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学:障碍仍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资料显示,我国已有大约73%的国民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到2020年,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0%。这是新时代国家领导人带头说普通话的延伸效果,也是义务教育数十年推广普通话取得的显著成就。
为“一带一路”服务
书同文,车同轨。由于各地语音不同,这个梦想虽然被历朝历代践行,却终究不能补上拼图的关键一块: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中,这个梦想可以实现。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介绍说:“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预计到2020年,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0%,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同文,语同音’的梦想将会实现。”
现在的问题是,全国普通话普及状况还很不平衡,尤其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还很低。2016年是《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60周年,我国启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主要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开展工作。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27个省区市对13.32万名农村青壮年和18.41万名农村教师开展了普通话培训,20个省区市对4.47万名少数民族教师开展了普通话培训,全国有604.2万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全面推动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是十三五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主题。2016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语言学术服务、手语盲文服务和外语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以2016年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为例,第一大研究热点就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问题研究。
学界对“一带一路”需要語言铺路搭桥已达成共识,全民实现普通话应做出表率。
教学障碍依然存在
曾经,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使用普通话教学存在诸多难点。
湖南某中心学校有教师5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而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水平的教师仅有6人,大部分教师只有三级甲等普通话证书甚至部分教师没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南方某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的普通话培训,某中心学校有6位教师报了名,交了培训费,但没有一个人去参加培训,只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有5位教师拿了“三甲”的证书,一位女教师拿了“二乙”的证书。
农村学校理科教师很少用普通话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尽量使用普通话教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不使用普通话就没有办法教生字。但数、理、化教师大部分不使用普通话教学。
男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比女教师少。湖南某中心校54名教师中,男教师36名,女教师18名。在课堂中,女教师除两位年龄超过50岁的老教师外,其余14名教师都使用普通话教学。36名男教师中,有20余名教师不用普通话教学。一名初三的语文教师也用“土话”教学。
日常交往使用普通话更是罕见,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谈何容易。在校园内也能偶尔听到用普通话交谈几句,那是有人在拿普通话开玩笑,把普通话当作“玩笑语言”。
全环境落实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本语音,所以在南方推行普通话有一定困难。一旦回到社会,马上切换到方言环境,学校教学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为贯彻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湖南省汉寿县以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为契机,开展全县公务员及窗口行业人员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汉寿县教育部门配合全体公务员培训,出人出力,帮全县公务员普通话达标。
2018年度下半年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结果显示,汉寿县在本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可喜成绩。参加本次测试人员共计1464人,其中3人通过一级乙等,133人通过二级甲等,460人通过二级乙等,90分以上有33人之多,更值得一提的是:有1478人获得等级证书,其通过率超过99%。本次普通话培训有助于在全县形成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良好氛围,为汉寿县接受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省西昌自治州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实践,西昌市“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已取得较好成效:幼儿都会说普通话。位于西昌市东南部的大箐乡民主村幼教点内,辅导员熊英回想起两年前自己刚来这里的情形。“2017年刚来幼教点的时候,这里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说普通话。”经过2年多的教学和相处,孩子们都能说,敢讲,主动说普通话。
截至2019年4月,西昌市共有幼教点122个,涵盖29个乡镇(其中有20个为民族乡镇)108个村。目前,“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20个民族乡镇、92个幼教点、4400余名幼儿中全面铺开。西昌市“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西昌市“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分阶段实施,重点聚焦农村不会普通话的幼儿。通过一年的努力,实施范围内幼教点的幼儿已基本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日常学习与交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