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介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学质量测评的过程,分析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意义,指出诊断与改进的路径,并提出一些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通过发现并不断改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各层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常态化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对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教学质量;测评;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56-02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教师〔2016〕7号文《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教职成厅〔2015〕2号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测评管理办法,我校每年会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测评及数据分析。通过综合测评,全面评价我校教师教学质量,了解学生的收获度和满意度,发现教学过程中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诊断与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保障及提升我校教学质量。
   一、我校教学质量测评过程
   (一)督导测评
   由质量保障中心对任课教师每学年组织不少于1次听课测评,在桌面端完成督导课堂测评的打分。
   (二)教学单位测评
   对本单位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建设质量、备课质量等测评,其中备课质量测评由本部门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任课教师教学文件进行测评或者说课测评;教学单位测评结果由二级教学单位上报汇总分数,由质量中心系统管理员导入测评系统,每学年1次。
   (三)学生测评
   1.过程性学生测评:质量保障中心制定指标体系、发布测评任务;学生信息员组织学生在微信端测评,学生参评率超过90%,每学期1次。
   2.期末学生测评:教务处制定指标体系,期末发布通知,学生通过网络参评,如若不参评将影响学生查询成绩及选课,学生参评率超过90%,每学期1次。
   测评是诊断的过程,诊断与改进是测评的结果。通过对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测评数据的分析从而给出诊断与改进的建议。
   二、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意义及路径
   诊断与改进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关键举措,是提升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其旨在通过查找学校、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自身为主体,进行“症状查找”“病因确定”并“对症下药”,最终不断完善自我与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诊断与改进的具体路径为:通过我校自主研发的教学质量测评与诊断分析系统,对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多方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质量较差的薄弱点,如果发现薄弱点为一般问题,通过诊断与改进建议书形式直接反馈到专业,如果发现薄弱点为特殊问题,则请相关专家进行调研分析,给出具体的诊断与改进建议。相应单位收到诊断与改进意见书后,着手制定诊断与改进措施,实施改进,然后再通过进行多方测评,跟踪改进措施的效果,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螺旋上升式改进。
   三、一些思考
   (一)如何科学高效推进教学质量测评及诊断与改进工作
   在推进教学质量测评及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也是首当其冲的一点,即学校要明确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当学校充分认识到推进教学测评及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为了发现、改进学校内部不足,是为了学校自身将来更好的发展,才可能真正落实此项工作。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而额外增加教师负担。另外,针对专业、课程、教师等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可从以下着手,对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可借鉴国际专业认证模式研制自查自诊模板,从专业产生论证、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能力目标分解、课程教学实施,逐个落实到培养达成度;对课程诊断与改进,选取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诊断与改进试点;对教师发展方面,主要从教学效果、教学环境建设、教研科研等绩效考核引导教师发展。
   (二)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中阶段时的热情
   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对最终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中阶段时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关键的一点是对学生刚开启大学生活的大一过渡期的引导。如何让大一新生延续高中的学习惯性,对大学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这就需要特别引导大一新生尽早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增加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收获。为此,建议让最优秀的教师为一年级学生上课,将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尽量多地配置到一年级教学工作中。激发大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大学学习生活的美好。通过对大一任课教师职称结构、任课教师获评优秀的情况分析,可以得出学校在大一课程教学中优质师资力量的投入情况。
   (三)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主动与否也是影响最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别,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必在课上面面俱到,而是精力集中把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等讲透、讲明,提纲挈领式地把精炼的、本质的、核心的、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再次,要根据学生的疑难之处,问题的集中之处采取答疑性的讲解,使学生从讲课中得到切实的收获。使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四)如何调动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尝试将一线教师的津贴不仅与教学工作量挂钩,同时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挂钩,不仅做到同工同酬,还要尽可能做到优课优酬。此外,还可以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其他激励性措施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一线教学活動中来,满足不同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比如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总之,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尝试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最有发言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最有直观的感受,所以绝大多数高校均把学生作为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主体的重中之重。当然,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并不全面,他们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测评达不到专业化水平,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可考虑加入一些其他的测评主体,如,教学督导、同行教师或者行业从事者等,以进一步完善测评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测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测评体系中加入多个测评主体的办法,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最大限度地把指标体系做到全面、科学、公正和客观。
   总而言之,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作为着力点,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改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各层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常态化的诊断与改进及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对真正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
   [2]林玥茹,石伟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4).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