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是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人才。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对策
  一、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 自习课目际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4. 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5. 爱面子,不懂不会也不问;6. 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7. 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8. 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9. 作业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错题;10. 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11. 学习时常说闲话;12. 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3. 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14. 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15. 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二、不良学习习惯形成原因
  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2. 教师因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这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的以身示范。
  3. 学生因素。“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是现如今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真实写照,学生上课不珍惜时间,思想溜号、开小差,耽误了听课、阻碍了内容进入记忆。另外,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学习抱有应付差事的心理。
  4. 学校因素。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
  5. 社会因素。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
  三、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
  1. 制定一套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系,规范习惯教育。课前预习的习惯:①依据提示,通读课本,画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②课前准备的习惯;③出声早读的习惯;④认真上课的习惯;⑤课后复习的习惯;⑥独立作业的习惯;⑦安静自修的习惯;⑧勤学好问的习惯;⑨晚上读书的习惯;⑩认真审题的习惯。
  2. 形成一种正确看待学习习惯的意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学校各条线的管理者,都要重视这个隐性的因素,让习惯成為学生的一种意识。
  3. 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2—12岁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朽木不可雕也”“养其习于童蒙”等古训,也正是这个道理,让我们共同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