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开始得以确立。对于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重要抓手,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充分体现出核心素养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引导价值,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阐释,其次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分类进行阐述,最后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以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体育教学  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c)-0138-02
  1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如今,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已经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自从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学术界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载体,否则,核心素养就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性质与教学特点,来实施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式,以使核心素养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情感、体育技能以及体育品格,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完善体育知识体系。
  2  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分类
  2.1 健康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指在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增强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逐步形成体育方面的行为与能力的综合素质修养。这就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基础,然后在体育教学与体育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健康锻炼的思想贯穿到其中,让学生既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又能够获得体育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2.2 体育文化培养
  体育教学通常包括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进行教学,通过对体育知识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人体生理卫生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通过对体育技能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正确掌握体育运动的锻炼技巧,通过对两者的综合学习,能够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同时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相关文化知识。
  2.3 身体素质培养
  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培养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两方面进行培养,其中,健康素质包括学生身体的健康状况、生理状况与心理状况等,学生运动素质的提升是以其良好的健康素质为基础的,良好的健康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素质水平的提高。
  2.4 体育意识培养
  强烈的体育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興趣,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学生强烈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5 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变化,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道德规范。良好的体育品德能够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与规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且高效的体育行为。
  3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途径
  3.1 培养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表现在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学习态度等方面,通俗地讲,就是学生对体育运动是否感兴趣、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与参加是否具有足够的热情,等等。而体育情感的培养是以体育兴趣为基础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情感,就应该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情感与体育兴趣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是为了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和热情。相比于体育情感而言,体育品格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教学,如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以及坚韧不屈的体育精神等。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比如说,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也可以开展一些具有较强竞技性和挑战性的比赛活动,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集体合作类运动项目,以培养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选择不同性质与类型的体育教学活动,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进行培养。
  3.2 培养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进行培养,应该特别注重从运动习惯、专项运动能力与基本运动能力3个方面进行培养。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制定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并以该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以对其运动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教学还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立联合教学机制,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在家庭环境内,也能够自觉加强体育运动的学习与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经常与家长在微信群中交流互动,适当地提醒家长注意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并监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3.3 培养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需要,教授学生体育健康相关知识,使学生科学掌握运动方法与健康行为,以防止学生因为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而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篮球运动的传球技术与接球技术时,应该向学生详细说明该运动中容易造成的运动损伤,以及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与防护措施,以保证学生在传接球动作中能够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而哪些运动损伤又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运动习惯,从而全面掌握体育健康知识。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保证中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应该保证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校与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尚力沛,程传银,赵富学,等.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转向与教学转变[J].体育学刊,2018,25(2):68-75.
  [2] 王学文,王瑞江.学校体育背景下的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2):105-106.
  [3] 李加前.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0):69-71.
  [4] 周原原,陆亨伯,黄燕飞.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培养路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5):70-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3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