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中的诗情画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薄意,顾名思义是因雕刻层薄而富有诗情画意。这是寿山石印章的—种独特的表现技法。
  中国有深厚悠远的士人文化,其传统中既有学而优则仕、文以载道,“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积极入世精神,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种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竹林七贤远离庙堂,放浪山水,直追性灵,以山水风月为寄寓,抒发与世无争的隐逸之思。相比于积极入世的传统,这一脉山水性灵的文化脉络似乎更为艺术创造所钟情,在诗、书、画等艺术形态中多有表现。寿山石雕艺术取得长足发展的晚明时期,社会思想开放,士人既纵议天下,热心社会政治,又秉承魏晋风气,倡导性灵之说,这种文化氛围深刻地影响了寿山石雕艺术的审美趣味。虽然多数雕刻艺人出身乡野,但他们与文人士子多有交集,受文人文化熏染頗深,从而培养了其艺术创作中典雅清丽、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气质。这种独特的美学趣味,尤其体现在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上。
  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绰绰,备受金石书画家欣赏和推崇。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著名的书画金石家潘主兰认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
  薄意雕刻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后来,潘玉茂继承杨、周遗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以掩盖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滞简单,因而也难达到最佳的掩饰瑕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雏形。直至清末民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作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东门派”在薄意雕术上也人才辈出,颇有建树,如林友清、林友琛、林寿堪、郭懋介等人,其薄意作品别具风格。特别是“东门清”林友清及其子林寿堪,其薄意作品风格与“西门派”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深邃,不拘一格,自成—体,生活气息浓厚,艺术境界高远,文化内涵深厚,幅幅如诗如画,多是炉火纯青之作。
  “薄意”雕刻的制品,一向以“重典雅、工精致、近画理”而著称,它是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并且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瓜果等。它把中国画的画理融于石头之中,使人间万象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特别适合雕琢田黄石、芙蓉石之类的珍品原石。因此,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名贵石品也难求纯洁无瑕。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钮雕加以利用遮掩。如不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印石的天然纹彩。掩盖瑕疵的方法有很多,经过长期实践,笔者逐渐掌握了使用俏色方法来掩饰瑕疵的技巧,从中受益良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一块芙蓉印章石,洁白的石头上有一大块红斑,可不巧的是在红色部分外有一块长条的红晕的瑕疵,若不加以处理必然会降低印章的品级。说来也巧,笔者十分喜爱水草造景,水草缸中养了些灵活可爱的小虾,突发奇想,于是将这一小块红晕正好用薄意刻画了一只虾,利用俏色的薄意雕来掩盖瑕疵,创作了这件《风送荷香满庭芳,自在悠闲戏水游》的作品。这时候就有人提出疑惑,活虾是青灰色的,并不是红的。有诗《咏虾》为证:“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难道虾只有被煮熟了才是红的吗?红色的虾就没有生命力了吗?不,笔者家里就有养着红色的虾—樱花虾,稀奇不?于是乎,笔者把瑕疵的部分利用俏色处理成了灵活可爱的樱花虾,大块红色部分刻画成荷叶,洁白如玉的部分犹如一湖清水。微风拂过,荷叶摇动,红虾戏水,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呀。
  说到小虾,笔者家里还有附近山中溪流的原生河虾,身体洁白透明。在水景缸里悠然自得,虾特别喜欢呆在水草上小憩,笔者一边欣赏着这幅美景的同时一边在想要是在石头上刻划虾体晶莹剔透之感,要是再能带些丝像水草肯定更好,当然这些只是为下一个作品铺垫,所幸上次刚好在市场花天价淘到这样的一块通体洁白通透的高山晶石。所以决定采用薄意雕来刻画这幅诗情画意的美景。
  首先是构图。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薄意对画工的要求比较高,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裂纹、砂格要尽量遮掩,“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做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这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的积累。其次是勒线,这是薄意雕刻的一道关键的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准确而明显的线条。之后是剔地,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最后是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这里强调一点,薄意雕不但画工要好,雕工一样需要出神入化,布局精美,线条流畅,粗细有致,刮底也是干净利落。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在这件作品雕刻完毕之后,还对某些细节,如苔藓的叶子,河虾身上的纹路、河虾的眼睛、虾须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一件极具诗情画意的薄意雕作品《游虾戏水》就完成了,通体洁白晶莹的高山晶石上,几只灵活的河虾趴在水中的苔藓上,晶石自带清晰的白色纹路被刻画成细密的苔藓,美得无法形容。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暖,这种爱就是母爱。”采用薄意结合线雕的手法,运用随形印章丰富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取巧透明白色和上部的黄色纹理,刻画出一位母亲袒露胸怀,护佑子女成长的生动瞬间。树枝和树叶映衬其上,协调简洁。母爱有如一条流动的河,一点一滴的关怀,汇成浓浓的动人风景。正是这系列的母爱题材的作品为本人斩获了赞誉无数,并在各种比赛中屡次获得大奖。
  鉴赏家往往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国画的六法来评价作品的优劣,将薄意看作是一种隆起的绘画。所以薄意创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同时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需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细细品味。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认为生活也是一门艺术,两者是共通的,也可以把艺术带到生活中,关键在于人们的感悟。笔者的这两件作品正是如此。
  想要成功创作一件具有诗情画意的薄意雕刻作品,一是要选取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鹿目田、荔枝冻等,有皮者优先;二是创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观察要仔细;三是相石要精,因田黄、冻石、芙蓉石等价值很高,雕琢之前,必须认真研究石材裂痕走向、表皮利用、疤点处理等;四是清石要细;五是作画要美;六是勾勒要轻;七是核稿、磨光、要尽善尽美。
  总而言之,通灵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艺,方能使薄意作品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作者简介]
  林毅,1977年出生于福州,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师从石醉,并受林劭川大师等名师指导,擅长薄意、浮雕创作,现为闽派雕刻艺术大师、福建雕刻艺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作品《竹梢微响觉风来》《母子情》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三届海峡两岸雕刻艺术大赛“福雕奖”金奖。作品《一川环碧峰·行穿翠霭中》《枫桥夜泊》《相看两不厌》分别获得第五届中国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大奖。
  (编辑:温子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