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重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的实施和职教20条的颁布,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高职院校的学习队伍中来,这些学员或是退伍军人,或是下岗人员,或是农民,这些学员的出现将会对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带来全新的挑战。而学徒制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教育模式,其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以学徒制理论为立足点,分析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挖掘其中的不足点,结合现代教育的新判断、新提法、新概念提出未来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为新时代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开拓创新。
  [关    键   词]  学徒制;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312-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未来市场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2019年出台的职教20条,职业院校扩招100万人的决定,让高职院校即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这样的机遇中,过去的许多传统教育课程也将迎来新的改革契机。现阶段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课程,在市场的引导下,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应试培育体系,更加重视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不过,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现阶段还存在学生自身基础不牢、考核机制定位偏离、学徒制工作执行效果差强人意等多种问题,尤其是一些基础差甚至是零基础学生的加入,會进一步扩大此类问题,阻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学徒制作为一种提前让学生直接接触工作环境的教育模式,能够为新时代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综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符合现代市场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求取向,是未来高校教育运营的核心方向。结合此次契机,本次研究重点针对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寻找现代学徒制度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重构的可能,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探究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办法。
   二、学徒制理论研究
   学徒制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我国在欧洲“双元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育环境和市场的需求推陈出新,打造出一种契合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诉求,不断研发深挖学徒制度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主体方向。
   学徒制顾名思义,即是师傅带着徒弟学习,在职业教育中,学徒制更是直接表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从学术和技能双维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既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塑造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获得了和专业对口的实践学习平台,提升自我实践操作的能力,提前培养职业认同感,实现供需的双赢。
   三、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一)高职高专学生基础不一,英语普遍基础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课的基础不一,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而且差异化明显,未来即将入学的老一辈的退伍军人、下岗员工的英语基本是零基础,有些学生相较而言却拥有较好的英语“底子”,这种情况就导致教师在课程的安排过程中很难做到兼顾,从零基础开始讲解,既耗费时间,那些有英语基础的学生也会无所事事,但是如果拔高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知识点,那些英语差的学生又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就对公共英语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不利于相关课程的开展。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课时单位内的教学内容往往非常单一,信息量较少,不能适用于未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英语知识保有需求。现代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基础落差大,学习能力弱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公共英语课程的开展与深化。
   (二)考核形式主要以应试为主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学内容之一,可以说是每一位高职高专学子的“老朋友”了,这让很多学生对思政课抱有一定程度的厌倦。经过高考洗礼后的高职学子,对英语学习的认知逐渐产生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对“学业为先”观念的解放,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松懈对学术性知识的追求,学习的控制力开始下滑,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课程。这对部分将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应试教育执行的学校而言,这种由“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改变的打击是致命的。因循守旧的应试教育越来越难匹配愈发个性化的学生需求,对半步走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而言,对教育教学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渴求愈发强烈。传统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考核方式依旧以应试为主,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诉求。
   (三)学徒制特点导致教学效果差异大
   学徒制度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极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元素的影响,比如说学生主观上学生动力上的差距,学校课程计划安排上的差异,企业工作计划与学生学习计划的冲突,男女学生之间的个体学生差异,不同年龄、职业学员之间的差距等。仅以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分析,现阶段的高校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在学徒制度的契合深化上实现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缺乏足够的创新,学徒制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游走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学生和教师的互通交流较少,对英语课的内容也多处于被动聆听,很难从学生实际工作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实际操作,因材施教缺失。教师和学生之间若即若离,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学习体验,学习缺乏趣味性,主体本位缺失,教学流于形式。同时,学徒制教学的环节中,很多英语教师本身缺乏足够的企业实用经验,自然也不能从企业的工作诉求出发,忽视了企业实际使用,最后还是回到书本,流于书本,学生学习全靠天赋,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把公共英语学习作为工作毕业之前修满学分的附属品,缺乏足够的认同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基于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一)以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徒制为本位的教学诉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公共英语课程,本质上是为了强化学生在工作中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学生为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以相应教学目标为起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比如说,学校应该限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标准:(1)学生应该通过国家外语认定机构的考核,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标准,并以相关英语专业认证证书为毕业的先决条件;(2)学校应该结合学生专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学生课程匹配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要求每位学生能够完成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3)强调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尤其强化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协调、处理和表达的能力;第四,强调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学习的义务,并积极和企业沟通,建立英语学习与企业职工培训相结合的双化教学模式,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角度对学生提出相关要求,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统一。通过有计划、有准则、有要求的培养计划,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课堂
   虽然因材施教是每所学校一直希望能够实现的教学愿景,但是在有限的师资力量面前,想要实现学而兼顾的难度还是较大。而且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大多还是全国统编或全省统编的,这些教材为了符合全国学子的教学需求自然进行了诸多的取舍,很难顾及前文中提及的个性化、差异化设计需求。这些教学材料本身也的确存在包括因循守旧,理论体系过重,英语教学内容实践、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这些教材很难适用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高专的公开英语教学中去。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对学生的能力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很多高校中提供的教育内容很难满足学生自身和企业工作的需要,最后教学内容成为废纸一張,教学工作得不偿失。现在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不能停留于告诉学生应该听什么,写什么,学什么,“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育环境,尽信书不如无书,高校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位,认识到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早就厌烦了传统的书本教育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配合企业的实践工作,制订合理且符合企业利益诉求的教育计划,做好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了解不同专业英语类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岗位技能和工作环境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设定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计划,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实用的、适用的、新鲜的公共(专业)英语课程,寓教于乐,趣味常鲜,打造别开生面的教学模式,可以网络授课,可以企业现场授课,可以互动授课,可以VR等新兴技术授课,未来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要勇于尝试,迎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课堂。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在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学生本位教育的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课堂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更加多元化,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英语基础能力不同、适用能力不同这都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课程评价手段,以确保课程教学的公平性。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从学科本位过渡到能力本位再到工作过程,英语专业课程观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的引导下,英语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也更加多元,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企业工作之间的交叉融合不可避免,教师应该重构现阶段英语教学专业的课程和考核模式,从过去的“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分割为“平时成绩+实训考核成绩+期末考试(笔试)+期末考试(口试)”的多维度考核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通过建立人性化、多元的英语考核模式,满足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利用课程考核内容的细化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学徒制度和英语课程的关联性,并配合学校的教学课程,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创设如国际商务谈判、外事接待等真实工作情景的考核模式,使学生在真切、自然、轻松的实践语言活动中总结收获,发现不足,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院校都认识到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真正渴求,尤其是在扩招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积极地对目前以学校—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育模式进行改革,打造全新的“企业—学校”双维度的人才培育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结构中不难看出,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以人为主导,以不同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寻求岗位和课堂的合二为一,针对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对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抓住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改革以理论加实习的考评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课程考核方面更加多元化,结合学生的客体发育规律的形成性与结果性进行结合评价,打造一个复杂且向上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孙小菊.以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尹文辉.基于职业岗位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牛莹.基于能力本位视角下的河南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4]付玉.高职院校英语公共课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5]李向霞.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3).
   [6]金小花,姚芹,司文会,等.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19).
   [7]明聪梅.浅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某中职学校在“公交驾驶”专业的具体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2).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