的悬念,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便产生了兴趣,诱导了他们积极的参与和研究。因此,可以利用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2.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在具体学习新知识时,不妨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观察,让每个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结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研究过程,在学习中不仅清楚新知识的本身,而且清楚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时间和空间等条件。当学生探讨新知识的结构后,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不能探索出有关认识。这时可让学生合作交流,分组讨论。不能探讨出认识的,可在与别人的讨论中,寻找新知识的结构;对新知识已有认识的同学,还要与其它同学核对,看一看自己的认识是否对。在讨论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3. 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在学生形成共识后,教师与学生一道进行点评。对学生成功的地方要给予表扬,不足之处不要批评,反而要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探求精神,思维水平,创新意识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会了与他人合作的意义。
   三、激发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力
   激发学生能动性,让他们亲身经历探索过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创新。笔者具体做法如下。
   1.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探索新的认知结构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探索出新的认知结构。使整个数学知识的学习呈螺旋上升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分解成让学生可以用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及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注意让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苹果再加一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但一个人的思维再加上另一个人的思维,将大于两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共同合作交流,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很多知识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奥妙。例如在立方体ABCD——EFGH中,截面DBHF是什么形状,绝大部分学生总认为是平行四边形,但只要动手操作,做一个正方体并截出这个截面,便一目了然。笔者在课堂上用一把小刀把一个准备好的正方体山芋当场切开,学生看到不同的截面形状时,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4. 利用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放型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和归纳,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说明的结论,加以推理、证明,这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師应注意把开放型问题引进课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去体验创造成功的感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