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之中处处存在数学。众所周知,语文与数学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两大基础学科:语文帮助学生读懂生活,数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逻辑规则,同时使得生活更加便利。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已经逐步向素质教育方面转变,教育模式也随之改变。与传统小学数学教育相比,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注重提高学生对数学题目的阅读、理解、解析、实践能力,通过对生活化的数据案例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将数学概念与生活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小學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0-0049-02
  引 言
  小学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内,学生对任何事物均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但并不能理解专业的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小学阶段之前,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认知仅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传达信息,采取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充足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确定生活化的命题
  小学生因年纪较小,在自我控制方面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使自己保持长时间认真学习、学习探究的状态,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吸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数学课程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之后,就会意识到数学是生活中较为实用且有意义的学科。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不再是一件难事。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逻辑性原理为基础,将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层层诱导、逐步推进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出下一概念,结合基础知识,理解贯通,从而引出更深一层的数学概念[1]。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正方体、长方体的定义,使学生理解基本的几何体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空间立体结构,如有几个面、几条边、几个顶点等,再结合教室、生活中常见的空间几何体,让学生辨别空间几何体的类型,同时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所有的边均等以及长方体对应平行的边均等、相邻的边不等等相关几何体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
  在引导学生在教室、家庭中寻找几何体的同时,对学生寻找到的几何体进行讲解。如桌子、书本、粉笔盒、橡皮擦等均属于长方体,而魔方属于正方体,同时观察橡皮擦、魔方等几何体的各个面,并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其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将各个面之间的形状变化进行对比,同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几何体,建立空间想象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立体感与空间感;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如制作沙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立方体的面与面之间的连贯和交互,促进学生空间感与立体感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课本讲解,并布置学生进行习题练习,从而达到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较低,且受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思维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并不完全,进而在习题练习方面不能很好地完成练习,长期累积,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懈怠,丧失主动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来纠正,将相关数学学科概念穿插在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地方,通过生活化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例如,讲解《元、角、分》一课时,教师可以情景模拟实施“小小商店”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师先通过PPT的形式展示1元、1角、1分,向学生讲解元、角、分之间的单位进制,即1元=10角=100分,1角=10分。通过“小小商店”的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价值之间的运算规律,以此让学生学会换算物品之间的单位进制。比如,一个铅笔盒的价值1.8元,等于几角、等于几分。若小花带有24张1元纸币、16张5角纸币、8个1角硬币、24个1分硬币,有几种付钱方式?小花带的钱最多能够购买几个铅笔盒?最后,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将其他 “商品”进行售卖,增强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在生活中也是常见且常用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的逻辑性特点,将其与生活中相关的数学知识连接起来,贴近生活,复原生活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凝聚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对逻辑性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与求知,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2]。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一课时,教师通过讲解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同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切蛋糕、切西瓜等切分行为进行生活化教学,将蛋糕、西瓜一分为二,即表示为1/2,读作“二分之一”,通俗解释为某事物的一半;切成四份即表示为1/4,读作“四分之一”,切开的每一份均为原来整体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事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子与分母的联系,辨别其中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发散,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遍布于每个角落,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涉及。生活化数学教学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化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进一步加深对数学逻辑的理解与数学概念的巩固。
  例如,在分米和毫米、角的初步认识、升和毫升、多边形的面积等诸多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认知生活中的基本运行规则,如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单位:1h=60min,1min=60s;1L=1000mL;1dm=100mm等。同时,教师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课后家庭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如帮助父母去买菜,体验所购菜品的重量(kg)和价值(元)。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 语
  小学属于重要的启蒙阶段,小学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均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玩边学,寓教于乐,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生活化教学模式,既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杨财英.融入生活,体会小学数学教学之趣[J].学周刊,2019(10):99.
  杜庆忠.再谈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J].才智,2019(07):84.
  作者简介:柳鹏程(1967.2—),男,江苏东台人,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