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途径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旨在促使传统外贸借助互联网渠道开辟新的发展路径。随着跨境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跨境支付通道的进一步打开以及跨境电商企业盈利率的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阶段。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还将打破现有的用人标准,对人才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以企业对跨境电商岗位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高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索复合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关 键 词] 跨境电商;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24-02
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对外贸易升级转型的新形式,有望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是伴随跨境电商高速发展而来的,就是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缺失之间的矛盾,这也成为目前制约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对跨境电商岗位能力的需求
明确跨境电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指路灯。通过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系统调研以及数据分析,笔者发现目前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外语沟通与交流能力,要求跨境电商人才系统掌握专业英语知识,能够按照岗位要求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合作事项;(2)外贸业务能力,要求跨境电商人才能够有效解读跨境电商的有关政策,熟悉进出口货运流程,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开发能力和贸易纠纷处理能力;(3)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要求跨境电商人才熟练平台的操作规则,能够开展平台的操作和运营管理,使用平台工具发布产品、处理订单和售后服务等;(4)营销推广能力,通过对市场数据和客户的分析,灵活运用国际站的相关功能,有效开展商品推广活动,增加营业额和利润率;(5)物流和仓管能力,国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为跨境电商企业带来很大困扰,合理使用恰当的物流渠道,充分发挥海外仓的优势,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6)综合化的职业素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创新营销理念和思维模式,在充分了解目标市场文化习俗、消费模式和习惯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高职院校高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产业,其人才规格具有跨专业性。目前企业所招聘的跨境电商人才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由于缺乏整体性的培养目标和系统化的课程设置,这些毕业生在岗位技能上普遍存在一些缺失。跨境电商企业对从业人员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使单一知识技能的相近专业人才无法胜任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进而出现很多企业招聘困难的现象。
(一)课程体系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将跨境电子商务正式纳入教育部专业目录,2020年开始执行。在此之前,跨境电商专业的学科门类归属并不明确,高职院校一般是把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专业方向,由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或者电子商务专业负责,很多院校只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植入跨境电商的相关课程,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也比较混乱。这就导致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缺乏具有专业特色和创新的课程,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所输出的人才缺乏竞争力,无法真正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匮乏
跨境电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任教人员需要具备较宽的知识面,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缺乏系统性、协同性教学的能力,授课内容也大都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很多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跨境电商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需要结合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很多跨境电商教学管理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另外,跨境电商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具有一線工作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实践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三)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
跨境电商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基本都是借助虚拟的仿真软件来完成,仿真软件毕竟不同于实际的电商平台,学生在实训室所获得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完整地应用到跨境电商的实战当中,也很难实现职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还有些院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所配备的实训软件实践性不强、更新困难,导致实践课程基本停留在基础性、验证性的模拟实验层面。
(四)职业规划教育缺失,人才存量不足
现在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的现象,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类似“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的整体氛围,职业规划教育难成体系。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很难建立起清晰的职业方向观。相近专业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总量很大,但是缺乏系统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不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另外,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很多学生在择业时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五)未形成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
跨境电商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很多高校把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任务交付给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或电子商务等专业,这些专业在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上各有侧重,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和跨专业的学术交流,无法形成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难以发挥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培养优势,不能充分满足跨境电商集外贸知识、语言交流以及平台操作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三、复合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目前国际消费品市场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对商机的把握难度越来越大,行业竞争更多转向人才的竞争,这对我们的职业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创建“大商科”知识体系
“大商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实现经济、管理、外语、法律和信息技术等学科多维度立体交叉,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又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学习与锻炼;既要有开展跨境电商岗位的基本操作,还要具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预测和分析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可行性决策方案;人才的培养既能满足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需求,又能紧跟时代发展的前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业创新等发展潜力。
(二)递进式、一体化实践教学
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须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基础模拟实训、综合能力实训、产教融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训+实践”教学模块,由易入难、由基础而升华、融入创新思维。基础模拟实训主要是基于工作流程的操作能力培养,通过仿真实训软件的模拟操作,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实训采用虚拟经营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基于职业发展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市场预测、营销决策、风险风控、危机处理等能力。产教融合实践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校中厂的形式,把企业内真实项目引进校园,让学生通过实战提升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氛围中升华认知。
(三)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教育创新、拓展教育视野,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国内外互动交流、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搭建海外教育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供学生灵活、自主选择。邀请海外专家开展跨境电商专题讲座,对跨境电商国际化运营、跨文化交际、学术研究等进行解析,建立和延伸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交流,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开发海外游学项目,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国家的社会、文化、民俗、宗教等人文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案,更好地服务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
(四)推行“现代学徒制”,传承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创新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构建由学校、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为主线”的新型教育模式,探索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有助于学生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有效过渡。现代学徒制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共同确定考核方式。此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而且对坚守现代工匠精神薪火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五)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云机制
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自主创新是必然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低附加值的外贸模式后继乏力,创新型创业成为一国经济可持续性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式。跨境电商双创云机制指的是在现有双创机制下,打破原来实体平台以学校为主体的藩篱,形成开放式的互联网云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学校甚至跨国界的人才交互培养模式,借助多方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創新型创业指导、政策便利、实践场所以及创业基金,帮助学生将创业设想转化为创业实践。
高职院校要积极反思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以及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建立复合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这不仅需要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职能,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陆燕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时代经贸,2017(3).
[2]范娜.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反思[J].金融经济,2019(7).
[3]汪艳.“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8).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