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体育院校在保证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本文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特征,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  运动解剖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c)-0080-02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高校中課程体系改革空间较大,而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体系改革,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学校的理论学习与社会的岗位需求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以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社会中获得自我价值、自我认可,有效提高体育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体育类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过程应突出实践的“应用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已成为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中面临的紧迫任务。
  在体育类院校课程体系中,运动解剖学是理论与实践学科,也是应用学科,运动解剖学课程是体育院校专业基础学课,该课程的教学是要让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知识,指导运动实践,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平台。例如,通过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课程内容中的动作分析,可以直接指导运动实践过程,但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实践内容,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需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理论应用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目前,高校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程一般不独立开设,而是隶属于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对其学时所占比例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体育院校在不同专业设定课时的过程中会出现,实验课程实验学时比例较少、实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实验考核标准单一等问题。作为应用型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对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1.1 实验课学时比例不均衡
  目前,许多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课程课时数逐渐减少,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8学时数减少到60学时,有些学校只有54学时,甚至对于某些专业来说,运动解剖课程学时数缩减到34学时。理论课程学士数量的减少意味着相应的实验课程学时大量缩水。受重理论轻实验的影响,有些实验课甚至被一带而过,在理论课程中学的知识点无法在实际中得以应用,导致此门课程应用性没有发挥出实质作用,学生在以后工作的实践应用中无法完全发挥。根据目前高校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课程的现状,如果高校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总课时数差距逐渐加大,则难以完成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基本内容,更难达到实验课程的目的。所以,增加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教学课时数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1.2 实验课教学理念和内容陈旧
  目前,在高等体育院校教学体系中,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选用的教材与教辅内容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实验内容与实验课程设计不能满足体育专业教学与科研训练的需要,导致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践课程无法得到结合,学生在进行实验实践课程学习过程时无法提高创新能力,影响运动解剖学学科的人才培养。
  1.3 实验课程教学授课手段单调
  运动解剖学课程在传统实验实践教学授课手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标本模型的使用与考核,其次是使用课件进行讲解与展示,这两种授课手段是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这两种教学手段属于最普通手段,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无法快速提高,授课手段单一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氛围简单枯燥,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创造与应用能力。
  1.4 实验课考核角度单一
  高校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实验考核方式有2种:一是按实验大纲规定的内容,通过试卷进行笔试或利用模型、标本进行面试;二是根据实验报告、实验出勤、实验操作等项目进行综合评定。以往强调基本技能考查,忽略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
  2  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2.1 增加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
  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根据《运动解剖学》教学计划大纲,针对某些专业总学时为56,其中理论课程学时数为44,实验课程学时数为12。增加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能够更好地完成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程内容,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实验实践课程学时数的增加可以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更加高效,所以,增加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要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脉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   2.2 调整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课教学内容
  在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形式中,案例教学和实物标本教学最为普遍,其中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某实验案例进行相互讨论的教学方法,实验案例来源于以往的实验实践课程中,比较常用的是文档、图片等介质进行传播与展示,通过教师的仔细讲解让学生进行模仿、分析、实验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并对此产生的问题进行依次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实验实践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结合实际的职业需求与未来应用型人才,利用实验室、体能训练室、实训室内的器械,将肌肉功能与练习方法应用在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课能从室内转移到室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且与学生的运动训练紧密联系,在这种环境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验实践教学理论方法,为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能够在健身领域产生梯度影响提供支持与保障。
  2.3 丰富、拓展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授課手段
  利用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现有硬件设施条件,从不同视角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用VR技术,全方位体验解剖学的知识结构。加强网上实验室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推广虚拟实验室教学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构建精品课程、视频课程、公共选修课等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研究性教学平台,利用MOOC课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课程资源,完善教学大纲、教案、方法指导、研究热点以及相关电子资源等资料进行上传,提高学生自学内容,也可充分利用社会网络教育资源,为推进研究性教学服务。根据实验内容通过教学视频、教学动画及网络学习等教学手段组织师生互动式教学,活跃教学气氛。使用网络资源寻找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进行展播,结合章节的连贯性与知识脉络体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树结构。使用模型演示是解剖学实验实践课程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解剖学课程中,模型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有效地记忆解剖学知识,提高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2.4 多角度实验考核方法
  增加实践实验部分的考核时数的比重,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倾向于实践实验技能的考核。对教材中重点解剖结构名称、位置等的识别,利用模型标本,在标本或模型上识别并标记出名称,肌肉部分展现出其功能、起止点,锻炼方法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记忆。但传统考核方式较为枯燥,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抑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查内容,要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突出对学生基本技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如对主要肌肉练习方法、常见动作分析进行实操考核。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调整两部分的考核比例。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解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结合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近年来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研究适用于当前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与实验实践平台建设、课程考核方式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基础的视角进行总结分析,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更新为前提,充分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娜,李在军.地方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3):27-30.
  [2] 饶丽娟,黄大乾.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实现转型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8(3):50-52.
  [3] 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4] 杨利云.试点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3):239-242.
  [5] 冯元新,叶高翔,李祖樟,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2):228-230,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3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