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植棉区2018年棉花生产概况与种业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新疆棉花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和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8年新疆棉花生产概况、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新疆棉花种业发展需求、发展趋势,并对新疆棉花种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植棉区;2018年;棉花;生产概况;种业报告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9)06-0009-06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9.06.002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tton seed industry in Xinjiang, the investigations of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cotton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Xinjiang cotton planting regions were carried out. 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cotton production situati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cotton seed industr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needs, tendenc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tton seed enterprise in Xinjiang,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tton seed industry in Xinjiang.
Key words: Xinjiang cotton planting area; 2018; Cotton; Production profile; Seed industry report
0 引言
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生产关系到我国棉花生产安全和棉花的有效供给[1-3]。自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疆棉花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疆棉花生产由“量”向“质”转变,“棉花质量优、生产方式绿、产业体系新”成为新的要求。种业兴则产业兴[4]。新疆能否担当起国家棉花生产安全的重任,充分发挥棉花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种业发展尤为重要。
1 棉花生产发展现状
1.1 棉花生产概况
1.1.1 面积、总产、单产
2018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 249.14万hm2(3737.06万亩),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4.31%,比2017年增加21.03万hm2(315.35万亩),增长9.22%。2018年新疆棉花总产511.1万吨,占全国的83.8%。2018年新疆植棉区棉花单产为2053.05 kg/hm2,比上年减少25.95 kg/hm2,减产1.25%;且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增加的重要因素。
1.1.2 品质情况
从2018年新疆棉花公检结果来看,棉纤维长度29.2 mm、强度28.4 cN/tex、马克隆值4.4。较2017年品质有较大提升,棉纤维长度增长0.33 mm,强度增加0.5 cN/tex,马克隆值低0.3。
1.1.3 目标价格补贴情况
棉花补贴标准以发改委统计的截止2019年1月31日24点前籽棉交售量为准,南疆四地州继续执行按照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贴,补贴金额为0.918元/kg籽棉,面积补贴1294.02元/hm2。
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棉花价格补贴,补贴额度为0.73元/kg。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的地区,棉农得到的补贴金额为1.34元/kg。
2018年新疆启动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8年自治区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喀什地区叶城县、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启动试点,通过开展棉花试点,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棉花价格补贴机制,建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新途径。
1.1.4 机采棉种植情况
2018年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达160万hm2(2400万亩)以上,与2017年相当[5],达到全疆种植面积70%以上(其中地方60%为机采棉模式,兵团100%为机采棉模式),機采率为40%左右(其中,兵团机采棉发展较快,机采棉配套技术较完善,机采率已达90%以上;地方棉花机采率为40%左右,但北疆机采率较高,机采率达80%左右,南疆机采率仅为20%左右)。
1.1.5 效益情况
2018年植棉成本较往年增加1500~2250元/hm2,主要体现在,租地、水资源费用较往年均有小幅上涨,农资、化肥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棉蚜、黄萎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费用有所增加。机采棉种植成本约在31500元/hm2,手采棉在35250元/hm2左右。平均收益为10500~13500元/hm2左右。
1.2 品种审定及推广情况
1.2.1 品种审定情况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十届二次品种审定会议;新审定各类型棉花新品种29个;其中适合北疆早熟植棉区种植15个,适合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种植8个,适合南疆长绒棉种植区6个。 1.2.2 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新疆植棉区2018年推广各类型棉花品种72个,其中南疆植棉区36个,北疆植棉区25个,海岛棉品种11个。全疆推广面积大于13333.3 hm2(20万亩)的陆地棉品种有27个,其中南疆植棉区早中熟品种占16个,北疆植棉区早熟品种占11个;海岛棉推广面积大于6666.7 hm2(10万亩)的品种有5个。新陆早45号、新陆早57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64号、新陆中37号、新陆中54号、新陆中65号、新陆中68号、新陆中72号、新陆中78号、中棉所49、Js206-5等品种年推广面积大于33333.3 hm2(50万亩)。
1.3 政策方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棉花方面提出优棉举措,优化棉花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引导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棉花品质,打造棉花品牌,实行优质优价、优棉优用,提升植棉效益。到2022年全疆棉花生产能力稳定在450万t左右,棉花良种率达到95%以上,棉花机采率达到45%,巩固新疆作为全国最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地位。
2 棉花种业发展现状
2.1 棉花种业数量
新疆涉棉种业800余家,变化不大。其中注册资金3000万以上企业39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棉花种子企业180余家。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有企业,尤其是以兵团体制内存在的为大多数企业,如康地种业、天合种业、塔河种业(一师)、孔雀种业(二师)、前海种业(三师)、金博种业(五师)、盛源种业(六师)、锦棉种业(七师);第二类是专门进行棉花种业经营的,如新疆惠远种业、新疆合信种业、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新疆承天种业、新疆闫氏德海种业等;第三类是中小型种子企业,主要通过代理或买断品种而拥有品种权或生产经营权,其数量很多,实力相差悬殊,经营业绩不稳定。
2.2 棉种市场需求情况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地位更加突出,新疆棉花生产越发重要。2018年棉花面积较2017年增加21.03万hm2(315.35万亩),增长9.22%,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40万~266.7万hm2(3600万~4000万亩),年棉种需求在8万~10万吨,市场价值在25亿~30亿元以上,棉花依然是种子市场潜力最大的作物。
2.3 良种繁育情况
良种繁育是棉花种子生产的重要技术,相对于其他作物的种子生产,棉花良繁面广、量大,环节众多,管理任务繁重,种子生产必须有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作保障。新疆棉花种业良种繁育方式多以委托繁殖为主,即 “公司+基地+棉农繁殖”模式进行良种繁育,多数民营种业企业均为此类型,还有一些种业公司拥有自己的良繁体系,有一定规模的良繁田。如塔河种业、金丰源种业、前海种业等。
2.4 种子加工情况
截止2018年底,全疆所有的棉种企业已选择使用磁选式棉种精选机,种子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针对2018年市场推广的品种抽样进行发芽率测试,抽检了30个品种样本,平均破籽率小于5%;平均发芽率达到93%,发芽率区间在93%~98%。
3 新疆棉花种业和产业存在问题
3.1 种业存在的问题
新疆棉花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疆棉花种业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新疆植棉区棉花品种“多”“乱”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审定品种推广情况
自2009年以来,新疆审定的各类型棉花新品种共计186个,目前市场上推广应用的有70余个,主栽品种不突出。同时还存在同一个品种多家授权经营,且每家推广自己的材料,造成实际推广品种更多,如新陆中67号授权17家左右企业使用,新陆中57号、新陆中65号等品种授权种子企业在8~10家。
3.1.2 未经审定品种推广情况
一是不具备种子生产加工资质的种子企业,将未通过审定的品系直接投入市场,据调研推广品系近100个左右;二是一些企业推广杂交二代棉种,品种数量在20~30个;三是内地很多植棉区退出了棉花种植,大量棉种经销企业联系新疆种植大户,将大量未上包装的内地棉种倾销到新疆。
3.1.3 各地州品种使用情况
据调研得出:全区植棉县(市)农业部门采取了棉花种植品种推荐发布制度,引导农民优选品种,各植棉县(市)引导品种3~7个,实际种植品种普遍在20~30个,有的县棉花品种在50~60个。
3.2 种植成本增加,植棉比较效益低
棉花生产受单产低、价格低、机械化程度低、农资与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制约,棉花生产成本高、效益差。与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和其他部分经济作物相比,棉花生产除播种外,病虫防治、整枝打杈、打顶、化控、采摘等环节均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植棉效益下降。棉花种植效益的下滑直接影响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也制约了棉农的生产再投入能力。
3.3 机采棉发展综合技术不成熟
机采棉是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机采棉必须农艺、农机结合,实现机采农艺技术的综合配套。其中机采棉品种是农艺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也是目前与机采要求差距较大的技术。目前生产上采用机采的品种大多为替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采棉品种,由于机采性状不具备,严重影响着机采棉的采净率、采收率和采收品质,由于机采棉与手采棉相比,品质品级相差较大,造成新疆机采棉价格低、市场积压严重,一些团场又开始要求一定比例的手摘,制約了机采棉的发展。 3.4 棉花规模压力大
新疆棉花生产规模的变化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承受着过大的市场压力。随着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植棉面积的大幅下滑,我国棉花生产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已出现明显缺口,市场的供给完全靠新疆是满足不了的[6]。
3.5 环境压力大
新疆棉花生产从规模变化与环境关系看,棉花规模的扩张,面临着环境承载能力的不足和压力的加大。一是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和压力的加大。棉花的需水特点与新疆的水情特点和气候特点最吻合,在规模扩张前,环境支持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但随着规模的扩张,棉花已成为新疆用水大户,有限的水资源难以支持持续增加的植棉规模。二是土壤承载能力的不足和压力的加大,棉田土壤肥力下降、盐渍化加重、残膜污染等问题不断加剧[6]。
3.6 产业经济贡献率低
从产业发展模式看,走的是数量型和资源输出型产业发展模式[7]。这种模式与短缺的理念和温饱型的消费结构相对应,发展的结果是数量增长快,但竞争力低、成本高和质量差,一旦积压,表现为低层次过剩或质量结构过剩。目前棉价、植棉收入、比较效益、质量、目标价格水平和植棉积极性的下降,与成本的上升、规模的扩大、环境的恶化、进口棉花质量价格的优势相比呈现明显的剪刀差问题,已严重影响新疆棉花产业的稳定、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8]。
4 新疆棉花种业需求
4.1 机采棉品种需求
从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及人工劳动力成本增加、植棉效益下降来看,机采棉是实现棉花全程管理机械化,降低种植成本和“三丝”含量的有效措施。新疆发展机采棉势不可挡,机采棉品种作为机采棉配套中最核心的技术,也是目前与机采要求差距较大的技术。目前生产上采用机采的品种大多为替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采棉品种,由于品种机采性状不具备,严重影响着机采棉的采净率、采收率和采收品质,由于机采棉与手采棉相比,品质品级相差较大。
4.2 多抗棉花品种的需求
随着新疆棉花生产中逆境危害的加重,对多抗棉花品种有迫切需求;新疆水资源的短缺及盐碱地危害,对抗旱耐盐碱的品种迫切需求;虫害的逐年加重,需要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硬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种植棉花土壤连作年限较长,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较重,需要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
4.3 需要高品质棉花品种
纺织市场多元化及精纺产品消费的增加,对高品质品种需求猛增,应选育适宜纺高支纱的优质品种。
4.4 需要抗病、适宜机采的海岛棉品种
新疆长绒棉种植每年有8万~10万hm2(120万~150万亩)的市场,随着病害的加重,长绒棉种植面积逐年减小,现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现生产上要选育抗枯萎病长绒棉品种,解决长绒棉品种不抗枯萎病问题迫在眉睫。同时长绒棉也存在拾花难的问题,人工采摘工价达到3~4元/kg,长绒棉种植机械化采收也是势在必行,迫切需求适宜机采的长绒棉品种。
5 新疆棉花种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5.1 新疆棉花品种应走质量发展道路
从国内外棉花市场需求看,高质量棉花需求已成为主流,美棉、澳棉的质量深受企业欢迎,与需求相比,新疆棉花质量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必须适应发展需要,走质量发展之路。
从质量目标来看,一是加强中绒棉、长绒棉 、中长绒棉、彩色棉和超级长绒棉多纤维类型育种,为生产提供可供选择的高品质棉花品种,改变品质结构单一、同质化强和以低端产品为主的状况,同时加强高品质品种的产量和抗性同步改良,没有产量、抗性作保障,高品质品种难以在生产上应用;二是发展布局好多纤维类型棉花生产;三是通过现代育种手段对纤维细度进行遗传改良,将品种马克隆值调整到A级范围内,以A级为主,改变目前品种以B级为主的状况,保障生产品质的马克隆值在A和B级;四是选育审定的品种应注意长、强、细的合理匹配;五是加强双30(绒长>30 mm、比强度>30 cN/tex)机采棉品种的选育。
5.2 做好棉花生态品质区划布局
按照新疆区域品质区划规划种植。新疆作为我国跨度最大、地形极特殊的棉产区,棉花品质布局必须做到细化,才能体现其科学性。根据各植棉区条件安排棉花生产,形成按品质种植的区域化格局是提高新疆原棉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
5.3 新疆棉花品种要走“种业审定、科研单位创制种质资源”之路
新疆棉花种业科技创新中普遍存在着重品种选育、轻技术创新的现象。目前,新疆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束缚, 科研单位育种与企业相割裂, 基础研究、种质资源创制能力薄弱,商业化育种集成度低[9]。 表现为棉种企业基础研究薄弱。一方面,科研育种大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但科研院所是以项目任务和成果报奖为导向,脱离生产实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既浪费了资源,又不利于品种研究的深化,许多审定的品种在生产上无法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在众多审定的品种中,具有特异性、广适性、持久性的品种很少,突破性品种更少,其结果是85%以上的审定品种都没有推广价值[10]。另一方面,种子企业自身缺乏研发能力,又必须依靠购买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但科研院所研发的产品又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研发和产销相互脱节,使得种业企业经营品种单一,缺乏突破性品种,创新成果推广范围和经济效益都受限制,难以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少持续发展的后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种业科技的客观要求;商业化育种普及程度低,商业化育种体制亟待建立。
5.4 品种审定严把区试关
区试是农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区试,可以客观评价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明确新品种的生产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对品种合理布局、保障生产安全及促进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质量,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需进一步加强新品种试验、展示推广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升棉花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霍志军,尹春. 种子生产与管理[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永健.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种业经济发展分析[J]. 当代经济,2017(20):24-25.
[3] 孟树萍,惠霖,吉志刚,等. 种子质量管理问题与建议[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76-77.
[4] 江覃德. 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种业发展对策(上)[J]. 种子科技,2005(3):125-128
[5] 王俊铎,李雪源,梁亚军,等. 新疆植棉区2017年棉花种业报告[J]. 棉花科学,2018,40(5):5-11.
[6] 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等. 新疆棉花质量效益规模分析与发展适度规模下的质量效益型棉业[C].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6年年会论文汇篇,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2016.
[7] 周志魁. 从国外种子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种业发展战略[J]. 种子科技,2005(1):8-11
[8] 陈志兴. 国际种子产业发展创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 中国种业,2004(2):7-8
[9] 李健强. 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130.
[10] 王建宏,牛伟丽,尚寒光,等.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J]. 種子科技,2012(07):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