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寿山石雕刻设计中对国画技法的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画作为一门独具东方意蕴的艺术形式,具有数千年的发展传承;寿山石雕也是一种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瑰宝,寿山石雕与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具有相通性,在寿山石雕刻的设计、创作过程中,有许多手法、理念、技巧可以借鉴传统中国画,从绘画技法中汲取灵感。在设计、创作寿山石雕艺术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中国画构图原理与绘画技巧,在改进技艺、丰富表现手法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现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寿山石雕;国画;技法
  一、中国画的整体审美特征
  了解、熟知是运用的基础,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中,要想良好地借鉴、融合中国画的表现手法,首先要对中国画的整体审美特征、表现技巧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与把握。
  在艺术史上,中国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绘画体系,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挥洒之间,流露出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品味和思维方式。中国水墨画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写意、注重对意境的构建,而不是单纯地描摹自然之物,是—种对景物、事物的“再创造”,其中融合了画家的审美认识与精神追求,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状态。
  中国画讲究“主次分明”,在一幅优秀的作品中,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其他内容围绕主体而生,起着辅助、陪衬、从属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个性化的发挥是一个方面,但整体才是最重要的,在绘画中,既要主次分明,又要融为一体,以呈现视觉的完整性。
  表达内心感受、注重意境化表达、在主与次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整体性,这也是玉雕工艺对作品的要求。
  二、寿山石雕可以借鉴的国画技法、元素
  意境、构图、线条是构成中国画的三大重要元素,具有意境美、构图良好、线条流畅,这也是一件优秀的寿山石雕作品必须具备的因素,因此,以下分别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论述壽山石雕对国画技法的借鉴。
  (一)虚实相生,呈现诗意境界
  中国画创作讲究“意境”,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意”属于主观范畴,“境”是客观范畴,二者结合,才能体现作品的艺术之美。
  具体来说,寿山石雕刻是一门造型艺术,追求形似之外的神韵,这种方式与中国的书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中,设计画稿的制定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的形式和表达的内容,因此,好的作品要在设计画稿中取胜,斟酌形似、神似之间的巧妙关系,以神统形,以意融形,表现创作者心灵的内涵和生命的境界。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合理取舍,在大脑中形成大概轮廓,确定主题,然后根据石材的不确定性巧妙设计,为观赏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以此作为“意”的表达,会给设计和制作的设想一些意外或者惊喜。
  (二)构图取胜,为观赏者带来视觉冲击
  构图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中国画还是雕刻都是如此,构图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品位。
  中国画和寿山石雕都讲究韵律美、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等,构图是以上美感的载体,在中国画中,这些思想通过“章法”“布局”等表现出来,通过“散点透视”“留白”等构思,虚实相生,融入个人的精神和审美情趣。
  在寿山石雕作品的构图中,也可以借鉴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即高远法、平远法、深远法,打破景物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合理组合,把不在同一时空中的不同事物容纳在一幅画之中,抒发雕刻家心中的别样时空境界。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作品内容,更表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融合美、自然美。
  (三)把握线条韵律,综合刻画事物
  在国画艺术中,特别讲究对不同线条的运用,长与短、粗与细、曲与直、方与圆、浓与淡、疏与密等,利用线条的变化,体现出独特的美感韵律。线条不仅是绘画的轮廓,更是作品内在的结构和框架,是艺术家审美素养的综合呈现,通过线条的变化,反映事物不同形态的组织和变化,还能为作品带来意蕴之美及气势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一块寿山石原材料要想变成艺术品,离不开对线条的把握和运用。一方面,寿山石雕刻的设计稿就是通过线描的手法体现的,用线条突出主体轮廓、布局、气势,结合石材的天然纹理色泽,巧妙构思。之后,再经过设计师的精湛雕琢,将线稿转变为美的外形,并赋予文化内涵,寿山石材也因此具有了生命力,给人以美的体验。线稿设计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巧妙的线稿设计,雕刻艺术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创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如何在寿山石雕创作中汲取中国画技法精华
  通常的做法是,在选择好石料以后,反复观察,做整体判断,借鉴中国画的构图思维,根据石料的大小、颜色、形状、质地,确定雕刻主题,描绘草稿,构图要注意遵循章法,画面要有意境。例如,山要有起伏气势,水要有源有流,讲究留白技巧,巧妙掩饰瑕疵,给观赏者创造想象的空间,避免“密不透风”“主次不分”的构图误区,充分展现艺术魅力。
  作为雕刻师,应具备一定的修养,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艺术文化储备。
  (一)平静的创作心态
  中国画是—种“静”的艺术,创作中讲究心平气和,身心协调,要戒骄戒躁,气定神闲,才可以将心中的灵感诉诸笔端,创作出有意境的佳品。寿山石雕与国画的创作工具不同,但是它们在表现形式、审美情趣、装饰效果等方面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寿山石雕刻者也应该向画家学习,“修炼”平静的创作心态,从容做工。
  无论审料、设计还是雕刻琢磨,都要求创作者有一颗平静的心,勤奋踏实地伏于案头,构造出心中的时空境界。艺术没有捷径,必须以脚踏实地的精神为立身之本。
  (二)丰厚的素材储备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寿山石雕刻者,既要有发现灵感素材的能力,又要有超越寻常生活、进行艺术提炼的技能。创造是艺术的灵魂,有创作,才能有灵性,才能赢得发展空间。虽然说艺术包含了对生活的再现,但绝不意味着对生活事物照片式的呈现。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创作者的头脑中必须具备丰富的素材、思路。
  因此,雕塑者既要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又要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储备,巧妙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纹样等元素融入作品,表达心中思想。艺无止境,唯有不断地读书、学习、交流、借鉴,才能达到这一高度,为寿山石雕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温九新,福州人,出生于1970年9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寿山石雕刻名家,高级技师,福建省青年民间工艺大师,民间艺术家,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民协寿山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鉴定师,福建石协福州联谊会副会长等。从事寿山石雕刻艺术二十多年,在雕刻艺术上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独特创作风格。善于将颜色形状、质地与其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彰显寿山石雕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内涵。作品不仅多次获得大奖,还多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办大师精品展,国内外多家权威媒体给予高度评价。作品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编辑:温子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