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常态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常态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和进行分工,提升学生讨论的热情,同时不断完善小组合作机制,做好讨论成果的展示;此外,要注意合理安排小组讨论时间,开展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组,设置相应的任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常态教学;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0-0019-02
  引 言
  让学生在小学时期便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运用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总结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找到更多优秀的路径。
  一、合理设置问题和进行分工,提升学生讨论热情
  要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思考,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不仅要结合所学内容,也要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让他们感受到问题的有趣性,更加愿意进行认真思考。
  比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比一比”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效问题的讨论,通过问题设置,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吸收和掌握知识内容,还可以让小组学生比较每个人的年龄,引导他们加深对“大、小”含义的印象。“同学们,小明同学今年八岁,小红同学今年七岁,那么,比较两人的年龄就是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将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年龄按照大小排列下来,希望你们能够积极讨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清楚合作学习是集体性的讨论活动,不能让学生单独观看或者是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每个成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分工,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收获更有效的知识。再如,教学第三章“分一分”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通过观察物体的大小,让学生进行有效分工,每个人负责一部分。这既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性,也让他们在分工的同时,初步掌握了“大小”的具体定义,而不仅仅是对比数量上的大小。从本质上理解大与小的区别,能真正锻炼每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认真且积极的实践中,不仅提高对数学固定概念的理解,还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二、完善小组合作机制,记录好讨论成果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在小组中形成一种有效的合作机制,以便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学习。一般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仅仅通过讨论去解决,这是非常不实用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总结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提高合作效率[1]。
  比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厘米和米”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当学生对单位换算产生疑问时,要将自己所疑惑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解答。当然,其前提是学生必须进行有效沟通,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在沟通中碰撞出自己的思想、發表自己的意见、明确自己的想法,同时运用自己的能力并结合他人观点总结问题。这让小组内的讨论和学习更具方向性,保持更加清晰的思路,提高小组学习沟通和解答的有效性,使讨论成果更具目的性。在优秀合作机制的引导下,学生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三、合理安排小组讨论时间,开展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虽然非常有效,但它同样会影响知识传输时间。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能够正常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安排每个小组的具体讨论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不仅能够提高小组讨论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讨论主题进行学习,而且能避免学生进行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讨论。
  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年、月、日”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提前告诉每个小组要预习的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留出10~15分钟让他们讨论及准备相关发言,最后对本节课同学的疑问进行解答,总结相关知识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依据课改要求,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用新型的教学设计将数学知识更好地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相融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让他们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提高小组学习效率,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为了帮助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让他们依据教室座位布局,更好地进行交流,不仅仅是在小组之内,还可以进行组间问题的交流和帮助,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他组的优秀学习方法[2]。
  比如,教学第六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内容时,为了方便小组间进行更好的交流,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讲解。通过五分钟的展示,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不仅更好地进行了小组成员的分工,还让他们能够相互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了解本组负责的知识内容,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具记忆性。
  四、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组,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不同的状态。为了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依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使其互相帮助;同时,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让学生对每一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有比较好的理解。
  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互相竞争的讨论氛围。“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体,它的长为8cm、宽为6cm、高为3cm,现在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代表小组到讲台上进行表面积的作答和讲解。如果这个同学有疑问和困难,希望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能够给予及时的指导,哪个小组用时最少、步骤最简单、答案最正确,老师便会给予他们最高的成绩……”通过这样的竞争方式,学生能够激发自身学习动力和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在积极的状态中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充分弥补学生间的差距,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力。同时,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充分调动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小组学习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刘庆伟.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7(19):56-57.
  王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J].名师在线,2019(10):17-18.
  潘正灯.小学数学“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08):57.
  作者简介:吴剑华(1971.3—)男,江苏建湖人,本科学历,建湖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