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情绪场景下记忆动机及干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考查大学生记忆动机在不同情绪场景下的差异及不同情绪场景与记忆动机的关系,并进行干预研究。研究发现:在积极情绪场景与无积极情绪场景下,记忆成绩具有显著差异,能够正向预测记忆动机;干预研究起一定作用。
  [关    键   词]  积极情绪场景;记忆动机;短时记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94-02
   一、文献综述
   (一)积极情绪场景
   1.积极情绪场景的内涵
   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积极情绪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纵观以往的研究,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1]。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1]。关于积极情绪的类别,Tomkisn认为积极情绪应包括兴趣(interest)、快乐(joy)。Fredrickson在早期认为,积极情绪可以分为一些一般性的元素,包括快乐(joy)、兴趣(interest)、满足感(content)和爱(love)[1],后又把自豪(pride)、感恩(gratitude)加入积极情绪。
   关于积极情绪理论,目前影响最大的理论当属扩展—建构模型。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包括拓展个体注意、认知、行动等范围。至于建构,它能够帮助个体建构持久的身体、智力、心理和社会资源,这种建构的功能是在“拓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关于积极情绪场景的构造,以往研究中,研究者經常研究的就是实验材料的变化对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比如曾分别探讨过字符串、词汇、气味、场景和表情图片以及声音等因素。以词汇为例,研究者通过将词汇变化为有意义单词和无意义单词、被试认识的单词和被试不认识的单词(如外文)、改变词汇的词性(如名词与形容词的比较)、变换词汇的物理颜色以及词汇的词频等来探讨不同刺激材料下的情绪启动效应。本研究立足于无意义词语和声音、图片的联结,是立足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笔者采用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来定义积极情绪场景,即一种帮助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提高认知、行为、情感、意志,并对个体自身资源起到完善、整合的作用。提供上述情境即做到了积极情绪场景。
   2.积极情绪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群体的选取比较广泛,国内相关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国外研究主要应用于恐怖袭击、焦虑障碍等方面。研究课题包括情绪启动效应、复杂情绪场景选择性记忆、教学中的积极情绪等。
   (二)记忆动机
   1.记忆动机的内涵
   记忆动机不是一个完整的专有名词,它由记忆和动机两部分组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人脑的记忆是由以下三个基本过程组成,分别是识记、保持和再认或者重现。通常情况下将记忆划分为以下几类: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在本研究中采用短时记忆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记忆,同时考查被试在积极情绪场景下的无意记忆效果和水平。所谓动机是指由某种特定对象引起或激发,并使个体维持相应具体活动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或心理过程,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在本研究中,这个特点对象就是积极情绪场景,由此引发、激起、维持记忆的结果和过程,笔者将之定义为记忆动机。
   2.记忆动机的研究现状
   由于记忆动机这个名词定义的特殊,所以研究现状需要分别说明。对于记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生理机制下,同时研究目的也更偏向于应用。对于动机的研究,衍生出各种动机,如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研究表明,学业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同时可以看到社会取向的动机理论提出了假设:(1)动机不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特质,它具有很大的情景性、背景性和领域特殊性;(2)认知在动机的社会认知取向中具有核心作用。其中指出现有社会认知取向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如今后研究者应更多探讨环境变量对学生各种学习动机的形成可能产生的作用,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应当加强干预性研究,未来的社会认知模式应将情感因素考虑进来,这一切都表明提出这项研究的必要性。
   另外,在记忆研究和动机研究这两方面,都各自涉及其中一方,将其设为变量进行研究。至今为止,关于记忆和动机的研究已取得硕果,但目前缺少两者联系的研究,还缺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和干预研究。
   二、问题提出
   目前关于记忆动机的研究很少,并且都只是把它作为次要变量,没有对其进行具体全面的研究。而且很少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干预研究,这些都将作为我提出该课题的出发点。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来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记忆动机与积极情绪场景的关系。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假设:(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记忆动机与积极情绪场景显著相关;(2)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积极情绪场景下对记忆动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3)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后,记忆能力有所提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积极情绪场景的角度探讨记忆动机,为记忆和动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深入地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记忆动机与积极情绪场景的关系,为今后记忆和动机的研究提供新资料。
   三、研究设计
   (一)被试
   以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和方便取样相结合,分别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中选取60名被试,其中男生32人,女生38人。
   (二)变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自变量为不同情绪场景,即被试是否受到积极情绪诱导。因变量为再认的正确率,即正确率的范式=正确再认—错误再认/再认总数。本实验是一个自变量为两个水平(受到积极情绪诱导、无积极情绪诱导)单因素组间设计,分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
   (三)实验程序
   首先采用愉悦、积极、搞笑的视频诱导被试情绪,测量采用被试自我报告法,用几个情绪词语描述感受。结果表明,被试的情绪基本能够被诱导。然后,将准备好的无意义汉字组成词语(即学习材料),学习阶段为60个词语,测试阶段为100个词语(其中包括新词60个,40个之前学习阶段学过的词)被试需要勾画出之前学习过的词语。全程用PPT进行自动放映,学习阶段后设置计算题防止被试在大脑中重复学习过的词语。实验共进行两次,两次记忆材料同质,计算平均成绩作为实验所需的记忆成绩。
   (三)工具
   使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四)结果
   结论:不同实验处理在再认正确率上有显著性差异,控制组显著低于实验组,接受积极情绪诱导的实验组在记忆成绩上显著高于未接受积极情绪诱导的控制组。
   结论:性别与控制组的第二次正确率显著正相关,未接受积极情绪诱导的控制组,性别与正确率在一定程度上相关。
   (五)讨论
   将60名被试按性别、民族一一匹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数据录入SPSS后,将结果制作成三线表,结果表明实验处理有效,实验组和控制组再认成绩达到统计学水平0.05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再认成绩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平均数和标准差相差不大,说明存在一定误差。另外,男女性别在正确率上存在显著正相关。
   (六)干预研究
   干预研究选取被试一名共进行四次测试,四次干预研究的测试题目与实验测试题目同质,考查四次成绩以及实验测试原始成绩的差异,作为判断干预是否有效的依据。
   1.干预研究步骤
   被试:在原始实验的控制组中,选取测试成绩最差的一名作为干预研究的被试,并记录下其记忆测验原始成绩。
   材料:4种不同程度的积极情绪诱导方案分别为不同面孔、不同性别以及动物的笑脸(图片),各种诱人的美食(图片),被试喜欢的音乐,搞笑幽默的视频,记忆材料与原始记忆材料同质共两份,且记忆材料采取ABBA的方式进行测试,以防止产生练习效应使成绩提高。
   干预共进行4次,每次采取不同程度的积极情绪诱导方案观看材料,看完之后被试进行记忆测试,步骤、指导语和实验环境与正式实验保持一致。
   2.干预研究结果
   3.记忆成绩结果
   结果分析:四次干预的成绩就被试的原始记忆成绩而言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此处的原始成绩指控制组的被试在接受记忆测验时的成绩),干预对被试记忆动机有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被试的记忆成绩。
   四、研究回顾与展望
   本次研究虽然得到了初步效果,即在积极情绪场景与无积极情绪场景下,记忆成绩达到显著差异,能够正向预测记忆动机。但是还有许多其他结论需要探究,由于这些结论没有得到数据支持,所以在此讨论原因:(1)实验处理存在不足,首先是被试匹配上,本实验是采用组间设计,但未能对被试做到完全明确指标匹配或随机匹配,由于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结果存在随机误差。需要明确的是,记忆研究最大的额外变量在于被试差异,这方面在分组的时候没能使用正确方法。(2)记忆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记忆动机,只是从一个侧面来说明,记忆的动机还受到被试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多方面的影响。(3)情绪测量没有固定的外显行为指标,缺乏进一步了解被试情绪感受的测量。以上是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在研究課题提出方面也存在不足,关于情绪和记忆的实验,研究时所使用的自变量太少,没有深入该研究领域,这和笔者的自身水平与经验有关,希望能在未来多阅读文献、资料,使研究更有层次,更有深度。
   综上,本实验得到了预期结果,但在细节方面还需改进,以得到更具说服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高正亮,童辉杰.积极情绪的作用:扩展—建构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
   [2]程九清,高湘萍.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衰退和反应竞争模型[J].心理科学,2006,29(2):315-318.
   [3]李芳,白学军,沈德立.高频靶词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J].心理科学,2007,30(6):1287-1289.
   [4]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1):65-69.
   [5]Linnenbrink & Printrich.How do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cope with test stiation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66(1):115-128.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