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大学生双语课程教学实施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双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语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利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双语课程教学实施效果主要受学生客观英语水平、学生主观兴趣、双语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这三个影响因素对双语课程实施效果起正向作用。最后对双语课程教学实施效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双语教学;改革方式;调查分析;因子分析;逻辑回归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时期,这一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今后将以更高、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中,但该愿景的实现需要依靠一流的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目标,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端人才,而双语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自2002年起,教育部将本科高校双语课程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评估体系中,因此各大高校陆续进入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中。近年来,众多学者在研究双语课程改革问题,如文献[1]以金融学双语教学为例,从双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经验出发,总结出金融学双语教学内容、方式及师资队伍等影响因素。文献[2]在研究跨学科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中发现,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课程特色主要有语言特色、教学特色及管理特色。文献[3]以青海省民族地区的双语师资队伍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双语教师的教学培训、教学方式、专业改革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就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相应措施。从文献[4]中了解到传统的双语教学评价方式与一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一致,即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法陈旧等。而文献[4]在设置一套完整的双语评价原则后,分别从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等维度构建出一套新的双语教学评价方式。从文献[5]和文献[6]了解到某些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总结出来即是高校设置的双语课程机制、教学水平、教材选用等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均属于高校所提供的教学服务水平,并不包含学生自身的因素。根据文献[7]的研究结果获得启发,进行本文的双语教学实施效果调查研究,着重研究教学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1 双语课程的教学实施现状
为了分析本科生双语课程教学实施现状,现选取安徽省宿州学院为研究对象。由于大一年级开设的大多数是公共课程,因此选取宿州学院中已开设双语课程专业的大二、大三两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80份,经过数据预处理后,有效问卷共261份。
1.1 双语教学的开展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学生对所开设的双语课程表示特别感兴趣,33%的学生表示中等感兴趣,13%的学生表示极不感兴趣。此外,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有74%的学生表示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英语能力,但仍有极小部分学生从双语课程中汲取的能力较少。
1.2 双语课程接受程度分析
将学生的英語水平与双语课程接受度进行简单分析可知,80%以上通过英语四六级、托福或雅思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听懂双语课程所授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双语课程接受度的关联性,下面进行交叉列联分析,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交叉列联分析中的概率P值为0.000<0.05(显著性水平),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双语课程接受度有显著的关联,两者并非独立变量。综上所述,两种分析方式下均可得出两者有显著的关联性。
1.3 教学方式的影响力分析
双语教学可分为英文教材中文讲授、中文教材英文讲授、英文教材英文讲授三种方式,现研究双语教学方式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中概率P值为0.000<0.05(显著性水平),这表明不同的双语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即教学方式与学生英语水平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1.4 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分析
首先,选取学生对学校开展双语课程的兴趣、进行双语课程前的准备状况、学生英语水平、入学前英语训练程度、对教师采用的双语课程教学方式或考察方式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知,KMO的取值为0.75>0.7,且Bartlet的检验概率P值为0.000<0.05(显著性水平)。由此表明,引入的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两个因子共解释原始变量67.758%的信息,即这两个因子对原始解释变量的信息提取一般。
从原始变量中可提取两个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知,第一个因子可用于解释学生英语水平、入学前英语训练程度等指标,即可称为“客观基础因子(fact1)”;第二个因子可用于解释学生对学校开展双语课程的兴趣、进行双语课程前的准备状况等指标,即可称为“主观兴趣因子(fact2)”。其次,利用得分系数矩阵可表示出两个因子的得分,将两个因子得分与双语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逻辑回归。
根据逻辑回归分析表得,fact1和fact2两个变量的检验概率P值为0.000<0.05(显著性水平),表明两个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这两个变量对双语教学实施效果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由回归分析表可以得到:
logit(z)=-1.686+1.077fact1+0.387fact2
2 双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发现,本科生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其主要问题有:
一是学生态度不端正。调研结果可知,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所开设的双语课程一般感兴趣或级不感兴趣,由此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态度不端正的原因可能有学生有进取心,但由于自身的英语能力较弱,听不懂双语课程的内容,或是缺乏学习进取心。
二是学生自身能力有差异。根据调研结果发现,80%以上通过英语四六级、托福或雅思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听懂双语课程所授内容,且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与双语课程接受度有显著的关联相关性。因此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较弱时双语课程的接受度也相对较弱。 三是教学方式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可得,教学方式的不同对学生英语提升的影响较大,其中选择英文教材英文讲授的方式对学生英语提升促进较大。
四是学生的客观基础与主观兴趣对双语教学实施的效果影响显著。其中学生的客观基础即是学生的自身能力,主观兴趣即是对双语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的态度。
3 措施
针对双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提出以下措施:一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诠释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及未来的普及性。其次从专业的角度介绍开展双语课程的必要性,努力加强并规范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知,积极调整学习态度。二是努力提升学生的能力,减少差异性。以课内双语课程学习与课外双语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英语能力。其次在学与用的过程中,积极减少学生能力的差异性,达到均等化提升。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双语课程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以及双语课程建设。在培训中强化双语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可因材施教,提升双语课程质量。四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提升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由于学生的客观基础和主观兴趣对双语教学实施效果影响较大,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有显著影响,所以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双语课程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加强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萨茹拉,贾曼莉.金融学课程蒙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內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5):132-134.
[2]郑瑞珺.以国际发展研究建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课程模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1):108-111.
[3]张诗雅,马少云.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及对策研究——基于青海省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的调查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0(06):167-173.
[4]王成敏.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227-228.
[5]戴为民,贺金梅.西方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2):73-75.
[6]白韬喆,李星仪.基于AHP模型的经济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137-139.
[7]谢治菊.西南地区双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3):49-53.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卓越人才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szxy2016zyjh02);宿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016yzd06);基金项目:安徽省精品视频开放课程(2015gkk022)
通讯作者:余秋菊(1991-),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统计数量分析及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2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