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前高校普遍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依据课程体系认证标准要求,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工程实践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和改革探索,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达成工程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c)-0234-02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在2006年就启动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6年6月,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正式成员[1]。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中通用标准规则的认证标准内容要求,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重要部分。
  为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在自2009年至今已开展10年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基础上,开始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转变,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实践教学要求,结合由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本专业学生“2012—2015届本科毕业生认证跟踪调研报告”结论中,所指出的实践教学环节部分需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的建议,对实践教学中的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师工程背景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和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本专业合格的复合型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和完善
  1.1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针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实践学时偏少、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成果不明显等问题[2],本专业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第5条“课程体系”中对实践教学体系要求[3],对“2017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包括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主动思考,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不同等级的实习实践机会,将校内外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所学技能作用,又能增加实习的目的性;增加部分综合性实训项目的实践周数和学时,强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使学生的分析和工程实践技能的水平、团队合作能力有所提高;扩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能力训练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学院制定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对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和提供制度保障。
  修订后的该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程配置更加合理,实践教学总学分为45学分,达到总学分比例25%左右。以上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对毕业生满足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中的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毕业要求4(研究)、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毕业要求10(沟通)等内容要求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2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最基本平台,近两年,通信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利用学校鼓励各专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契机,申请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建设扶持资金,对实验室基础建设、实验设备的更新、最新实验技术的引入等进行了升级和完善。另外,该实验中心新引进实验室教师2名,加强了实验室教学工作指导和实验室设备管理力量。
  校内的金工实习基地、工程实训中心(“双创”中心、航模基地、电子工艺实习基地),可承担本专业学生的部分实习任务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在近几年校企合作中,本专业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甲骨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5家企业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8年信电学院分别与邯郸开发区清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签订了2个校外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本专业教师还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产学合作新模式,2018—2019年系部与北京智联友道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云开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获批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实践教学方面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外延和建设。
  通过以上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和实施,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依托信电学院通信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校内外多个实习基地等实践环境,并结合校外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和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企业,构建了集实践教学、项目实训、科技竞赛、科学研究等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平台。本专业实践活动平台结构图如图2所示。
  该实践教学平台在2018—2019年完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各类实践任务700余人次,保质保量完成基本实践教学任务外,获省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奖项32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2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1.3 加强专业教师工程背景培养
  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作为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只有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指导学生研究和教学,其专业水平和工程背景必将影响工程人才培養质量。在师资队伍认证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工程经验,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并且工程背景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和系部以校企平台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鼓励本专业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工程背景训练。
  为提升本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新进博士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学院制定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新进博士教师到实验室锻炼的有关规定》文件,要求新进博士教师,在引进后2~3年内,到学院相关实验室进行至少一学期的实践锻炼,并以此作为学院主讲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自2016年本专业系部已有两名引进博士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实验中心进行实践锻炼和学习,并在实验室指导教师和实验室中心主任严格要求和培训下完成锻炼任务。
  本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对北京智联友道科技有限公司、霍州煤电等多家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几家公司就为我院提供人才培养实践平台表达了积极意向,为我院选派教师到以上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创造了条件。2017年系部选派1名教师赴霍州煤电挂职锻炼,完善自身工程技能的同时培养教师的工程素养。另外,近两年本专业聘请北京智联友道科技有限公司、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有深厚行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一起联合指导学生实训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助推系部教师队伍的整体工程技术能力,也为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  结语
  本专业以培养解决复杂问题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构建“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达成细则为目标体系,以实验、实训项目、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主体为依托”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重要要素进行改革、探索和完善,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教师工程背景培养,为培养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持续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林,陈松,吴俊.专业认证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3):298-299.
  [2] 李洪均,胡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4):129-131.
  [3]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8版)[Z].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