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走想想,带着孩子看祖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一天,当孩子突然问:“妈妈,我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是谁啊?”“妈妈,我有祖国妈妈,那么祖国妈妈是什么样的?我怎样才能见到她?”请别笑孩子的“幼稚”或“无厘头”。孩子提出类似问题时,他已经在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祖国的归属感。归属感是对人、对家、对所属群体等内在的认同程度和维系关系的一种感受。马斯洛认为“爱和归属”是一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归属感的建立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化是重要的。研究表明,归属感的缺失会影响人的责任感、社会交往、兴趣的广泛性以及生活、工作的积极性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对3~6岁儿童在社会领域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包括幼儿对家、对班级、对幼儿园、对家乡和对祖国的归属感。其中对“祖国”的归属感,各年龄阶段的期待具体为:3~4岁幼儿“认识国旗、知道国歌”;4~5岁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奏国歌、升国旗的时候能自动站好”;5~6岁幼儿“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等。可见,了解祖国有关国旗、国歌等基本知识、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以及祖国的变化,激发孩子“我是中国人”自豪感,产生“爱祖国”的积极情感,是培养孩子归属感的重要一课。
  也许,对孩子的提问,您会觉得奇怪:孩子居然连“祖国”都不知道,“祖国”概念的建立对儿童来说难吗?在对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中班幼儿对“祖国”的概念除了个别孩子说“祖国就是中国”之外,其他孩子对祖国的理解是不明晰的,如,“祖国是有颜色的”“祖国就是地球”“祖国会有很多的花”;而大班孩子的回答就相对比较清晰,如,“祖国就是国家”“祖国就是我们现在在的国家”“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祖国就是我们的中国”“祖国就是我们出生的国家”“祖国就是家园,我们是住在祖国里面,如果没有祖国就被人欺负”,等等。“祖国”是由许许多多的事物组成的一个概念,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孩子的理解是建立在具体的事物之上的,就如中班孩子的回答中,“颜色”“花”都是孩子日常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非常具体。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逻辑思维的发展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孩子对“祖国”概念的建立也逐步走向共同普遍的認识(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大班孩子认为祖国是“国家”“中国”等,而“我们的家”“我们现在在的国家”“没有祖国我们被欺负”等表达已经涉及“祖国”和“我”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认同。
  培养对“祖国的归属感”是幼儿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感受感知、亲身体验中逐步积累和养成的。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好的教育是连续性的终身学习,以及在实践中学、在做中学。”丰富的活动是培养幼儿对祖国初步的归属感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中,家长会更多地以讲述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祖国的知识,如,告诉孩子“祖国的首都是北京”“升国旗的时候要立正,眼睛要看着国旗”等。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及孩子:“你从哪里听到有关‘祖国’的?”“从《新闻联播》”和“爸爸妈妈说话中听到的”是孩子最多的回答。有些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和对祖国的情绪情感的培养不够重视,如,有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正逢升国旗时间,本应停下来和孩子一起对国旗行注目礼,但是有家长带着孩子照样走动。家长应知道,“知”是为了“行”,“行”是为了更深入的“知”,在“知行合一”中体验和感受才是真正的学习。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在这样的仪式感中去感受和体验的,光靠简单的告知和成人的教是无法让孩子有全身心的感受的。
  例如,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国画,光靠说,孩子没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带孩子看国画展,给孩子提供宣纸、毛笔和墨,让孩子画一画,是更好的选择。孩子很乐意做一名“小画家”,专心地用毛笔画小草,在“顿—提”之间,很快就画满了一页,搁笔的刹那,孩子感叹:“我觉得好潇洒啊!”“潇洒”是孩子在体验活动中,对国画“写意”的独特感受和概括,而且通过体验,孩子发现了用毛笔在纸上绘画是“爽快”的,流畅的,这就是通过活动带给孩子全身心的感受。
  正因为这种“潇洒”感,符合孩子的特性,让孩子喜欢上了“随意随性”的描画。在一次次的描画中,孩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感受也就越来越深,他可能会说:“妈妈,你说古人怎么会这么聪明啊!到底是谁第一个想出来的啊?”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想画一朵稍微有一点点黑的云,问我怎么画。我没有告诉他,而是让他先想一想。孩子认为“等毛笔上的墨没了,那就成了”,孩子去耐心尝试和验证他的猜想,结果,没有得到他想要的那个“稍微有点黑黑的云”。正当他百无聊赖地洗完毛笔,一滴笔尖上的水滴到了宣纸上,他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哇,我有一朵稍微有一点点黑的云了。”当我问他是如何发现的时候,他看看洗笔的盘子,说:“这里水多,所以就稍微有一点点黑的云了。”在我的鼓励下,他继续探索,最终明白了“水、墨和稍微有点黑黑的云”之间的关系了,后来也就有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各种云,他说这是“云会议”。就这样,孩子爱上了国画,常常对人说:“这是中国才有的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能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全面理解,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还包括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体验让孩子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对于祖国归属感的培养,需要通过活动,如带孩子参观各种展馆、走访人物、听有关祖国的音乐会、看阅兵仪式、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学书法和中国象棋等,给孩子更多的体验机会,带孩子一起用“走走想想看祖国”的体验方式,去触摸祖国的一草一木,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的发展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获得对祖国多方面的了解,感受祖国,认同自己是祖国的一员,培养和激发孩子对祖国的自豪感。
   在“走走想想看祖国”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与孩子商量
   从孩子最感兴趣的“那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地点”“某一个人物”开始,确定“走走想想看祖国”的内容。“那一件事情”是新近发生的,如当地新开了一个国画展、文物展、祖国变化展等。关注孩子当下兴趣,即使孩子的兴趣有时会让家长觉得“匪夷所思”,也要倾听孩子的理由后再下判断,避免以家长的意愿替代儿童的兴趣。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如,孩子经常听奶奶哼唱越剧,耳濡目染中也会来一段,鉴于此,爸爸妈妈就可以带孩子去家附近的“越剧角”等,让孩子在听听看看中感受越剧的特点,在学学演演中表达自己对越剧的理解。    说给孩子听
   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用故事引发幼儿兴趣、铺垫相关知识、做好走走想想中的解说,让幼儿的行走始终充满好奇感。要“会讲故事”,家长对相关的内容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这也来自家长们的感受,有家长说:“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准备,影响孩子对活动的感知和体验。”故事可以是一个神话或传说、或一段奇闻轶事、或一个历史故事等,具体根据行走的内容来确定,当然讲故事可以在行走体验之前,也可以在行走体验之中。
   带着孩子走
  “带着孩子走”就是和孩子一起体验。体验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一个小实验,一次观察,一次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收集、下载等。在感受祖国高铁“高速、平稳、安全”的特点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乘坐高铁,让孩子观察高铁列车上显示的行驶公里数字、窗外景物的移动速度等,让孩子观察水杯中水的晃动情况,同时让孩子搭建携带的小积木玩具,观察叠高的、竖立的积木是否会倒,感受高铁的平稳感。孩子喜欢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家长就带着孩子起大早来到天安门广场;孩子喜欢傣族舞和葫芦丝吹出的美妙音乐,家长就搜集相关的内容和孩子一起看和听,有条件、有机会还可带着孩子听音乐会,或者去云南旅游进一步感受。
   听孩子说
  “听孩子说”,不仅在体验过程中让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体验之后让孩子“说”。“说”可以用嘴说,也可以是孩子用画画、游戏和表演的方式将自己行走的感受表达出来。家长需要做的是倾听孩子多样化的表达,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有一次,我带孩子到锦州去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回到家,孩子倒腾着在纪念馆买来的兵偶等,在地板上玩起了“打仗”的游戏。先是自己操纵两队人马,左手“敌人”,右手“解放军”,忙乎了半天。然后他要求爸爸参加,分成“解放军”和“敌人”两队。爸爸的参与结束后,又邀请爷爷参加。爷爷一边和他玩游戏,一边和他讲有关知识,“三十六计”“三大战役”以及“孙子兵法”等,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打仗游戏也因为孩子知识经验的拓展,出现了战壕、炮台等,还出现了祖孙两人讨论“打仗小策略”。
   引导孩子思考
  家長们可能觉得,有目的地去走走想想看祖国,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但是往往“回家后就不了了之,没有进行这一次旅行的总结”。因此,体验活动结束后,“和孩子一起谈谈”,引导孩子一起思考,交流感受和想法是非常必要的。如,“这一次旅游,你有什么感受或是想法”,等等。儿童对祖国的情绪情感是需要在体验和交流中来提升的。“妈妈,解放军叔叔好厉害啊!”“爸爸,导航是不是我想去哪儿都可以带我去哪儿的?真的太神奇了!”等等。当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孩子在学习中值得鼓励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孩子在体验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走想想中带孩子一起去看祖国,感受祖国,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拥有对祖国初步的归属感,在孩子心中种下“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爱我的祖国”的种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4242.htm